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有我想过的日子丨附2018年阅读书单

题记

2018,我读了一整年的书,起因很悲惨,过程很安慰,结果当然这是我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因为书里有我想过的日子,谁也抢不走......

——laetitia

书里,有我想过的日子

文 /laetitia

图 /laetitia

曾经一直以为自己读书挺多的,毕竟从小就听旁人训斥,一天到晚啥也不干就知道捧本书。的确我啥也不会也啥也没做过。没洗过碗没扫过地,没叠过被子没倒过垃圾,我就是那个在老师规定要写的日记里,为了凑够字数,假装扫过地,写下那样让我娘笑出腹肌的句子:“我左一扫,右一扫”并乘以n次,分明就是安贝托·艾柯在《悠游小说林》里笑起那位祖国同胞作者时的反应,他说:“有时,作者因为要说的太多,变得比书中人物更好笑。卡罗琳娜·因韦尔尼齐奥(Carolina Invernizio)是19世纪意大利畅销小说家,作品如《亡女之吻》、《疯女复仇记》、《尸咒》脍炙一时,滋润了几代普罗阶级的梦想。其实卡罗琳娜·因韦尔尼齐奥写作技巧拙劣”,他举例说明:“巨大的站门下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原来两辆过站不停的车在错车,一辆正要离站,一辆正要进站” —— 要知道当我读到这个的时候,顿时就明白了艾柯为什么这么说,当年我娘的笑点又是在哪里嘣开了花儿……

文字当然是应该有快慢的,阅读也是。艾柯也说:“我们不该太苛责因韦尔尼齐奥夫人。在某种程度上,她也认为速度是一种叙事美德”,似乎连爱因斯坦都跟不上卡夫卡的节奏,自然,“确实,读者常常不知道如何去配合文本的速度。”记得当年班上有同学读书那叫个快呀,《红楼梦》么,我看她半天也就读完了,并且全能记得住,甚为惊人。好在余下的时间里,我既没被其吓倒也从未有过想尝试加速阅读的愿望,依旧自由自在慢慢悠悠,看书么,不就图个舒服。当然,日后我也无法特别喜欢起来她的文章,篇篇自带双枪老太婆之气势,突突突突突,豪华思想扑面而来,每段每句都是杠杠的硬菜实拼(我要被东北话带跑了),一路扫荡,愈战愈勇,可惜,唯独,缺了点让人喘气的机会。

然后,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也会赶时间似的飞奔一样加快读书速度,原因倒是只有一个:超级爽!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情时即使是读书,估计肾上腺素飙升指数也不会太低。由此,也许也可以证明,学习,不就是件快乐的事么!

海量阅读是去年秋天跟森林开始的,21天每天一本书,最初的目的,就是想知道其他人,都在读什么书。毕竟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因为一些无法抗拒的变故,书,竟然成了自己的最后的救命稻草……

2018,我读了一整年的书,起因很悲惨,过程很安慰,结果当然这是我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因为书里有我想过的日子,谁也抢不走......

现在分享给也想看书的你,如下:

I)一本能够改变人生的书:

《悉达多》- 赫尔曼·黑塞(德):我是一边读着它一边跨进了2018的,因为很短,它陪了我一年;因为很深,估计可以伴我一辈子。其中最简单明了的一个作用:当你跟孩子发生矛盾时,看看悉达多就啥问题都解决了。

《布鲁克林有棵树》- 贝蒂·史密斯(美):人生每一场无法预计的灾难,如果我们能有这样一位祖母、一位母亲,也许所有的灾难都将只是灾难,而不是毁灭。最实际的帮助:也许我们无能为力,100%做到预防林奕含事件的发生,但是也许我们可以帮助她好好地活下去。

II) 一本让人心花怒放的书:

《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我想,这是南美洲版的《红楼梦》,精彩至极,据说“法国总统密特朗亲颁他文化骑士勋章时讲的一句话:“你属于我热爱的那个世界。”这句话当场让加西亚·马尔克斯热泪盈眶”。— 那是一个万花筒般的的世界!

