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王东岳的“感性逻辑”与康德“感性逻辑”

这是理清人类逻辑的第三篇文章


在前文中,我们说过给电脑输入的是0和1这两个数字,但是电脑却能给我们呈现出非常逼真的与人类眼中看到的世界万物的那种景象、还有逼真的电脑游戏画面,而我们只是给电脑输入了0和1,为什么就会呈现出这样的效果?这说明电脑里面有一个不被直观所见的逻辑模型,正是这个黑箱式的逻辑模型的存在,使得我们输入0和1后,就能呈现逼真、现实的电脑画面.

而输入人类眼中的无非是光量子、不同长度的波长;输入人类耳中的是不同频率的声波,那为什么能够呈现出五颜六色、鸟语花香的世界,这说明我们人类大脑中也有一个不被直观认知的感应逻辑形式.

那么人类建造直观表象的逻辑形式是什么?

01

什么是感性逻辑形式?

何谓感性逻辑,就比如人类的感官直观获取外界信息并进行处理成对应的现象,其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本身都自带并对应着一个特有的逻辑模型,当接收到对应的信息就会产生对应的现象.


尽管人类至今没有这个这个逻辑形式究竟是如何运行.


而特有的感应逻辑形式就能够将零散的信息整顿为具体的现象.

以人类为例,通过人类特有的感应逻辑形式的处理,人的视觉可以将400~700毫微米之间的有限光波整顿为直观的可见光,在视网膜上感光为明亮;人的听觉可以对16~20000赫兹范围内的有限机械振动波整顿为便于辨别的声音,而这个将零散化外物输入的信息进行“知”的整顿逻辑,就是感性逻辑.


而对于蝙蝠来说,它是用超声波来获取外界信息,那么它感知到的对象一定是跟人类有很大区别的.

例如在人类的感知形式下,一只蚊子会被处理成蚊子的图像和声音这样的信息被人类感知,而对于蝙蝠来说,那么肯定就不是这样的表象,而蝙蝠自己感知形式下的一种表像,两者对于同一对象的认知、理解一定不一样,但是蚊子这个对象却是客观实际存在并且短时间不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的,唯一不同的是感知主体本身的感性逻辑有很大的不同.

那么广义的来说感性逻辑:

就是任何生物通过自身感觉器官直观获取外界的信息从而得以识辨外物,这其中直接处理外界信息的逻辑,从而使其呈现为方便分辨的表象,都称为感性逻辑,是以直观表象为结局.

而一切的直观从外界获取的信息,都是通过物类的自身感官所获取的,而获取到什么样的信息都是受感性逻辑的直接控制的,以便为自身建构更符合自身生存的认知信息

.

在康德的哲学中,“感性”本身是无法直接将杂多的信息整顿为图像的,而需要独断出一个在感性、知性之间的想象力,以此将感性的信息整顿为图像,然后再由广义的知性将其整顿为概念.



而且康德学说中是没有感应属性的说法的,他学说的感性仅仅指的是杂多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必须通过知性来被认知,而不知道所谓的现象是感应属性和可感属性的耦合.

比如说以钠离子为主体,去感知氯离子,那么感应的一瞬间是氯化钠,而不是氯离子的客观呈现,而只是主体与客体的可感属性.


正是如此,后衍分化速率不同的存在才会呈现如今的复杂世界.

尽管在康德学说中是一种自洽的体系,很多例子表面是合理的,但实则却是康德的感性、知性、理性是混乱的,仅仅是逻辑上的自洽,因为那个时代只认为“人”才有知性,没有纵向的演化观,从而对感性逻辑、知性逻辑造成了误解.


重要的是康德认为世界是二元的,要么是现象的、要么是客观本体的.

人类永远无法触及客观本体,因为一旦理性触碰经验之外就会引发二律背反,但是在物演通论的思绪下,世界并不是二元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沟壑是能通过对象的规律去阐述的.


如果你对物演通论有所研究就会知道这种消除沟壑的方式,即便是一种目前未被证明的假设,康德的二元对立在此也就不成立.

