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春节亲戚亲不起来,农村“断亲”愈演愈烈,农民:你不来,我不往

过年了,亲戚间来回走动,又成为了一项必做的功课。大家坐在一块拉家常,相互说着一年里的成绩和感悟,会觉得那一刻超级的温馨。一家人或者一群朋友,难得在春节这个阖家团圆的时候聚在一起。

不过,很多人都觉得现在已经找不到当年的那种亲情了,即便在农村,这个人们常说的人情社会中,人们还是很无力地看到拜年的人群一年比一年少,串门的人越来越流于形式,亲情比起过去的一年又淡了许多,你不来,我不往成了一种常态,人们甚至已经习惯了这种每逢过年就“断亲”的循环中。农村到底咋了?难道亲情经过一年的外出务工之后,只剩下互不来往了吗?锄禾园小编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首先,从过去几年状况来看,断亲也并不是突然就不走动了,而是有个过程,渐渐的来往少了,一直到最后才断了亲。这里面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攀比。比如上一次见面,说的不是一起的难得的一些回忆,而更多的是讲到你家买了什么车,你的儿子住在哪个大城市,一年赚多少钱,又或者是我家买了城里的一套多大面积,什么地脚的房展等等。虽然也没什么恶意,但是总让条件差一些的人心里有那么一点不大舒服,如果每次见面都谈这事的话,真的还不如不见了。

其次,原先玩的不错的,重聚在一起之后,发现因为贫富差异拉大,大家已经很难找到共同话题了。现在是市场经济了,农民也都走出过农村,在城市里赚钱各凭本事,也看机遇,通过各自的努力,有的能站住脚跟,有的则是悄然重返农村,经济实力有了高低,接触的圈子和事情也就不同了,再也不是以前那种围着火炉,吃着烧饼,就着老酒天南地北的瞎侃的年代了。

再次,现在通讯的发达,让人们减少了见面的意愿。有些人更愿意在手机和电脑上与人交流,那样不俗套,并且更珍惜各自的时间。现在每个家庭基本都在手机上有“家庭群”,人数多的大家庭,还会有“家族群”,通过群里的沟通,很多情况大家都有了解了,见面沟通的意愿就不强烈了。

最后,还得说起那句老话“穷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锄禾园小编的大爷家哥哥混的风生水起,可一年也不回农村亲戚家走动,只有过年才会因为拜年的原因到亲戚家坐坐,也只是坐坐。过年吃饭时,那些混的好的,家里有事都没过伸手的都坐在上位。混的不好的你干多少活都好像是应该的。所以啊,不走了,爱怎么样怎么样,是多数农民的真实想法。

说到底,现在大家经济独立了,不需要相互帮衬,各吃各的饭,各用各的钱,基本上断了经常往来,亲情往来也就自然淡了!不知道您那有没有“断亲”的情况出现呢?欢迎文末留言,一起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