《世上最美的溺水者》- 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没读过马尔克斯前,千万不要说自己读过书。它将打破一切你对语言的认识。

《我是猫》- 夏目漱石(日):除了长得帅文笔好知识渊博又广阔,他实在太幽默了,一扫常人对日本人的死板无趣之定论。

III)一本会笑出腹肌的书:

《鱼河岸小店》- 西加奈子(日):一位年纪不轻、体重不轻、口味不轻的单身母亲,在十岁女儿的眼里会是怎样的呢?一路笑到底,也许可以把哭都省略了。

《真幌站前多天便利屋》- 三浦紫苑(日):可大笑可狂笑,亦可抿嘴一笑或是憋住不笑,总之最不济也是哭笑不得,索性放开膀子使劲笑一把吧!

《已故的帕斯卡尔》- L·皮兰德娄(意):我要被他逗疯了,这一年胖了许多,可马甲线依旧,估计是得到了这位诺奖作家的大力协助。能听出声儿的文字,绝对值得保留。

《小乔治的神奇魔药》- 罗尔德·达尔(英):不知道它的中文译本怎么样,实在是太搞笑了,老少通吃。记住他,你就是最会讲故事的那个人。

《精神科的故事:在游泳池》- 奥田英朗(日):我跟我的法国小伙伴们都被他给笑崩溃了,连着几天只需互相对视半秒,不由自主地会开启哈哈哈哈哈模式,少则持续十分钟,多则数天。超级欢乐的一本书。

IV) 一本比推理小说更精彩的书:

《我的天才女友》- 埃莱娜·费兰特(意):绝非单纯两个女孩子的友谊,她和她,还有他们,都太特别了,我喜欢她们。

《火车上的女孩》- 宝拉·霍金斯(英):诸多显而易见变成了视而不见,真相永远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她一生的秘密》- 凯特·莫顿(澳):想当然,这是我们致命的错误。必须放弃所有的“你以为”,才能前进。

《海》- 约翰·班维尔 (爱):文字的美丽掩盖了它的曲折性,我喜欢作者的不动声色而动情。

V)一本想哭就哭的书 :

《当呼吸化为空气》- 保罗·卡拉尼什 (美):打开书之前我并不知道它写的是死亡。生病是件让人难过的事情,可更让人难过的是大部分时候,病人对医生,只是一个数据。

《字母的尽头》- 查·斯·理查森(加):如果就这样突然接到一份死亡通知书,你会怎么做?由A到Z,选什么?怎么选?面对死亡,我们真的有机会选择吗?

《房思琪的初恋花园》- 林奕含(台):我佩服作者的文学功底,书里有一份强大的书单,我想世人欠她的更是对她这部作品的肯定。

《衣橱里的女孩》- 弗朗丝·盖兰/尼古拉斯·托朗(法):生活在四平八稳的日子里的人,从来不会想象得出太阳背后的故事。这算不上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是它所记录下来的真实让你时刻希望它是假的,是瞎编的,只有这样才可以减少一下阅读时的痛苦。世界上有太多的房思琪,克巴黎只有一个。

《萤火虫小巷》- 克莉丝汀·汉娜(美):青春也好,朋友也罢,你不得不承认的是老天爷绝对的不公平。剧透一下,得坚持读完它,才会哭。

VI)一本大家都说好,可我没看出来哪里好的书:

《杀死一只知更鸟》 - 哈珀·李(美):好磨叽的一本书,开头还以为能安排点儿什么重大布局呢,然而,就是一篇教小孩(白人小孩)尊重他人的书。

《嫌疑人X的现身》 - 东野圭吾(日):东野大叔最擅长弄点科普类知识唬弄大伙儿,这篇也是,对于数学成绩向来很好的我,一点也不感冒他这些迷魂阵。

《莫失莫忘》 - 石黑一雄(英):我不喜欢石黑一雄,又是一篇引人入睡的书。真心看不出哪里好,本来娜些天我一直在瞎编个自己吓唬自己的主题,没想到跟石黑先生撞题了,不过我想我的那个更好玩儿更吓人一些,不过他都写过了,我还是省省脑细胞吧。

