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天


2020年的春天,是一個不平凡的春天。一場瘟疫,近乎席捲全國。三場雪,三場雨,如此美麗的景象,而人們只能在窗內看雪聽雨。我從來沒想到過人們不能去戶外自由的呼吸,人與人不能見面。這個春天讓人始料不及,世界近乎凝固了自己陷入一片沉寂。


疫情初臨之時,人人恐慌,每天都能看到令人淚目的事情,我似乎能感受到病毒感染者痛徹心扉的痛苦與深深的恐懼。隨著國家政策的介入,社會各界的支持,白衣天使的艱辛付出,疫情逐步得到了控制。


我所在的家鄉山東德州相對平安,感染者較少,我與家人的心情也漸漸平復下來。近來微信中流行一句話:與其到處燒香拜佛,不如閉門打坐。作為普通的民眾,不出門就是做貢獻。



人總得活下去,而且理應活的快樂有情趣。我們的小家庭有四口人,媳婦兒、女兒、兒子和我。我常說自已是個適應性較強的動物,安靜與熱鬧對我來講都可以。怎樣使每天的生活充實有趣起來,這還真是個問題。但只要我們心存感恩,保持一顆童心,認真的對待每一天,總會發覺不少可心快樂的事兒。


我們家每天有兩件事兒必做,一是與媳婦兒聽經唸佛,二是與女兒、兒子寫字畫畫。媳婦兒篤信佛學,人善良通透,家裡的一切雜務與孩子們的教育溝通她都承擔了起來。她真修實幹的精神也同樣影響著我,因此,聽經唸佛也成為我每天的必修課。佛學開闊廣大,包羅萬象,我們把每天唸佛的功德迴向給病毒感染者、白衣天使及參加抗疫的逆行者,為他們祈福!作為凡人,我們只能從心底裡默默祈禱,仰靠佛力,佑我同胞,佑我中華!



與女兒、兒子寫字畫畫每天約有四、五個小時,女兒學的書法專業,我也從事於此,兒子受我們影響也操筆狂塗。我們寫字是在客廳,約四十平米,每天紙張遍佈,雜亂不堪。一開始,媳婦兒每天還收拾一下,後來作品堆積如山,她也不知道是好作品還是廢紙,乾脆就不收拾了,任我們隨便折騰。女兒月餘時間大概創作了近二十餘件作品,這些作品有學校的作業,有為白衣天使創作的作品。兒子從7歲開始寫顏楷,寫了有五年了。這段時間我讓他自由發揮,他抄了好多詩文,字跡天真爛漫,我有時臨臨他的字,似乎找到了一些童趣,字變得松活了許多。看著女兒、兒子的進步,我和媳婦兒心裡由衷的踏實與欣慰。作為一個寫字的人,創作是我的分內之事,這段時間巨幅(10米以上)大草作品及篆隸作品創作了4件,其它各種形式、各種內容的作品有五十餘件,抗疫作品十餘件。沒有了應酬,靜下心來創作,作品似乎純淨了許多,格調上了個新臺階。“慢就是快”,這句話讓我有了新的認同感。



吃和玩兒是人的共同需求與愛好,我們家每天除了共同鼓搗美食,就是晚上唱歌跳舞或者朗誦詩歌了。製作美食是快樂的,我們在小紅書上學著做,一方面自己學到了手藝,另一方面是一種期待,期待家人的分享。品美食更是是愉悅的事情,每餐四個人共聚一起,對美食品評一番,笑聲不斷,有時真感覺人生達到了“至樂”之境。我們四個人,平日裡離多聚少,我與女兒常在北京,媳婦兒與兒子大多在德州,因此相聚的日子裡包容與理解多一些,幸福與快樂也相應的多了一些,當然,這期間也少不了扯個閒片兒,鬥幾句嘴,不說不吵不熱鬧,權當是人生一樂吧!


晚上是最放鬆美好的時光,我們四個人輪流著表演節目,女兒有時唱歌有時跳舞,兒子有時講笑話有時跳太空舞步,媳婦兒嫌自己歌兒唱的不好,大多帶著我跳舞。我本來歌唱的一般,詩朗誦也較差,通過這段時間硬著頭皮的訓練,似乎進步了不少。晚上的時光似乎遛的特別快,往往興致未盡便到了該休息的時間了。我們擠在一張床上,談天說地,夜未央,人無眠,似乎每次都是在媳婦兒的催促中進入夢鄉。生活的一切就這麼簡單平凡,甚至平庸,可正是這種真實卻給人以樸素的快樂!


窗外的柳枝隨風搖曳,室內的蘭花正吐露芬芳,時光在憂樂中悄然前行,希望每個人都能走出黑暗的幽谷,健步邁向光明!春天正款款而來,悠揚的歌聲趁著溫柔的陽光將遍佈四方!


作品欣賞

張春曉 篆書雲影松濤七言聯


張春曉 篆書無事有福五言聯


張春曉 隸書晏殊《浣溪沙》


張春曉 草書盡交常作八言聯


張春曉 草書身比心同十一言聯



張春曉 草書劉叉詩一首


張春曉 行草書韓非子《智子疑鄰》


張春曉 隸書愛情詩句選抄


張春曉 隸書《關雎》詩句


張春曉 行書獨斗方


張春曉 隸書平安


張春曉

字行之,別署大安堂主。現居北京。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研究員

中國書協考級培訓中心高級講師

北京798國際藝術交流中心藝術總監

央視書畫頻道《一日一書》欄目講師

《中國書畫》雜誌社書畫院副秘書長

濟南大學客座教授

今日鑑藏美術館藝術顧問


薦稿:zhanyuwhcm@sina.cn

主編✎佔宇

市場總監✎閆國強

——今日鑑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