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小哥聊天記錄:疫情後,我們一定會被忘掉


最近看了一條新聞,心裡挺不是滋味的。


一個叫老計的武漢外賣小哥,接到一張訂單,顧客想要買一隻整雞和排骨等東西。


老計買好後,就給她送了過去。


這裡面有個小插曲。因為顧客家住六樓,沒電梯,老計就爬樓梯把她要的一堆東西送上去,回去胳膊疼了兩天。



可就這,沒賺來一句好。


回頭顧客就給他發微信說,“你買的雞是冰鮮雞啊?”


言外之意是,你咋不買個活雞呢?


可要知道的是,現在整個武漢,都買不到一隻現殺雞了。


老計給她解釋一通後,顧客是不挑死活了,她開始埋怨,「那個雞也不給我剁,排骨也不給我剁」



說真的,我都給氣笑了。


我們總以為,特殊時期,大家是會互相理解的。


可到現在,好像還有很多人覺得,外賣小哥送餐很容易。


毫不誇張地說,以前他們是送餐,現在,他們是冒著生命危險在送餐。


疫情下,外賣小哥的工作,要比以前難很多。


01


首先,東西是真的難買。


疫情下,很多店鋪都不開門。


為了買到顧客想要的東西,小哥們常常要跑遍全城。


一位姑娘,預約了外賣小哥去超市幫忙採購。


後者前後花了近2個小時,排了很長時間的隊,跑了幾個地方才買齊清單上的東西。


姑娘說,小哥跑這一趟的時間成本,早已超過了配送費。


可即使這樣,小哥沒有埋怨一句,反而還提醒姑娘說,買回去的東西,要記得消毒。



難買之外,疫情期間,大家的採購量也大大增加,特別是米麵油這些重物。


這些額外的重量,就都加在了外賣小哥身上。


於是在超市裡,在大街上,你常常會看到這樣一幕——


小哥們的車子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袋子。



大批量購買生活物資,太常見了。


一位小哥就接到過這樣一個訂單。


因為購物不方便,他的客人一次性買了七袋大米,六袋白麵,加起來一百多斤。


他就那麼一個人騎車給送過去了。



疫情下,工作就夠累的了,小哥們還要做好額外的安全防護措施。


戴一天口罩,想想也挺難受的。


而且,他們每天都要進行全身消毒,測量幾十次,甚至上百次體溫!



很多人的手,都被消毒液腐蝕........



而最近全國各地出現的惡劣天氣,讓配送雪上加霜。


這個時候,又是小哥們冒著大雪,幫宅在家的市民們購物。



在路上摔倒打滑,是家常便飯。


看著都讓人心疼,哎。



而在疫情最嚴重的武漢,暴風雪天氣也沒讓外賣小哥停下來。


一位姑娘在自家陽臺拍下了這樣一幕


她說,“在樓上看著這個外賣小哥,等了十來分鐘,送完這一單,又馬不停蹄地去送下一單。”



還有一個現象,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


以前,小哥們只是跑腿送餐,疫情下,他們變成了無所不能的超人。


武漢一位外賣小哥,就接到了一個奇怪的單子——


一位女士希望他能幫忙遛狗。



女士是位孕婦,她的老公是個醫生。


小哥就承擔了幫她遛狗的活兒,他說,幫人嘛,能幫一把就幫一把。


02


採購難外,因為很多小區封閉管理,外賣小哥的送餐效率也大大降低了。


於是他們不得不擠出自己休息和吃飯的時間,來跑單。


一日三餐,隨便應付一下。


大多時候,他們會選擇泡麵果腹,省時又方便。



在街邊隨便找個地方,匆忙扒拉兩口飯,繼續上路。


摩托車,



甚至垃圾桶,都是他們的餐桌。



但更多時候,他們飯點不吃飯,是為了讓顧客先吃上飯。


一位大哥,送完顧客的幫買單,才停下來吃口飯。



有時候,收工後,他們也會接單。


但不是為了錢。


老計說,有一天傍晚他都收工了,接到一個跑腿單,備註裡寫著,「媽媽做的飯,給爸爸送去,爸爸是前線的醫生」。


他二話沒說,就把這單送了。



他們是真的想幫大家。


所以,這世界上哪有什麼英雄,不過是挺身而出的普通人罷了。


03


即使特殊時期,大家都挺不容易的,小哥們也沒忘記善良。


在武漢的老計,給一位獨居的婆婆送菜。


兩顆白菜,一點葉菜44塊錢,他怕老人家嫌貴,索性就沒要錢。



還有一位外賣小哥,看著路口執勤的工作人員口罩不是很好,扔下兩個標準口罩就跑了。


這個時候能給口罩,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博主@大餅番茄醬愛吐槽 也分享過一個故事。


疫情下,很多超市不對個人開放了,他好不容易找了個小超市買東西。


可排到他的時候,出了點小插曲,超市就不讓後面的人進了。


他很著急想買東西,這時候身邊一個外賣小哥要了他的電話。


小哥對他說,現在買東西很難,他們外賣員可以跑跑看哪裡開門,找到開門的地方,就打電話通知他。


博主回家後,就收到了下面這條短信


@大餅番茄醬愛吐槽


2020年冬天的很多溫暖,是外賣小哥給的。


04


疫情後,有一句話聽了太多次——


街上沒幾個人了,只有外賣小哥還在跑。


封鎖的城市裡,是他們一直在堅守。


說真的,這段時間如果沒有外賣小哥,我連飯都吃不上了。



或許很多人會說,“送外賣,就是他們的本職工作啊。”


可特殊時期,這份工作的風險,又是無限放大的。


大家都在避而遠之。


想想他們,每天還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


疫情最嚴重的武漢,每天有成百上千的外賣小哥,要到大大小小的醫院送餐.....


說不害怕,是假的。


他們當然知道錢重要,可誰又不知道,命更重要呢?


一位外賣小哥說,「我真實的想法就是把外賣停掉,我們每天接觸的人也挺多的」



另一位外賣小哥說——


「我們沒有醫生那麼專業的知識。


我一個外賣員一天送30單,那麼可能30個家庭就不用出門了,就減少了他們交叉感染的機會。」



還有一位外賣小哥,在武漢封城後,執意要回去送餐。


他說,就算是攔著我,我也要回武漢。


在所有交通方式都斷了的情況下,他愣是花了11個小時,步行50公里,從老家走回了武漢。至今,他仍在武漢送餐........



這就是特殊時期,依然堅守的外賣小哥們。


不是他們不想停,而是他們不能停。


他們不能停,是因為有需要幫助的人。


如果他們停下來,那封鎖的城市,就真的停下來了......



想起老計說的一句話,他說,「我知道,疫情過後,我們一定會被忘掉」


真實,又心酸。


這個時代,造「英雄」有多容易,遺忘就有多容易。


既然遺忘是必然,那最起碼現在,我們記住——


2020年冬天,有這樣一群普通人,在危險面前,衝在了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