《月亮与六便士》- 毛姆(英):挺正经的一个故事而已,我看不出哪里更优秀,无论是语言还是叙事手法。低头看见六便士,抬头看到月亮么,只能说这一天的空气清新度还蛮不错的。

《象棋的故事》- 茨维格(奥):对茨维格的不满,认识我的人都知道,就不多说了,顺便推荐一本小川洋子的《小小象棋手》,对比一下,就应该明白为什么我说茨维格不好看了。

《存在的瞬间 伍尔夫短篇小说集》 - 伍尔夫(英): 讲真,我看不懂她在写什么。得再试试作者别的书。

《飞鸟集》- 泰戈尔(印):真心没有想到是本鸡汤文。

《青鸟》- M·梅特林克(比):文学大师都是煲汤好手。

《人类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以):怪我上学的时间多,里面内容多半是课堂所授。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上课的时候不好好听讲,然后某一天终于可以不用上学了,又要使劲标榜自己有多么爱读书。这个我说的是追它的读者,不是作者。

《尤利西斯》- 詹姆斯·乔伊斯(爱) :没有比它更乱套的书了,像街头涂鸦,而且涂得毫无章程的鸦,我欣赏不了。

《小妹妹》- 雷蒙德·钱德勒(美):非常有名的推理小说,可我觉得无聊透顶。

《一百条裙子》 - 埃莉诺·埃斯特斯(美):一本童书,据说得了很多奖,我觉着很无聊。

VII)一本看完之后会觉得自己很牛X 的书:

《论人生》- 培根(英):非常非常好看的一本书,比起使劲记住烧脑的希腊神话,不如直接看看这本。适合随时翻阅,定可收益不浅。什么叫做“有趣的人”?我想培根是一个 !

《西方哲学史》- 伯兰特·罗素(英):它的中文译本错误连篇,请各位慎入。但是,它实在是一本不是课本上能读到的基础知识。我喜欢罗素的语言,读书时想象着在他的课堂上,很是惬意。

《红楼梦》- 曹雪芹(中):说它好看还真不是因为它是名著,它是真好看。只要认识点儿字就能看明白,然后不用太用力就能学到很多东西。当然,也不妨持续用力,估计谁都能读成个红学家来。

《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尔斯泰(俄):相信我,这绝对是古今中外所有文学作品里出镜率最高的书,究竟为什么,我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老托先生是个绝顶逗比,我的意思是说,他的文笔实在太绝了,当然,用中文我是读不出来他老人家的意境的。

《当我们谈起红酒,我们在说些什么?》- 桑德琳娜·葛爱文(法):市面上讲解红酒的书不少,但是能像这本这样大众又科学的不多。书是我译的,译完觉得自己知识大涨,像是突破了一项难攻的课题,很是牛X,想必仔细读过它的人,也会有此感觉,不骗你。

VIII)一些我不推荐的书 :

《夏天的飞鸟》-泰戈尔(印):理由同上。

《小镇的甜品屋》-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英):对于在欧洲住久了的我来说,挺无聊的一本书。

《我选择自己独自一人》- 玛塞尔·索瓦热奥(法):女人,法国女人,有才华的法国女人,生病被抛弃的有才华的法国女人,这些是被包装的卖点,可惜,都难以阻挡她写得很烂。

《刺杀骑士团长》- 村上春树(日):一本失望透顶的村上春树,不信你就看,我不拦你。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伊恩·麦克尤恩(英):这种书,不应该出版。很恶心,问题是,它让我觉得故事是真的,即作者本人的。这让我对他的好感大大打了折扣。

