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嘴,不聽話,打遊戲。青春期孩子的行為,跟父母的這種做法有關

小劉是一個高中生,他生在一個看似很幸福的家庭,父母都有著很體面的工作,物質條件優厚,他又是獨生子。所以,從小到大,父母對他可以說是下了百分百的功夫。

為了小劉的教育,母親辭掉了工作,專心在家陪讀,父親則每天外出掙錢。雖然父親平時經常不在家,但是父愛沒有缺席,因為父親賺的工資足夠小劉和母親過上閒暇安逸的生活。


但是,讓劉媽媽非常疑惑的是,自從進入青春期,本來聽話懂事的孩子就突然性情大變,不僅每天不願意去學校,還勾結了一幫小混混在網吧一坐就是一整天,甚至家人教訓的時候都要理直氣壯地頂嘴。

劉媽媽覺得很難過,所以她每天以淚洗面,哭著對自己的兒子說,兒子是家庭的中心,爸爸媽媽付出的這麼多努力都是為了他,現在他變成這樣,就是想把父母氣死。


兒子聽了這句話之後,不但沒有悔改,反而更加變本加厲了,他不願意和父母溝通,更不願意回學校學習,甚至在父親打他的時候還了手。

這下劉爸爸劉媽媽就更是難過了,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是被小惡魔附身了,現在他們也不知如何是好了。


那麼,小劉是真的被小惡魔附身了嗎?

當然不是,在這個案例中,小劉這個孩子還是善良懂事的,但不一樣的是,他不是一個小男孩了,他長大了。


而劉家人教育的問題有兩個,正是因為這兩個問題,才讓小劉在青春期變成了一副面目全非的樣子。

首先,雖然給予了小劉豐厚的物質,但是劉爸爸從來沒有給過兒子真正的父愛。也就是說,在這個家庭裡,小劉看似父母雙全,實則如同活在單親家庭。


劉爸爸每天忙於工作,一回家倒頭就睡,根本沒有時間照顧兒子,也從來沒有和兒子聊過天,兩個人沒有情感的交流。而劉爸爸把兒子的教育完全交付給妻子,並在兒子做錯事情之後拿出一副大家長的姿態來教訓他,這是做父親的大忌。


其次,劉媽媽把全部的希望放在了兒子身上,她太過於望子成龍了,以至於讓兒子感到窒息。她掛在嘴邊的,都是為了你,這句話就是壓垮兒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她圍著兒子轉,不給兒子自己的空間,把自己的意願完全強加在孩子的身上,甚至是全身心的投入,都讓兒子倍感壓力。特別是間歇性的情緒崩潰,很容易讓兒子覺得母親是個歇斯底里的女人。


正是由於這兩個問題,儘管劉爸爸劉媽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教育培養上,孩子也還是變得非常叛逆。不管是夜不歸宿還是和父母頂嘴,這都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訴父母,我已經長大了,不要再試圖控制我的生活。


也許對於很多父母來說,一開始這種觀點有點難以接受,但是事實上,教育不是逼孩子走自己認為正確的路,而是在教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觀之後,讓孩子走好自己選擇的那條路,並在背後給他源源不斷的支持。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也不是向孩子全身心投入,而是經營好自己的生活,並幫助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前進。只有當父母放下長輩的架子,真正願意和孩子好好溝通的時候,孩子的叛逆期才會結束,身體裡的“小惡魔”才會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