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早佳梨早果丰产栽培技术,掌握好这几点,可提高种植效益

山东省枣庄市是我国梨重要产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栽培面积一度达到3466h㎡,其中仅山亭区栽培的传统品种鹅梨(俗称满山滚)栽培面积就有2667h㎡,年产量59800t,产品畅销大江南北,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梨新品种不断出现,原有老品种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栽培规模逐渐萎缩。介绍了西洋梨新品种“早佳”的品种特点和早果丰产栽培配套技术。使用豆梨砧木两年生嫁接苗按照2m×4m株行距建园,采用起垄栽培、地膜覆盖、科学施肥、细长纺锤形整形、花期摘心、疏花疏果、采果后断根施肥等技术措施,栽后第三年开始结果,平均株产1.17kg,栽后第四年平均株产6.11kg,栽后第五年平均株产18.36kg,栽后第六年平均株产29.51kg。自1995年起,安广池等先后引入翠冠、西子绿、冀蜜等梨品种试栽,并对当地梨资源进行了调查。

现将其早果丰产栽培配套技术总结如下,以期为该品种的种植栽培提供借鉴。

1 品种特点

1.1 植物学特性

幼树树姿较直立,成龄树较开张。主干灰白色,多年生枝灰褐色,一年生枝红褐色。叶片绿色,长6.8cm,宽4.2cm,叶片微卷,先端急尖,叶尖长0.7cm,基部楔形,叶缘锯齿状,叶柄长3.6cm,叶柄基部有时有托叶,托叶长0.6cm。顶芽较大,圆锥形,腋芽较小而尖。花序为伞房花序,每个花序有花5~7朵,边花先行开放,坐果率高。花瓣白色,每朵花有雌蕊5枚,雄蕊10~20枚,花药红色。

1.2 果实主要经济性状

果实形状为短葫芦形,果个中等,横径×纵径为5.1~6.2cm×6.7~9.2cm,单果重65~183g。幼果绿色,阳面果肩部着片状暗红色晕,成熟果实黄绿色,果点小但明显,无果锈,果柄粗而短,长1.7cm。果肉白色,肉质较细,初采时质地硬脆,甘甜可口,较一般西洋梨适口,经7~10d后熟果肉变软,汁液丰富,香气浓郁,风味香甜,品质上等。果心较小,可食率86.68%。含可溶性固形物15.8%,总酸1.42g/kg,总糖9.96g/100g,维生素C含量32.9mg/100g。较耐贮运,货架期5~7d,0~5℃条件下贮藏50d仍能保持原有风味。

1.3 生长结果特性

树势较强,树冠中等,8年生树冠幅2.5m×3.5m,萌芽率高,一般为65%~80%,成枝中等,剪口下平均抽生长枝2~3个,背上易萌生直立旺枝,成龄树一年生枝条长达1.72m,发育枝节间长3.1cm。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幼树以腋花芽结果为主

。花序坐果率90%以上,花朵坐果率30%~50%,平均每个花序坐果2~3个。易成花,早果性强,丰产稳产,栽后第二年始花,第三年开始结果,平均株产1.17kg,折合1462.5kg/h㎡,栽后第四年,平均株产6.11kg,折合7637.5kg/h㎡,栽后第五年,平均株产18.36kg,折合22950kg/h㎡,栽后第六年,平均株产29.51kg,折合36887.5kg/h㎡。

1.4 物候期:在山东省枣庄市,“早佳”梨3月初花芽膨大,4月上旬开花,6月中旬成熟,12月上旬落叶。

1.5 抗逆性:“早佳”梨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耐旱性较强,在有机质含量极低的瘠薄砂石山地建园,生长表现正常。抗寒性强。抗病性一般,生长势较弱时易罹患轮纹病和腐烂病。在目前西洋梨缺乏优良本砧的情况下,国内嫁接西洋梨一般仍采用杜梨或豆梨作为砧木。相比之下,杜梨的种子更容易获得,因此国内的西洋梨嫁接苗一般采用杜梨作为砧木。但我们在试验中发现使用杜梨作为早佳梨的砧木更容易罹患梨轮纹病和腐烂病,而使用豆梨作为早佳梨的砧木,则能显著提高树体的抗涝性和对梨轮纹病、腐烂病的抗性。

2 栽培配套技术

2.1 建园技术

2.1.1 园地选择:采用豆梨作为砧木的早佳梨根系发达,在土壤中分布深,水平分布亦广,适宜在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条件好、土壤通透性好的园地建园。过于粘重或易积水的地段需要改良土壤和起垄抬田后才能建园。

2.1.2 整地:确定建园地段后,于秋末冬初进行全面深耕,耕深≥30cm。耕后晒垡,减少在土壤中越冬的有害生物基数。翌年2月下旬土壤解冻后耙平备用。

2.1.3 株行距:早佳梨树势较旺,树体较大,早果丰产园宜采用宽行窄株栽培模式建园。根据多年栽培经验,选用细长纺锤形树形适宜的株行距为2m×4m,平均栽植密度为1250株/h㎡。