《背叛》- 保罗·柯艾略(巴):应该是读过的柯艾略所有作品里最差的一本,真心不用看它。

《H档案》- 伊斯梅尔·卡达莱(阿尔巴尼亚):简介里写得很神,然而没什么值得看的东西,很失望。

《平生欢》- 七堇年 (中)我对它的评价就是腾讯新闻集锦。

《解说疾病的人》- 裘帕·拉希莉(美):远远没有媒体吹的那么伟大,一般般啦。

《假如真有时光机》-村上春树(日):游记里,这算是写得差的,至少没比一些公众号写得更出色,很遗憾。

《北极光》- 张抗抗(中):唯一的价值在于书里的30年前跟今天相比,没什么差别。

《第三只鸽子的传说 (德语短篇小说经典)》- 歌德/茨维格/卡夫卡 等 : 让我失望到极点的书,里面只有口号,没有内容。

《乞力马扎罗的雪》- 海明威(美):我不喜欢海明威。这本也是。

《奥林巴斯之果》- 田中英光(日):相当难看的一本日籍作家的书,很意外。

《一生的忠告》- 查斯特菲尔德(英):一本英式国学教育的书,吓人。

《1984》- 乔治·奥威尔(英):看过会做噩梦的书,当然不推荐。

《掩埋的巨人》- 石黑一雄(日):不是一点点的不喜欢,是非常非常的不喜欢。

《若非此时,何时?》- 普莉莫·莱维(意):这本书,好无聊。

《请你安静些,好吗?》- 雷蒙德·卡佛(美):不知所云。

《尽头》- 唐诺(台):乱糟糟的一本书,好无聊好无趣的作者,他让我觉得智商有点低。

《尼采诗集》- 尼采(德):也许得读德文才行。

IX)一些绝对值得并且好看的书 :

《荒原狼》- 赫尔曼·黑塞(德):我是黑塞粉儿,绝对的。因为美。

《时间的针脚》- 玛丽亚·杜埃尼亚斯(西):凭良心讲,它的文字并不动人,内容也未见得出乎意料到哪里,可是它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让你看过不会忘记它,并且会跟别人说,这本书,值得一读。万一都是真的呢……

《大鱼》- 丹尼尔·华莱士 (美):精彩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如果它是一道菜,那就是那道能把眉毛鲜掉的菜。尽管当年的同名电影把我给看睡着了。

《小王子》- 安东尼·德·圣埃克絮佩里(法):因为可以反复阅读。因为我喜欢作者的每一部作品。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地球的小王子,拥有它一天之内不止43次日落。

《独居的一年》- 约翰·欧文(美):会让人疯狂爱上的一本书,写得太好了,本年度最佳。

《失明症漫记》- 若泽·萨拉马戈(葡):荒诞的背后莫名其妙的真实,比较一下就知道我为什么不喜欢石黑一雄的莫失莫忘了,根本没有可比性。读完之后,建议接下来读纪德的田园交响曲。

《悠游小说林》- 安贝托·艾柯(意):这是一把能够打开文学之谜的钥匙。我喜欢作者的细腻,可以捕捉到时间到灰尘的那种细腻。强烈推荐。

《午夜撞见狄更斯》- 狄更斯(英):一些经典,破除时间与地域的界限,狄更斯,值得永远重读。

《一生》- 莫泊桑(法):同上。法国的狄更斯。

《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 保罗·柯艾略(巴):我喜欢柯艾略,一月不读柯艾略,会想念。

《王尔德童话》- 王尔德(英):永远的王尔德。每个年纪都读过他,每次都忘不了他。

《人性的污秽》- 菲利普·罗斯(美):2018年,作者离开了。世人欠他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这本书实在是要列在必读文里的。

《耻》- J·M·库切(南非):如果你只能读出他的字面意思,那很遗憾。我不相信诺奖给了他是因为他的国籍,他的表面。能让人害怕得哆嗦的一本书,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报仇雪恨。

