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厦门:税收服务“宅经济” 防疫发展两不误

宅在家里就能同时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2019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催热了一个网络新词“宅经济”。在线买菜、在线教育、在线办公等一大批新业态新模式的“宅经济”拔地而起。厦门市税务局密切关注“宅经济”发展动向,主动跟进提供税收服务,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为战疫中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鲜活动力。

“你负责送菜,我负责送票”

“买菜粗活朴朴来做。”厦门朴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这句营销口号在2020年的春节更加深入厦门人心中。“为了避免聚集,减少交叉感染,这个春节大家几乎都是宅在家里线上买菜。”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主打“30分钟快送”的在线生鲜超市,朴朴凭借其超快配送速度而深受厦门市民青睐。今年1月份,厦门朴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售额逆势大涨,成为战疫中经济发展的一抹亮色。不过,销售额意外大涨也让公司“喜中有忧”。原来订单突然增多了,但公司原有的发票存量不够。“有些客户要发票要的很急,所以我就在微信上向税务部门提了下需求,没想到第一时间就得到了回应。”公司财务负责人说。

疫情防控期间,思明区税务局积极推广“非接触式”办税,运用微信、QQ、税企邮箱等平台,加强政策宣传和税企沟通。在了解到朴朴公司的困难和需求后,思明区税务局第一时间快速响应,通过微信一对一辅导企业线上提交发票增量申请,快速为企业增批了电子普票1万份、万元版专用发票350份,并通过邮寄送达的方式配送到“家”,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我们负责送菜,税务局为我们送票,我们都在为人民服务。”公司笑语的背后是对税务部门提供服务的真诚赞赏。

“你供应菜篮子,我为你减担子”

得益于“宅经济”,食品零售行业在疫情防控期间也表现不俗,成绩亮眼。厦门元初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受疫情影响,市民外出减少,吃喝都在家里,所以对食品的需求增加了许多,但这种需求主要体现在线上消费。”公司财务人员杨湉湉说。

面对疫情防控期间线下实体店“门可罗雀”,市民大多“宅”在家里线上消费的实际,厦门元初食品公司敏锐调整经营模式,在“危”中寻“机”,通过携手美团、饿了么等第三方平台,以及“元初到家”自有微信小程序,打通线上销售渠道,推动“线上下单 线下零接触配送”,实现线上零售业务“开门红”,同期销售额增长55%。公司还成立了线上销售小组,专门服务线上订单,提高效率。

“销售额虽然增长了很多,但公司的成本也增加了不少,好在税收优惠帮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杨湉湉说。原来,受疫情影响,元初食品不仅人工成本、物流成本增加,且为了保障蔬菜等农产品供应,元初与上游供应商协商沟通,加紧采摘、包装和运输,部分商品采购价格因此上涨,但公司在销售时并未涨价,始终坚持生活必需品平价供售。

针对元初食品面临的问题,思明区税务局主动联系企业宣讲蔬菜和鲜活肉蛋产品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提醒企业及时申报享受,1月份共为企业办理增值税减免228.4万元。“解决好生活必需品供应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税务部门,我们要不折不扣落实好相关政策让企业无负担抗击疫情。”厦门市思明区税务局第二税务所所长吴真宝说。

“你在线教学,我在线减税”

“每天在家准时上直播课堂”“和老师在线上交流互动课程重点”成了疫情期间全国大中小学生的新习惯。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也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冲击,一股在线教学的浪潮骤然涌起。

不少教育培训机构“闻风而动”火速扩容线上教育平台,抢得先机,但也有一些教育机构因主打线下实体教学,在此次疫情中“开局失利”。“我们公司主要开设芭蕾舞培训,所以大多是线下实体教学,疫情爆发后大家闭门不出,课程基本都停了。”厦门昕艺程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余小姐说。受疫情影响,该公司2月份收入基本为零。“好在税务局给了我们税收减免,简直太及时了,这对改善我们眼下的不利局面是一个很大的帮助。”余小姐说。

为了助力战“疫”,厦门市税务局专门出台了18条税收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对提供生活服务的纳税人给予收入免税。政策出台后,思明区税务局主动通过后台大数据筛选,摸排可享受优惠的特定行业纳税人,并利用线上平台,点对点宣传辅导政策,帮助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税收优惠。昕艺程教育科技公司就顺利收到了金额超过23万元的减税“红包”。据余小姐介绍,该公司原先也有线上服务系统,但只做一些课后辅导,没有线上课程。如今有了税收优惠这一笔“助力金”,公司决定吸取经验教训,加快在线课程体系的研发步伐,力争今年3月就推出一批在线课程,努力赶上“在线教育”这一趟高速列车,为公司未来发展谋得一席之地。(吴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