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現代醫學研究:五味子的功效與作用及毒副作用

五味子( Schi sandra chinensis ( Turcz. ) Baill. ) 為木蘭科五味子屬和南五味子屬植物的泛稱。全世界約有50 種, 主要分佈在東亞地區。在我國五味子屬約有20 種, 南五味子屬有10種, 分佈於西南、華南至東北地區。其中, 有19 種可供藥用, 最具經濟價值的是五味子屬中的五味子( 學名) , 其次為華中五味子。長期以來, 人們根據產地不同, 習憒地把產於東北三省及內蒙古的稱北五味子( 又稱遼五味子) ; 產於南方的稱南五味子; 產於西北地區的稱西五味子。

五味子

北五味子國內外久負盛名, 以其果實肉厚、粒大、有油性、光澤好、藥用成分高、療效顯著而著稱, 優於西五味子和南五味子, 頗受國內外眾商和藥廠青睞。五味子味酸、甘, 性溫。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的功能。用於久嗽虛喘、夢遺滑精、遺尿尿頻、久瀉不止、自汗、盜汗、津傷口渴、短氣脈虛、內熱消渴、心悸失眠等症 。五味子在中醫臨床中應用廣泛, 近年來對五味子化學和藥理的深入研究, 對認識五味子及其成分多方面的藥理作用及臨床傳統應用提供了理論基礎。從五味子有效成分的提取、分離、藥理研究到新藥研發, 必將對五味子藥材的進一步推廣應用開闢新的方向。現將五味子化學成分及藥理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五味子

藥理作用

五味子及其種仁乙醇提取物可明顯降低CCl4 所致動物肝臟損傷引起的谷- 丙轉氨酶升高; 五味子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 有興奮脊髓、提高大腦皮層的調節作用, 還可增強機體對非特異性刺激的防禦能力; 五味子乙醇浸液在體外對綠膿桿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在體內有抗病毒作用 。

對肝臟的作用

五味子能降低轉氨酶, 臨床用於治療慢性肝炎。包天桐 用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和乙炔雌二醇環戊醚引起小鼠肝損傷為模型, 發現五味子醇提物和從五味子中分離出的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醇甲、醇乙、酯甲和酯乙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化學物質引起的血清轉氨酶升高作用。通過對南五味子、北五味子和紅花五味子中分離的18 種化合物對肝臟損傷作用進行了研究, 發現其中的15 種對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的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五味子中的多種成分除能明顯誘導小鼠和大鼠肝微粒體細胞色素P- 450 活性、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外, 還能提高機體對氧自由基損傷的抵抗能力, 並能促進肝臟蛋白質和糖元的生物合成。研究表明, 五味子中的一種成分gomisinA T JN- 101 對Ccl4、半乳糖胺和乳清酸所致小鼠肝損傷模型有保護作用, 並發現其對抗鹼性肝蛋白( BCP) 抗體、抗肝特性蛋白( LSP) 和短小棒狀桿菌苗及脂多糖( LPS) 誘發的3 種新的免疫肝損傷, 在明顯降小鼠血清GPT 和GOT 活性同時, 顯示抑制肝損傷的病理變化。研究表明, 北五味子粗多糖可使肝損傷小鼠升高的SGPT 顯著下降, 可能通過抗氧化作用保護了肝細胞膜, 粗多糖可使Ccl4 肝損傷小鼠肝糖元含量顯著升高, 提高機體的能量貯備, 有利於抵禦外來有害物質對肝臟的損害。此外, 北五味子粗多糖對Ccl4 中毒小鼠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顯著縮短, 也提示其對Ccl4 肝損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五味子

對中樞神經的作用

五味子種仁乙醇提取物不但有中樞抑制作用, 還有抗驚厥作用, 且醇甲作用基本與之相似。藥代動力學研究表明, 醇甲對抗MES、戊四唑、菸鹼及北美黃連鹼的強直性驚厥, 抑制小鼠由電刺激或長期單居引起的激怒行為, 對大鼠迴避性條件反射及二級條件反射有選擇性抑制作用。大劑量使大鼠產生木僵, 該木僵可被腦室注射DA 所對抗。實驗結果表明, 醇甲有廣泛中樞抑制作用, 且有安定藥的特點。

抗衰老作用

第3 期劉繼永等:五味子化學成分及藥理研究研究表明, 用五味子餵養老年大鼠2 個月, 能顯著提高心肌CAMP 含量和CAMP/ CGMP 比值, 降低CAMP 磷酸二酯酶活性。另有實驗表明 , 五味子粉喂飼家兔, 其RNA 和PAS 均顯著增多, 胞漿膜5N 和ATP 酶活性增高, 溶酶體標記酶ANAE 活性偏低, 提示五味子有加強睪丸和卵巢內的RNA 和PAS 合成、改善組織細胞的代謝功能、促進生殖細胞的增生和促進卵巢的排卵作用。 研究表明, 五味子浸出液能延緩小鼠大腦皮質毛細胞基膜增厚, 降低毛細血管月增長率, 改善大腦皮質內的血液供應, 能過小鼠壽命試驗, 給藥組較對照組壽命顯著延長。這說明五味子確有延年益壽的作用。

五味子

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近代研究證明五味子有增強心血管功能的作用。五味子有舒張血管作用, 五味子素及g omisin A、B、C、D、G、H、J、N 等木脂素成分對由PGF20和CaCl2 引起的離體狗腸繫膜動脈收縮具有緩解作用。五味子有增高心肌細胞內核糖核酸的作用, 能提高心肌細胞、心臟小動脈和腎臟小動脈的ATP、5N 和鹼性磷酸酶及心肌細胞線粒體內琥珀酸脫氫酶、葡萄糖- 6- 磷酸酶的活性。上述對動物心血管組織酶的生化研究表明, 五味子有加強和調節心肌細胞和心臟、腎小動脈的能量代謝、改善心肌營養和功能等作用 。

毒副作用

毒理實驗證明, 五味子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五味子脂肪油10~ 15g/ kg 灌喂小鼠,15~ 60min 後出現呼吸困難、運動減少, 1~ 2 日後死亡。小鼠服用其種子揮發油0. 28g/ kg後, 呈抑制狀態, 呼吸困難, 1~ 3h 內死亡。臨床上個別病人服用五味子煎劑後有舌幹、異味、發熱、噁心等不適感。另有報道, 服用五味子糖漿引起過敏反應的病例, 病人出現搔癢、皮膚潮紅、面部和全身出現蕁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