《少爷》- 夏目漱石(日):太好玩儿的夏目漱石,每本作品形色各异,文字修养甩了中国人几个世纪。

《隔壁的女人》- 向田邦子(日):本年度爱上的日本作家之一,完喜欢她的文字控制能力,不说废话的,故事有时精简到一个用词里,真是厉害。

《回忆,扑克牌》- 向田邦子(日):即使是旅行记录,也值得看了又看。并且让我买重它,想来,是真爱了。

《蝴蝶的舌头》- 马努埃尔·里瓦斯(西):是本短篇集。每个活灵活现的人物背后有无穷无尽的故事。

《女人的食指》- 向田邦子(日):非常好看,非常向田邦子。

《在切色尔海滩上》- 伊恩·麦克尤恩(英):关于爱情,我们看了很多。然而,我们依旧无法回避麦克尤恩。

《帆的孤独啊》- 麦克·莫波格(英):尽管本书应该归类于青少年励志类,文笔及内容都未必是上层,但是,全文阅读后,真的会明白,人类,为什么会眷恋大海。如果我们也是从海里来的呢?

《疑问集》- 巴勃罗·聂鲁达(智):聂鲁达的诗,不用多说,一定是好看的。

《切羽》- 井上荒野(日):被打动得一塌糊涂。写得真好。

《死亡与少女》-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奥):百分之三百的推荐啊。除了无处不在的幽默与掩盖不住的才华,我还喜欢作者的淡定与从容。

《地下时光》- 德尔菲娜·德·维冈(法):这才是值得关注的法国女作家。每位作家的文字上的突破力才是区分高低的重点。

《八口小锅》- 村田喜代子(日):很温馨很日系,当然,这只是表面。

《冰点1/冰点2》- 三浦绫子(日):很久以前的书了,想来那个时候的轰动,太符合情理了。今天再读,也许会有些老掉牙了,但是不得不说,剧情处理得很好。

《王朔文集》- 王朔 (中):今日再读王朔,原来发现他曾经是中国版的村上春树,可惜,太早就不是了。

《香水》-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德):这本书的背后,是政治。它的力量太强大了。非常非常漂亮的法语。

《Petit Pays 小小国》- Gael FAYE 尕爱勒·法野 (法/卢旺达):好看得一塌糊涂。前半部我被它逗得岔气儿,后半部又被它惹得眼泪汪汪。一个现代年轻的故事。为什么我们依旧活得那么沉重又那么轻巧。

《No Home》- Yaa Gyasi (美):如果不是它的结尾稍微有点逊色,它该当之无愧,本年度最佳也是最年轻作家的作品。太多的突破,跟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有得拼,后生可畏,遇到这种,我是欣喜若狂。

《虞美人草》- 夏目漱石(日):像画一样的书,每个字,每个词,都不忍错过。美得能看到画笔以外的颜色。

《逃离》- 艾丽丝·门罗(加):很巧妙,很巧妙。这是小说界的阿加莎·克里斯蒂。既容易又被容易看得懂,书藏了无数玄机。

《了不起的盖茨比》-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美):精彩不在故事上,跟其他厉害的作家一样,能让读者在其刻画的裙褶里感觉到女主的体温。

《魔王》- 伊坂幸太郎(日):非常了不起的作家。幽默,冷静,似乎是优秀作家们的标配。

《波多贝罗女巫》- 保罗·柯艾略(巴): 很惊艳,很柯艾略,我喜欢他对吉普赛人的向往,世界上除了上帝除了菩萨除了阿拉,还有一个主,Sahra,萨拉,一个真正的女神。

《易碎品》- 尼尔·盖曼(英):很特别的文字,几个短篇,各有特点,是本永远猜不到结局的书。

《和伊壁鸠鲁一起旅行》- 丹尼尔·克莱恩(美):我记得很清楚,这是这一年我买的第一本中文纸书;我记得很清楚,读后我说:多读点书,老了就不会只想着死了。

《余生皆假期》- 伊坂幸太郎(日):前面有提到过的日本作家,很意外,很惊喜,我喜欢这个作家的格调。

《南极》- 克莱尔·吉根(爱):女人写女人,写得如此诚恳及深刻,尽管都是短篇,但是丰富得每篇都可以拍成电影。

《海上钢琴师》- 亚历山德罗·巴里科(意):我太喜欢这个作家了,这是个会用文字奏乐的音乐家。对比一下,就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不起来茨维格了。