02

感应与感性的区别

感应是指生命以前的非生命的分子之间、原子电子之间、粒子之间的感应属性发生的构合反应,感应同时发生,感应之“感”以应为结局,更多强调的是被动仅根据自身属性从而获得满足自身稳定存在的外物,没有“知”,也没有主动行为,但同样是符合某种逻辑的.

比如酸与碱的中和反应、电子与质子的电磁感应,是感与应同时发生,是一体的.

所以说最初的感应是一体的, 正如酸碱中和反应、电磁感应等,感的同时就产生了应,但是随着主体、客体的分化,自然存在从“一”到“多”的发展,后衍的存在因为自身的演化速率的快慢不同和依存条件的繁复化,就会发生自身感应的复杂化和感应对象的繁复化,于是感应过程不可能同时发生,而必须裂化为“感”“知”“应”.

感性生物就是感应分裂后最初的一种“感”“知”“应”生物,他必须先感知到依存对象,有了“知”(指维护生存和繁衍壮大的机制),然后再去应.

比如最初的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膜去感知外物,然后才能获得对应的依存条件,但是这个细胞膜一定是受到规定的,如大小分子的区别、有害无害分子的区别,他只能感受到适合整个单细胞的依存条件,而凡是无法感受到的都是单细胞生物所不能感知到的,这一点和人类身上的体内细胞是一样的,只能感知到对自身有用的大分子外物,其他不适应自身的都是不被感知的,这种“感”本身就有着符合自身生存的感性逻辑.

读者始终要在一个持续分化的背景前提下来理解,否则就容易走偏.

由此我们知道,感性载体通过有着先验感性逻辑的感性结构与客体可感属性耦合后的结果是感性直观表象,是以直观表象为结局,这与感应一体的理化感应是不同的,直观表象并不是在“感”的瞬间就同时实现“应”,而是有一个“感应迟滞”过程,然后才能达成依存,需要主体发生位移等效应才能获取到对应的依存物,那么这个时候更多强调的就是其感性生物的主动性去获得自身所需要的依存条件.

如单细胞生物或者低等生物“感”到食物和摄取食物并不是同时发生的,比如草履虫感知到一个食物,就需要主动移动自身前去捕获,才能实现应,这里就存在着一个时间差,而感应逻辑则无这个时间差.

而且我们还应知道,感性生物只能感受到自身感知局限以内的食物,能感知到什么就能以什么作为自身的依存对象,而感知以外的存在则是无从感知到的.


为了区别感应、感知,我再举一个不是很恰当的理想化例子:

比如一个人面对一个苹果,从感应角度来看,就是人看到苹果就立马吃到了苹果,看和吃是同时的,以此表达感应是同时的;而从感性角度则是,人看到了苹果,但并没有立马吃到,而是有一个主动去应的过程;知性角度则是在香蕉、西瓜、樱桃、苹果中进行选择判断出苹果,再去吃,有了一个判别求断的过程;理性角度就是人类将香蕉、樱桃、西瓜、栗子、菠萝、鸭梨、榴莲等等进行一个整体排序,然后根据自身喜好或者对象含有的营养成分来优先选择吃.


03

感性的特点

感性逻辑是最澄明的。高端逻辑需要低端逻辑的证明,因为衍存过程中随着依存条件的增加,衍存主体相应代偿出感性、知性、理性,每一感知层级的代偿性发生,都是因为前一感知层级无法处理依存条件递增的信息增量.


知性、理性之所以渐次发生,是因为世界体系的复杂化逐渐暴露出了主体自身的矛盾与混乱、以及无法对增加的过多信息进行处理,于是需要知性、理性来针对感性所得的信息予以归类和层层整理.

知性层级是为处理感性不能处理的纷繁而迷乱的依存对象而产生,理性层级是为处理知性不能处理的纷繁而迷乱的依存对象而产生,所以知性、理性的整顿相继加剧了感知的失真,并且层层扭曲,尽管经由知性、理性整顿出的逻辑模型可能更飘摇、更不稳定.