2.1.4 起垄

为有效调控幼树长势,促进早期产量的形成,早佳梨新建园必须进行起垄栽培,以便集中施用肥水,确保肥水均分布在根系吸收的有效范围内,提高肥水利用效率。栽植垄的标准为,垄高40cm,垄底面宽2m,垄上面宽1.5m。起垄前按照4m行距确定栽植点,在栽植行首尾两个栽植点之间拉线,以此线为中心向外各扩展1m,形成宽2m的垄底,按照15t/h㎡生物菌肥、375kg/h㎡硫酸钾复合肥、1500kg/h㎡过磷酸钙的标准,将肥料均匀撒施在垄底。将垄底两侧各1m宽的行间土壤挖深20cm并翻入垄底,覆盖所施肥料,即完成起垄。

2.1.5 苗木选择

“早佳”梨对轮纹病的抗性一般,因此,建园时要注意选择豆梨砧木的早佳梨苗,苗木规格为:苗高≥1.5m,嫁接口以上5cm处苗干直径≥1.2cm,根系发达、完整,苗干芽体饱满、健康,整株苗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栽植前将苗木根系完全浸入清水,浸泡10h左右,使其充分吸水,提高栽植成活率。

2.1.6 栽植

秋冬季和春季均适宜早佳梨的栽植。10月底至12月中旬是早佳梨最佳栽植时期,此时栽植的梨苗根系得到有效修复,新根大量发生,能够有效减少缓苗期,有利于翌年春季迅速恢复生长。但由于栽植时间过早,苗木抗性差,容易发生冻害和丢失,要注意防寒和防盗。为便于果园管理,一般在2月底至3月下旬栽植。栽植前在垄面中央按照株距挖直径和深度均为20~30cm的树穴,栽植时直接将经过清水浸泡的树苗放入树穴,保持根系舒展,埋土深度以埋至树苗根颈部原土痕以上5cm为宜。定植后在垄面两侧各修整一条高于垄面5~10cm的拦水堰,明水浇灌,浇透沉实。水分完全渗入土壤后垄面铺设黑色地膜保湿增温,促进根系愈合和生长。同时,亦可防止杂草滋生,提高新建园抗旱能力。

2.1.7 栽后管理

定植后立即进行定干,干高120cm。萌芽后及时抹除苗干地面以上60cm以内的萌芽,上部萌芽全部保留,在苗干边插上一根高2.5m左右的细竹竿,将顶端萌生的直立旺枝绑缚在竹竿上作为主干延长枝,使其保持直立状态。其下萌生的枝条,待其长至20cm左右时仅保留基部5cm重短截,消除其顶端生长势,促进主干延长枝快速生长和细长纺锤形树形的形成。幼树萌芽期间,注意防治金龟子等害虫啃食幼芽。

6月上旬开始浇施氮磷钾大量元素含量均衡的水溶性肥料,增大树体生长量,总浓度≤0.3%,间隔10~15d浇施一次,每株浇施2kg左右。9月20日后停止浇施肥料,间隔7~10d叶面喷施一次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连续喷施3~5遍,促进新生枝木质化,提高树体抗性。新梢停止生长后,对树干上着生的长度在80cm以上的枝条进行拉枝,保持基角逸90毅。10月中旬前后在距离树干40cm处挖3~5个穴施入基肥,株施有机生物菌肥2~3kg,硫酸钾复合肥0.2kg。

2.2 土肥水管理

2.2.1 土壤管理

秋冬季农闲时节捡拾园内破碎的黑色地膜等塑料制品,保持园内土壤清洁。对垄间土壤旋耕20cm左右,提高土壤通透性。翌年2月下旬垄面浇透水后覆盖黑色地膜,促进根系生长发育,保持良好的墒情,提高树体抗旱能力。

2.2.2 肥水管理

1)基肥

施肥时间为采果后一周内,一般在7月上旬。施肥标准为幼树期株施有机生物菌肥3kg,硫酸钾复合肥0.3kg,初果期株施有机生物菌肥5kg,硫酸钾复合肥0.5kg,盛果期株施有机生物菌肥8~10kg,硫酸钾复合肥0.6kg。施肥方法为单侧沟施,在树体一侧枝条外缘下方开挖宽、深各20cm的沟,切断外露的根系,将肥料撒入沟底后覆盖一半的土,灌水后再覆其余的土。翌年同时期再在树体另一侧同法施基肥。

2)追肥

分三个时期进行,第一次在3月份,每10d浇施一次氮磷钾大量元素含量均衡的水溶性肥料,总浓度≤0.3%,共浇施3次,每株浇施2kg左右,第二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每7~10d浇施一次富含钾类和氨基酸类物质的水溶性肥料,总浓度≤0.3%,共浇施3次,第三次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间隔10d浇施一次富含磷钾的水溶肥,共浇2次,用量及浓度同上。

