我花110万养小龙虾,碰上疫情可能血本无归,只希望能减少损失

谢明归/口述

我叫谢明归,1982年生,湖北荆州农村人。20岁到广东打工,后来嫌打工挣得少、发展空间有限,就开始在湖南承包鱼塘养殖小龙虾。2018年初,我看好反季节小龙虾市场,跑到海南岛养虾,前前后后投入了110万元。碰上了疫情,小龙虾无价无市,再这样拖延下去,我今年有可能血本无归,但只要熬过去,我相信会好起来的。


2018年初,我租下了这120亩荒地养虾,这是挖掘机在挖土。


走弯路的两年

我20岁之后就跑到广东打工,在家具厂做过工、还养过无土栽培蔬菜,生活不稳定。2010年,我结婚了,老婆在家乡工厂打工,我在外打工。2011年,偶然的机会,发现水产养殖公司招工对学历没有要求,我应征成功,到水产公司养殖南美对虾。从这时候开始,我对水产养殖产生了兴趣,有了了解。打工挣不了多少钱,身边很多湖北老乡通过养小龙虾发家致富,我动了念头。


2014年,我离开水产养殖公司,用打工存下来的一部分积蓄,几万块钱,承包鱼塘养殖小龙虾。湖北盛产小龙虾,新加入的养殖户很难找到适合的空地,我就跑到湖南找地养。


2014年4月1日,我承包了十几亩现成的鱼塘,种上一种叫“吃不败”的水草。那时候的虾苗很便宜,可以自己去野沟里抓野生小龙虾,也可以从其他养殖户那里收苗。5月份的每一天,我都在放苗,放进去两三天就会浮上来一些。


养虾要种的“吃不败”。


我没啥经验,不知道怎么回事。放了一个月的苗后,发现投的饲料都没有虾吃,觉得不对劲。放了笼子抓不到虾,才知道都沉在塘底死了。一个经验很足的老乡告诉我,天气太热了,水草死了,小龙虾没地方躲,进的苗也不怎么行了,建议我到九月份十月份再直接放种虾。为了防止有病虾,我把鱼塘里的水抽干。


在养小龙虾之前,我就做好了要交学费走弯路的心理准备,第一次养虾失败没有影响到我走下去的决心。空闲的日子,没有收入来源,我就去附近工厂上货,打一些零工补贴家用。


按老乡的说法,我九月份从附近进了一些种虾放入池塘。11月份有虾苗出来,水温低,也不吃什么,基本上是冬眠状态。这个时期很闲,我每天边打零工边看看池塘缺不缺水什么的。


2015年3月,我开始喂虾,5月,虾才长大。但5月份的虾价已经不太好了,我舍不得卖,只卖了一小部分。老乡提醒我,我觉得应该不会死太多。结果6月份天气一热,塘里的虾开始死了,而且一个星期之内就死得差不多了。这是养虾的第二年,我还是没有挣到钱。还好剩了一些种虾。


第一桶金

身边有很多湖北老乡养小龙虾挣到钱,他们有时候出虾一天能挣两三千元。养小龙虾的收入对我的诱惑很大。既然别人可以,我也可以,这样的想法支撑着我。熬了两年,我终于挣到了第一桶金。


上一次的失败,让我知道了卖虾的时间越早,虾价越高。2016年我算好日子,从3月份开始卖老虾,卖了一个月。4月份到7月份,新的虾苗长大,又开始卖新虾。一共挣到了六七万,一下子就回本了。但算上这两年的投入,每个月挣到的钱还没有外出打工多。


我看到了反季节小龙虾的路子。既然虾出得时间越早,卖的价格越高,利润越多。我觉得可能反季节小龙虾有钱赚。我在湖南的鱼塘租期是三年的,面积不是很大,不适合以后扩张发展。于是就跑到了更南边的广东珠海养小龙虾。


我在广东租的池塘,工人在清理过密的水草。


之前是抱着交学费的心态养虾,这次我有了压力。因为单我一个人就投入了二十多万,几乎是我所有的家底了。


我和老乡搞了五十亩地。我在广东打工多年,比较熟悉广东,老乡在老家养了很多年小龙虾,经验丰富。从租地到水草种植,都一路顺畅,我们觉得这次应该不会遇到什么问题了。但完全没有想到会有自然灾害。2017年的“天鸽”台风,大暴雨,把虾塘里的虾都吹跑了。虾的损失不是很大,但生产设施、生产棚被摧毁了。