《红楼梦境》- 周新成/韩治冰(中):作者是桥梁学家,曾经走遍祖国江南寻找诗词歌赋里的每一座桥,能到读他的书,很荣幸。

《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树(日):如果没有挪威的森林也就没有村上春树了。可以第n次阅读,第n次爱上书里的每一个人物。一本最终变成最熟悉的恋人的书。

《L’inespérée 绝望》- Christian Bobin (法):少有的咬文嚼字,非常美,非常美,作为法语读者,我想没有任何人可以反驳这一点。

《La grammaire est une chanson douce 语法是首温柔的歌》- Erik Orsenna 艾瑞克·欧森纳(法):这是一本适合所有学习法语的人的书。书里讲了一个小孩子也能听得懂的故事,然后,妥妥地,给大家上了一堂为什么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的一课。当然,没有法国人把它常挂在嘴边的。

《Sans sang 不流血》- 亚历山德罗·巴里科(意):好的作家跟好的设计师一样,从来不会使用套路,无穷的创意与智慧交替,再乏味的题材也能写出让人为之动容的东西。相信我,读他的书比看好莱坞大片爽多了!

《Tempête 风暴》- J·M·G Le Clézio 勒·克莱齐(法):语言这个东西一旦掌握,真是力量之强大可以把一群来到这寂静浪漫海岛上叽叽喳喳漫无目的的游客写成一盆泼出的脏水…… 不多说了,看书吧!

《Le Convoi de l’eau 水の葬列》- Akira YOSHIMURA 吉村昭(日):书里的恐惧感至今依旧,但是我还是觉得他的书,值得珍藏。

《眠》- 村上春树(日):之前必须读过托尔斯泰的安娜才行,不然,没意思,想你也看不懂它。

《霍乱》- 墨白(中):非常精彩,值得关注的中国作家。我觉得这才是中国文学的出路。

《La vie des insectes 昆虫的生活》- Viktor Pelevine 维克多·佩列文(俄):今天的卡夫卡,变成大虫子好玩么,那变成苍蝇蚊子什么的呢?人生中的很多意外,如果是必然呢?

《女孩和三文鱼》- 陈河(中):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中国作家,路走得远了,见过视野之外的东西,才能写出好东西吧,当然灵性也很重要。非常好看的一本中篇集。

《鼠疫》- 加缪(法):读完局外人,我把它看作是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本书的话,那就留下它。加缪给我的震撼以至于任何时候只要一出现他的句子,大概都能在第一时间内猜中,比如在一部完全无干系的电影里,一开始就引用了这本书里的一段话。当然,它的中文译本,少了很多原文的精彩。

《你好,忧愁》- 弗朗索瓦(法):小时候我并不感冒这本书。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它会如此畅销。书里的最最前面的那段引用,才是本书的灵魂所在。

《海鸥乔纳森》- 理查德·巴赫(美):之前我把它列在了本年度最推荐的十本书里,原因很简单,它的禅意,不亚于悉达多。

《告别圆舞曲》- 米兰·昆德拉(法):读昆德拉的书,最好从这本开始,然后你就会爱上他。

《帷幕》- 米兰·昆德拉(法):没有想到是本评论类的书,如果说艾柯的那本是钥匙,那这本就是灯了。细节,怎样阅读细节。昆德拉打开的是艺术的帷幕。

《烟云 · 阿根廷蚂蚁》- 伊塔洛·卡尔维诺(古):我还看不太懂卡尔维诺,暂时保留意见。

《夜行动物》- 奥斯丁·怀特(美):事实上它的结尾跟耻有点像。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保罗·柯艾略(巴):理论上就是一部神话,呃,就是骗人的意思,但是你确不得不相信它。大爱。