但唯有如此,才能维护感知主体在物演序列下不断递弱的真存,也就是说,越来越失真层级化的“知”正是为了维护越来越弱的作为真存的“在”.


由此可知,感知逻辑的演化尽管能处理更大信息量的对象,但不可避免的是越来越失真,能处理越多的信息,其失真程度就越大,因为人类根性中获取的一切信息要么是为了个体求存、要么是为了整体求存,以此作为最基本的选择基础,并不是为追究主观信息符合客观真理.

于是我们知道,随着演化的继续,我们理性越来越迷乱,反而是底层的感性最稳定、最清晰,所以人类高层级的理性所得的各种理论总需要低层级的感性(直观表象)所得来验证.

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论文发表多年,其时空场弯曲的理论还是需要英国皇家科学院重要的负责人之一爱丁顿在1919年通过当年要出现的全日食的观测来论证,否则人们会永远把他作为一种理论却不敢确认.



这说明人们本能的觉得处在原始逻辑位相上的感性所得即“眼见的事实”或“经验事实”更可靠些,这种潜在的本能就是因为从感知逻辑的演化进程上看,越原始越前衍的认知层级越稳定,越高级越后衍的认知层级越动摇,越高级的后衍认知需要前衍的低端逻辑来证明.

感性相对知性、理性形成的表象更为稳定。随着物演进程中自然存在的结构复杂化,最后衍的人类感应属性不得不代偿出感性、知性、理性这一系列整体的感知结构,这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用以追问自然的感知方式或逻辑工具.


感性、知性、理性依次越来越不稳定、越来越远离本真,这也是我们在逻辑反思中很难说清逻辑本身(即形而上学禁闭内的精神存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原因,也使得既往哲学产生一系列疑难混淆.

因为要说清理性,就必须层层追根溯源说清知性和感性,但说清知性和感性,必须要运用理性,而理性是为了整顿感性、知性而生的,理性远没有知性和感性稳定,而且理性所创造的一切模型都还需要感性的实证.


这就好比,直到很多人现在仍旧更相信“实践出真知”“眼见为实”等直观表象证明,而对理性所创造的纯理论有所保留,因为人类今天科技发展到如此地步,人类无法直观看到原子、分子等,但都是以其为基本前提建立整个科学大厦,但人类仍旧更相信眼见为实,更相信用低端逻辑证明高端逻辑.


就足以证明低端逻辑是更稳定的,尽管低端逻辑不自知.

感性尽管不真,但相对来说最接近本真。说感性直观表象比知性辨析表象和理性模型表象更贴近本真,只因为感性主观处理的层级少于知性和理性;又因为“感性”及其“直观表象”是物演进程中整个感知系统结构化相对前衍的阶段,而知性、理性是以感性逻辑为基础而增益的感知属性,可以说是感性逻辑的顺延、重组和变异.

所以感性一定是相对更稳定、相对靠近本真、相对更真的“知”.


但同时要知道在形而上学的禁闭下,任何感知都非真,这里的真指的是相对扭曲的程度更少,处理的层级更少,所以相比知性、理性,感性是相对来说更贴近本真的,尽管感性不自知,无法进行逻辑反思.

就好比说扁形生物感知到自己的依存对象,那么这种对“对象”的认识一定是相对更真的,因为扁形生物没有知性的判断求别,也没有理性的建构模型,少了这么多扭曲对象的方式,所以一定是相对更贴近本真.


感性逻辑,就是主体感官对感知到的对象形成的如何表象的一种特定方式,使其能够形成主体的认知中的“知”.

但这种逻辑的形成绝不是任何生物一开始就直接拥有的,而是在内外依存条件和自然选择下逐渐形成的,并且能够通过遗传的方式将这种相对最好的感性逻辑进行遗传、或者说还能进行更新,从而使得该物种能够在这种感性逻辑下获得稳定足够的依存条件.

那么通过以上的讲述,我们对感性逻辑就有了深刻的认识,简单理解感性逻辑就是任何主体形成直观表象其背后的逻辑形式,那么从下一篇开始,我们将开始对知性逻辑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