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阳,不远,就在前面

中阳,不远,就在前面


其实一直知道妈妈三姐妹很厉害,今天跟妈妈聊起来她工作开始的事情,才知道什么是厉害。

薛老师66年师大毕业,正好是文革开始,一直到68年才正式分配到山西中阳县高级中学。

本身她第一次分配是临潼华清中学,那时候西安地区的工资是48块5。

然而第二次分配是造反派分配,她是保皇党,(因为她是团支部组织干事,所谓的保皇党就是团干部,班干部之类的),组织跟她谈话说的是,因为你父母没有儿子,为了你看父母方便,就不把你分到山西最远的地方了,中阳离韩城比较近。

我百度地图了一下,中阳离老家韩城的直线距离确实不远,350-400公里吧。

中阳地区的工资是45块5。

她第一次是68年5月,从西安出发,身上的行李是衣箱一个,书箱一个,打好包的被褥一个,具体重量不详,应该书箱轻不了。

火车坐的西安到太原那一趟,从西安经潼关,经过侯马,到介休下车。

准备乘坐汽车到中阳,结果发现没有车,因为陕北的什么什么团在那里武斗,停运了。

那就回头吧。三件行李先火车托运到侯马,买张火车票,凌晨到了侯马。

下了火车,问下汽车站在哪里,还有点距离呢,走过去也差不多了,好吧,拿着三件行李走到汽车站,距离不详。

侯马到河津80公里,到了河津,要过黄河到陕西韩城下峪口,一问,没有车直接到。

只有私人的什么车,应该是拖拉机之类的吧,送到铁桥头。

到了铁桥头,是一个1米五宽的铁索桥,那时候刮风,铁桥上的木板都卸了,只留下两边20公分和中间大约20公分的木板,两边是到胸口高的铁丝网可以扶着。

铁桥架在黄河最窄的地方,估计长倒不长,也许不到100米吧。两边是悬崖。

3件行李怎么办。

还好,有那种类似于挑夫的可以帮手送过桥去,那时候人心是真的好,请了2个师傅,一个背着行李,一个拉着我妈,慢慢过去了,我妈跟我说那回吓坏了,铁桥就是那种吊索桥了,中间低,两边高,边走边摇。她不敢往下面看,下面是黄河的各种旋涡之类的吧。

我感觉跟飞夺泸定桥那个差不多吧,不过那个没木板。

过去铁桥,到太枣我亲姨那里还有100多里,(因为我外公在我亲姨那里),没有车,怎么办,这么多行李。

发现一个红卫兵接待站,走过去一问,还是那句话,那时候的人心真的好,有个接待的说,可以把行李放在我这里,但是最多可以放3天,3天后要换人,可能不能交接。

太好,行李解决了。

那时候没有手表,太阳在头顶,应该是中午吧。

走吧,那就。

需要步行110里,也是就大约55公里。

走到天黑的时候,离太枣还有10多里。也就是已经走了100里左右吧。

一起路上走路认识的5个人,有三个在前面已经到了,还有2个也快到了,问我妈,你要去哪里,我妈说要去太枣,那还有十几里呢,天黑了,你咋办啊。

我妈问他们要去哪里,盈谷村。

我妈想起来她有个表姐好像在盈谷村,就问认不认识。

结果认识,那能不能把我送到她们家门口。我妈也没去过。

当然可以。

送到她表姐家,表姐夫开的门,我妈说是老家哪里哪里的人,表姐夫也没见过,但知道老家。就喊了表姐出来,哎呀,妹子,你从哪里来的。

赶紧赶紧进来。

拿了开水给我妈喝,做了饭给妈妈吃。

妈妈的脚上都打的水泡,疼的很。

第二天,表姐说表姐夫要出去,要不然把你送到太枣去。

没事没事,没多远了。

脚上的水泡都烂了,有点疼。

到了亲姨那,休息了一晚,要去拿行李啊。

亲姨去四爷那,喊了他小儿子,跟我妈一人骑一个车子,就准备去把行李拖回来。

骑到半路,遇到她的高中同学,问她去哪,去拿行李,硬拉了去他家,然后路上又碰到另一个大学同学下地,结果他们两个还是对门。真是巧了。

去到同学家,吃了一顿饭,同学家离桥头比较近,20里的样子,同学说,你到时候还要去中阳中学吧,那行李干脆放我这。

简直不要太好。

然后同学找了个架子车,一个单车拉上,去桥头红卫兵接待站把行李拿了,放在了同学家。

然后到68年9月份,中阳中学发了电报过来,要求报到。

就开始第二次旅行。

我姨夫骑车送我妈到了桥头,行李从同学那拿了送过了桥。

过了铁桥后,我妈从河津坐汽车到侯马,从侯马坐火车到了介休。

从介休到中阳没有班车。

坐了一个拖拉机,拖拉机上一共8个人,车头两个,车斗里6个,我妈坐在后面车斗里。

出发的时候天蒙蒙亮,一直开到下午2点,大概110公里,到了一个叫做离石的地方。

我百度了一下,那个地方现在变成了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那时候应该是离石县吧。

到那里的时候,也许是因为路不结实,拖拉机从一个几米高的山崖头朝下翻了下去。

妈妈在后面,好像是给翻了出去,等她慢慢找到眼镜,一看,车头那2个已经没气了。

应该是给拖拉机撞了还是压了。

另外还有2个手臂应该是受伤了。

其他就不是很清楚了。

我妈找到自己的三件行李,还要报到呢,这里离中阳还有40多里。

她那时候确实是有劲,拿着三件行李,硬是从崖底下往上爬,爬到后来上面看热闹的人帮忙把我妈拉了上去。

问,姑娘,你要去哪里啊。

中阳啊,离这里还有45里呢。

没车怎么去啊。

还好,旁边有自行车带人的可以去。

没办法,就走吧。

把行李绑到自行车后座,我妈就坐着自行车赶往45里外的中阳。

一路上山路高高低低,我妈看骑车的中年人很用力,爬坡的时候就自己跳下来,骑车的中年人说姑娘你人真好。

到了晚上,顺利到达了中阳文教局。

我妈妈后来回忆应该是给了20块以上的车费。

可以,放现在估计2000块吧。

我妈后来跟我亲姨讲起这事,我亲姨哭着说你命大啊。

又想起很小的时候一件事,那时候不知道她几岁,跟另外一个人骑着个骡子,她抓着前面人的衣服,结果前面人是个绸子衣服,有点滑,骡子撂了个蹶子,我妈手一滑,就从骡子背上掉下去了,掉到了山沟底下。

我亲姨在后面看见了,直接从坡上滑下去了,找到我妈。我妈已经晕过去了。我亲姨哭着把我妈不知道怎么弄回了家,我妈醒来中间都不记得了。

所以我亲姨今年87,妈妈80,她们才是最相依为命的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