《神的孩子全跳舞》- 村上春树(日):因为读过这个,所以后面的村上春树才没法看了。

《快乐影子之舞》- 艾丽丝·门罗(加): 一本好看的书,我有点不知道该如何推荐它。

《寺内贯太郎一家》- 向田邦子(日):喜欢日本作家原因之一,他们笔下的人物干啥的都有,完全不像国产作家不是校园里大都市的阳春白雪就是山沟里倒卖孩子的贫乏愚昧,就像中国的城市一样,东南西北都长得差不多。

《向阳处的她》- 越谷治(日):很容易读,结局很出乎意料,然而合情合理,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作者编不出来的。

《撒丁岛》- 汤姆·麦卡锡(英):这应该算是开启了新时代的文学体系了,让人见到了文字的未来。

《银河铁道之夜》- 宫泽贤治(日):自带自愈性的书,很安慰,眼前的事物有限,书里的空间无限。

《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俄):也可以不看的一本书,而这,正是它存在的价值。

《罗斯玛丽的婴儿》- 艾拉·莱文(美):让人一直想猜结局的书,一般都不会太差。

《玛雅》- 乔斯坦·贾德(挪):跟撒丁岛有得拼,关于未来,似乎欧洲的作家们先行了一步。

X)一些不太容易看得懂的书 :

《田园交响曲 (窄门/背德者)》- 安德烈·纪德(法):纪德的书,不容易读懂,可是一旦读懂,就忍不住想推荐别人。

《癌症楼》-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俄):这本书很残酷。

《帕吕德/忒修斯》- 安德烈·纪德(法):比前面的更难懂,几乎可以归类到读通后会觉着自己很牛的那一组。

《所罗门之歌》- 托妮·莫里森 (美):对于这样一本书来说,估计再好的中文译文都会有欠缺,读不出它的好。

《地平线 》-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法):又是一本不太容易用中文阅读的书。

《小径分岔的花园》-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阿根廷):很短,很难懂。阅读时需要带着艾柯的钥匙。

XI)一些说不上好坏的书 :

《喜剧演员》- W·莱蒙特 (波):今天读它,有些过时的感觉,尽管是诺奖得主,尽管文笔优美,但是缺少了可以打动我的东西。

《勿忘草》- 竹久梦二(日):不知道该如何评论它。

《卖海豚的女孩》- 张小娴(港):很久以前就读过的东西,不是说写得不好,只是追究起深度来,几乎全无。读过许多文学经典以后,你会发现言情小说(自己)有多么的肤浅。

《时间中的孩子》- 伊恩·麦克尤恩(英):很乱,很不麦克尤恩,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它。

《学飞的盟盟》- 朱天心 (台):很可爱,一篇育儿集锦,不过没比群中小朋友Mathilda/Maggie写得更精彩。

《大雪将至》- 罗伯特·泽塔勒(奥): 不适合天冷的时候读。

《花的智慧》- M·梅特林克(比) :可以跟小孩子们一起读,但是对我而言,不够力度。

《六小时后你将死去》- 高野和明(日):一本推理小说,名头起得很大,内容也就so so吧,优点在于比大多数的东野圭吾都更好些。

XII)一些可看可不看的书:

哈哈哈,我把东野圭吾全放这里了。今年共读了他的一共27本。等我把他的书全看完了再写。

以上,算是2018的一整年。

投稿邮箱:2479791180@QQ.COM

好书推荐

——————

维吉尔·M·希利尔是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科普作家,卡尔弗特学校首任校长。《希利尔讲给孩子的艺术史》以及《世界历史》和《世界地理》是希利尔在历时五年精心编撰的儿童在家教育教材,这三套书出版的时候,只有六个家庭购买,可是随后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开始畅销欧美,成为备受欢迎的中小学生课外读物!

点击了解详情 森林团购丨历经百年而不衰,为全球家长与孩子所推崇的一套人文启蒙经典书籍

长按识别二维码订购

原价:464元

森林特价:232元

(绝大部分地区包邮)

▼▼▼本书已在森林工坊上架,如需购买,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行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