计划是很好的,执行的时候总是出现问题。我自己很坚定。亲戚们却一直劝我,说我实在养不成功的话,是不是考虑再去打工。老婆心里也有一些不高兴,她很担心虾即使养出来也卖不出去。我知道一定会卖得出去,只是卖出的价格高低问题。


“天鸽”之后,我们的生产设施损失惨重。


我在广东的池塘喂虾。


台风过后,我们从老家购进一批虾苗,年底出了一批虾。卖了1万斤出去,30块钱一斤,收入30万。这次大获成功,给我和家里人都增加了信心。我找亲戚借钱变得容易很多,他们都相信我的能力。


广东水产业非常发达,没办法扩地,而且珠海气温还是偏低,次年的小龙虾要养到3、4月份才上市。小龙虾的收购价和市场淡、旺季是反着来的,旺季由于产量大、集中上市,收购价低,淡季相反。我把在珠海的那部分地给了老乡,不参与管理,拿一点点分红。我自己做了一个决定,要去冬季气候更温暖的海南养虾。


转战海南

2018年,我一个人前往海南养虾,研究了几个月选址、水质、自然灾害等等,租了120亩地,租了两年。


没想到马上就遇到了两个困难。第一个是在海南搞种苗没有大陆方便。在大陆不管哪儿,从湖北走十多个小时基本到了。而海南隔海,交通不方便,从大陆过来,长时间的运输导致虾苗的存活率很低。第二个是海南这边现有的鱼塘比较少,荒地比较多。挖地一个小时就要280元,光挖地就挖了几个月,然后再做防逃网。有些季节不适合施工,时间就拖得越来越长。


我在海南的虾塘,采用的是稻虾模式,即便小龙虾没有收入,也能靠水稻的收入覆盖租金。


拖到了2019年4月份,一切工作准备就绪,才能放虾。我加入当地的一个小龙虾合作社,合作社给我介绍了不少好的虾苗渠道。即便这样,因为运输过来存活率低,没有多少虾可卖,最后只好留下作种。我的设想是,如果管理得当,前期从大陆进的虾能养起来,我既做苗种繁育,又做成虾养殖,以后就能自给自足,不愁没有虾苗了。而成虾虾壳比较硬,运回大陆销售损耗少。


陆陆续续,投了大约110万。有我自己的钱,也有找志同道合的亲戚朋友借来的钱。


有了之前的经验,2019年下半年,我花了20多万进虾苗,虾养得不错,期待着2020年2月卖出个好价钱。我都算好了,产量是一亩两百到三百斤左右。按照往年的收购价,一斤大约在60-70元左右。

一百多万的成本肯定能回收,还会有不少盈利。我事业心比较强,之前挣的钱都投了进来,一个人在海南养虾。老婆孩子都在湖北老家,原本想稳定下来后,把他们接到海南来一起生活。


遇到了疫情,小龙虾无价又无市,一切可能打水漂。


我在的地方叫富豪村。听到武汉封城的消息后,就觉得可能会对生意影响很大。离村子18公里的地方有一位确诊病患,大年初一村子就封锁起来了,去买菜都要登记申请,和外面的交通渠道完全堵住了。本来想着过年虾就可以卖了,年前没准备多少补钙的、改底调水的药品,现在都没有了。在海南养虾的很多都是湖北人,我认识的都有十几个。回去团年的湖北老乡也都回不来了,大家心里着急。


富豪村路口被封了。


卖小龙虾一般都是捕大留小。因为卖不出去,大的虾没办法出塘,池塘的空间又有限,塘里的密度越来越高,小的虾没空间生长。营养供应不足,互相残杀,时间久了还会发病。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每天都去观察池塘状况,尽量让虾不要出问题。


我的120亩地分成十几个塘,大部分塘的水质已经有变化的迹象了,虾吃料减少,水质发黑,再加上今年雨水比较少,缺水,换水都没办法换。目前只有一个塘的状况还算良好。


我在检查虾的状况,这两只算好的,但最近塘里的虾越来越少了。


2月20日,我的虾塘。现在海南白天都有25度了,虾最多还能坚持十几二十天。


海南的气温在慢慢升高,最理想的状况是二月底能出一部分虾。能卖出去就能减少损失,今年是不可能挣到钱了,就是亏多亏少的问题。除了照看池塘,每天我就在家用手机看新闻,期盼疫情尽早结束,偶尔还会想到负债的压力。


养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暂时没有盈利,是可以忍受的。我对未来还是有信心的,只要熬过去了,生存下来了,还是有机会的。

【本组图文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严禁转载】以上是谢明归分享的真实经历。如果你或者你的身边有不得不说的故事,请点击“了解更多”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