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和爷爷》:内心的声音VS他人的声音,听哪个?

1.

昨天和孩子一起看了《海蒂和爷爷》,一部豆瓣评分高达9.1的暖心佳片。

影片改编自西方儿童文学史上公认的经典之作《海蒂》,讲述了一个温暖治愈的故事。

失去双亲的8岁女孩海蒂,被姨妈送到了脾气古怪的爷爷那里。爷爷封闭的心被海蒂的纯真和善良打动了,他们开始相依为命。可是好景不长,姨妈把海蒂骗去一家有钱人家,给双腿不能走路的克拉拉小姐做玩伴。

虽然海蒂和克拉拉结下了纯洁的友谊,但她一直郁郁寡欢,最终,她还是被送回了爷爷身边,重获自由。虽然影片情节很简单,但非常治愈人心。

观影过程中,除了被阿尔卑斯山那既俊伟又柔美的景色所打动,还被影片所传递的价值观所触动。影片的小主人公海蒂,很多时候面临着两难选择:针对生活中的某个问题,内在有自己的声音,外在有别人的告诫,到底该听哪个呢?

一起来看几个情节。

影片开头,爷爷看上去沉默寡言、不好相处,但海蒂发现爷爷其实没有看起来那么冷漠。爷爷专门为海蒂做了新椅子,每天早上挤一碗羊奶给她喝,还嘱咐牧羊少年皮特照顾好海蒂。

但是皮特告诉了海蒂村里人对爷爷的议论:“你爷爷可能杀过人”,海蒂听后有些害怕,提出要去羊圈住。

爷爷沧桑的双眼看透了一切,他告诉海蒂:“你必须决定,是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还是相信其他人所说的话”。

海蒂最终决定相信自己的感受,她知道爷爷是真心待自己,别人的非议只是捕风捉影,于是她搂住爷爷的脖子,不再说离开。

的确,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能面临选择,外在有很多声音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可是,想要做出最恰当的选择,我们需要相信自己,听从内在的声音

歌德曾说“学会了信任自己,你就明白了应该怎样生活”。信任内心的感受,这样生活得才开心惬意。

还有一个情节,是关于海蒂的梦想。村里的老师问:“你们长大了想做什么?”,有人说“铁匠”,有人说“牧羊人”,而海蒂说“我想做一个说故事的人”,大家听了都觉得很好笑,从未听过这样的梦想。

当克拉拉奶奶来看望海蒂时,海蒂告诉了奶奶自己的困扰,奶奶告诉海蒂:“那是因为他们知道的太少,而你见过更大的世界。如果生活中有什么使你感到快乐,那就去做吧,无论别人说什么。

海蒂多么幸运,在生命中遇到的重要的那些人,都鼓励她遵循内心的感受,不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相信自己,不论别人说什么,只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相信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不会随波逐流,不会为了他人的评价而确定自己的价值,不为了外在的声音而湮没自己的声音,有自己的主见,活得更开心快乐。

2

看到这里,我想起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身体知道答案》一书中,曾讲过的一个真实故事,也是有关内在声音与外在声音的选择。

31岁的Anne是一家大公司的大客户经理,迷人又能干,与丈夫10年前相恋,5年前结婚,日子过得平静而温馨。

但是,就在结婚5周年度假之后,丈夫毫无预兆地提出离婚。Anne觉得很崩溃,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她通过私家侦探发现丈夫爱上了别人,而那个女人样样都不如她。

她几度自杀都被救了回来。最后,她还是决定尊重丈夫的选择,俩人离了婚。但她很长时间缓不过来,自杀的念头时不时就浮现出来。

于是,她去做了心理咨询,咨询师说:“死是很容易做的选择,但在再次自杀之前,

你心中有没有一些简单的遗憾,想不想不留遗憾地去死?”

她想了想,发现自己真的有两个遗憾。一是她想吃一顿海鲜,因为前夫不喜欢吃海鲜,她结婚多年来没有吃过一次海鲜。二是她想晚点回家,因为前夫要求她晚上10点之前必须回家。

于是,咨询师鼓励她去完成这两个心愿。她先去一家有名的海鲜店大吃了一顿,又去一家热闹的酒吧蹦迪。蹦到最后,她嚎啕大哭,她终于开始为自己做一些事情了。

第二天,咨询师让她列一个清单,把一直想做而没有做的事都写下来,一个个去实现。她列了10个愿望。第一个愿望是和顶头上司大吵一架,因为她怕得罪领导,从来都不敢顶撞领导。第二个愿望是去北京看香山红叶,她为了做一个好妻子,总是抽不出时间让自己出门旅行。第三个愿望是痛快地吃湘菜、川菜,因为前夫只吃粤菜,所以她也从来没吃过这些口味比较重的菜……

她的第一个愿望很快就实现了,她借请假的事和上司大吵了一架,不过上司并没有很生气,反而准了她一个长假。她利用假期,去了很多地方旅行,专门去北京看了红叶……三个月后,她的愿望一个个实现了。咨询师问她感觉怎么样,她仿佛完全变了一个人,她说“香山的红叶分外娇艳,活着是多么美好。”

仅仅是实现了10个简单的愿望,怎么就有这么大的力量?其实,这不仅仅是几个愿望,而是她找回了自己。

以前的她,太在意别人的评价,总是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迎合丈夫、迎合领导、迎合其他人。她完全丢失了自己。

而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她听从了内心的声音,开始慢慢地找回自己,她的内在世界越来越有力量,她不那么在意外在的评价了。

可见,遵从自己的感受、听从内心的声音多么重要,无论外在如何评价,我们还是需要做好自己,先照顾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违背自己的心意,才能活得开心。

3

摩西奶奶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她从七十多岁开始作画,一直画到一百岁。在个人随笔《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中她说,“当我真正懂得开始爱自己的时候,便是我认识到要遵从自己本心的时候。”

她年轻的时候,有一个愿望是画画。但当时,周围的人都告诉她“这样做不适合你”、“这样选择的话将来你一定会后悔”,作为一个农场姑娘,仿佛她最正确的人生就是嫁给一个农场小伙子,然后养一群孩子。

她听从了外在的声音,不再想画画的事,做大家认为她该做的事。她嫁给了农场工人,生了十个孩子。75岁那年,丈夫去世,孩子也长大成人。

她77岁时,觉得自己时日无多,于是决定完成内心的画画愿望。她买来画笔、颜料,开始画画,这些画后来被称为最美的原生态风景。当她101岁时,纽约市的一家艺术画廊,举办了她的个人画展。

她告诉青年人,不要为了别人的评价而去做不喜欢的事,遵从自己的内心才最重要,才最开心。

别人的评价或意见,代表别人的见识和价值观,那不一定适合我们。我们可以参考,但最终做决定还需遵从内心的声音。就像摩西奶奶在书中所说的,听从内心的召唤,让现在的每一天,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这就是完美的生活。

听从内在的声音,意味着我们完全相信自己的感受,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是隐藏、漠视、否认自己的感觉,不委屈自己,不以获得他人的认可、肯定、欣赏为目标,展示真实的自己。

所以,当外在的声音和内心的声音发生冲突时,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心吧。

就像乔布斯所言:“最重要的是,拥有跟随内心和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