3)叶面喷肥

春季展叶后间隔7~10d喷施一遍0.3%的尿素,补充花期消耗的氮素,连续喷施两次,5月下旬至6月上旬,间隔7~10d喷施一遍富含钾元素及氨基酸的叶面肥,促进果实发育和提高品质,连续喷施两遍,9月下旬秋分以后,间隔7~10d喷施一遍0.3%的磷酸二氢钾,促进新梢发育充实,提高抗逆性,连续喷施2~4遍。

2.3 整形修剪

2.3.1 树体结构

树高3.0m,干高60cm,冠幅1.8~2.0m。主干上均匀着生结果枝组20~30个,其中直径1~3cm大枝13~20个,直径小于1cm的枝条7~10个。中下部枝条长度控制在1cm,上部枝条控制在60~80cm。主干与枝条的夹角逸90°,主干延长枝和侧生枝自然延伸,一般不短截(当枝头过旺时疏除旺枝缓和树势,枝头过弱时回缩复壮),树顶部呈锐角,全树呈细长的纺锤形。

2.3.2 整形过程

第一年进行冬剪。疏除过于密集的双生枝、侧生枝背上的直立强旺枝,病虫枝保留2个芽重回缩,来年促发新枝代替原枝。其余枝条保持水平,基角达不到90°的张度。

第二年对主干延长枝进行绑缚,保持其直立旺长状态,抹除其上萌发的密挤芽和竞争性芽,保持新发侧生枝分布要均匀,枝条长度达到80cm时及时拉枝,保持水平状态,对全树枝条不要短截,保持侧生枝水平延伸,对侧生枝萌发的背上芽及时抹除,已经发育成枝的立即留1~2芽重回缩。修剪关键时期是夏季,重点是通过及时拉枝控制上强,避免因上强导致的下部侧生枝生长发育不良,影响其开花结果。

第三年修剪方法与第二年基本相同。但对高度超过3m的主干要及时落头,严格控制上部强旺枝的生长发育,可通过疏除调整上部旺枝、大枝的数量及分布。第四年及以后,树体结构已经成形,开始进入丰产期。此时的修剪重点是保持上下树势平衡,对基部直径>3cm的侧生枝及时疏除,生长势过弱的侧生枝回缩至后部良好的分枝处,促进枝条的更新复壮。

2.4 花果管理

2.4.1 花期摘心

“早佳”梨萌芽率高,采用细长纺锤形树形易形成背上直立旺枝,故应及时控制背上芽(枝)的发育。同时,该品种节间大,叶片小而稀疏,养分的制造和积累较少,这是影响果实发育的主要障碍。花期摘心能有效增加叶片数量,提高养分制造和积累水平。花朵完全开放时,摘除侧生枝背上新萌发叶芽的顶芽,但要保留2~3片新叶。坐果后再次萌生的背上直立新梢,同法处置。侧生枝延长枝顶芽发育不良,不能正常抽生健壮新梢时,要保留顶芽下第一个背上新梢,待其长至20cm时拉平,以此代替延长枝

2.4.2 疏花疏果

开花盛期进行疏花,每个花序只保留2~3朵先开放的花,疏除中心花及晚开的边花。花后15d左右按照15~20cm一个果的标准进行疏果,过于密集的花序疏掉全部幼果,其余的每个花序只留一个果,畸形果、病虫果、小果、中心果、远离骨干枝的果要优先疏掉,好果、大果、边果、靠近骨干枝的果要优先保留。

2.4.3 采果后断根施肥

“早佳”梨成熟早,采果后正值北方地区的雨季,雨热同季极易造成营养生长旺盛,影响了花芽分化形成。采果后断根能有效控制其过盛的营养生长,促进强大的毛细吸收根的形成。断根的同时施入基肥,能在雨季后期有效补充树体营养,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官的发育。具体方法见2.2.2。

2.5 病虫害防治

“早佳”梨主要病虫害有梨轮纹病、梨木虱、梨二叉蚜等。主要防治方法,一是,冬季及时清园,清除枯枝落叶和其他杂物,保持梨园清洁卫生。二是,铲除梨园越冬有害生物源头,在12月底以前完成清园后和3月上旬萌芽前枝干淋洗式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各一次。三是,开花前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幼果期喷施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艾美乐水分散剂5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液等交替使用,防治各类叶、果病虫害。

3 结语

“早佳”梨在枣庄地区6月中旬成熟,是比较少见的早熟西洋梨资源,其果肉硬脆,品质上等,是难得的不需后熟即可食用的西洋梨品种,后熟后汁液多、香气浓、风味甜、品质更优、早果性、丰产性强,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

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