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蔣勁夫們,你們憑什麼被一次次原諒

昨晚,又一則家暴事件刷屏。

而主角,正是一年前才因家暴女友道歉的蔣勁夫。

他的外籍女友在社交平臺控訴,兩人戀愛期間,蔣勁夫有著嚴重的家暴行為。

蔣勁夫的律師目前發表了聲明,否認了家暴,但孰是孰非還沒有定論。

7月剛被媒體拍到同遊迪士尼,戀情曝光,蔣勁夫還對好友宣稱這次是認認真真談戀愛。

可短短几個月,一段感情再次以疑似暴力告終。

1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

蔣勁夫女友爆料,和對方一起生活,如同進了監獄。

控制慾、嫉妒心和暴力,都讓她無法呼吸。

控制慾發作時,他嚴禁女友和其他朋友接觸,外出30分鐘必須要發一長段消息報備。

毀掉她的電腦和銀行卡,試圖徹底斬斷女友與外界的聯繫。

被剪斷的銀行卡和暴力破壞的電腦

連短信長短這種細枝末節都要無限放大。

如果女友發給朋友的短信比自己的長,就避免不了一次情緒發作。

這種生活一直持續到8月底,女友才找到機會,從蔣勁夫身邊逃離。

經過三個月休養,她才從陰霾中走出來。

不止家暴,在女友的爆料中,蔣勁夫面對父母也是一樣的張狂。

一切的發生,像是上次家暴風波的複製粘貼。

去年11月,中浦悠花在Instagram上曬出臉部、身體的淤青照片,曝光蔣勁夫家暴行為。

蔣勁夫也承認了打人事實,向女友道了歉。

文字中滿是“悔恨和羞愧”。

整整一年,同樣的施暴主角,還是同樣的戲碼。

2千萬別相信家暴者的“對不起”

全國婦聯統計,30%的中國已婚婦女曾遭受家暴。

向中國救助組織求助的女性,遭受家暴的時間,最短的是3年,而最長的,已經達到了40年

很多女性,正是在施暴者假模假式的懺悔面前,一次次心軟原諒。

可換回的,只是對方變本加厲的折磨。

剛過去的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

就是這天,博主宇芽發文控訴前男友的家暴行為,引爆熱搜。

“我不想再沉默” / 微博@宇芽YUYAMIKA

施暴者沱沱44歲,離過3次婚。

宇芽曝光自己的經歷後,沱沱的前妻也控訴了他的多次家暴歷史。

他甚至在前妻懷孕時狠踹她的肚子。

第1次家暴,是連續十幾下的掌摑。

之後,沱沱變本加厲,動不動就狠扇宇芽耳光。

第4次家暴,宇芽逃入電梯,被活生生拖拽出來。

而第5次家暴,距離上次只有10天。

每次家暴過後,都是又一段“誠懇”的道歉。

“為了你我什麼都願意幹。”

“我錯了我錯了。”

“為什麼我當初沒有好好愛你……”

可道歉背後,顯然不是真正的反省。

沱沱早就在微博裡寫過:家暴就是男人被逼的,全是女人的下作。

施暴後的懺悔和討好,只是一個慣犯為下一次家暴行便。

他們的殘忍,從不會因對方傷口的癒合而消失。

在一段#我們為什麼留下#的視頻採訪中,Leslie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婚禮前5天,她遭遇了未婚夫的暴力。

理性告訴她,這段婚姻決不能開始。

但在未婚夫“這是最後一次”的道歉求饒下,她的感性戰勝了理性。

遺憾的是,婚後的Leslie很快遭受了第二次暴力。

丈夫的道歉讓Leslie動了惻隱之心,可惜一切並不如她所願 / 《我們為什麼留下》

暴力帶來的殘忍,有時連孩子都不能倖免。

今年4月,一段視頻在網上引發眾怒。

男子家暴妻子,女兒在一旁哀求,得到的卻是一個狠狠的抱摔。

男子事後寫下保證書,但哪怕是白字黑字,又有多大的約束力。

這些只是冰山一角:

在中國,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被家暴;

每年有9.4萬女性因無法忍受家暴自殺。

除了軀體上的傷害,還有很多難以啟齒的“羞辱”。

3你能做的,其實有很多

性暴力、精神暴力和經濟控制。

這些暴力形式,不比肢體傷害給受害者造成的痛苦更少。

女生Beverly為了丈夫辭掉了工作,獨身一人來到他的城市。

然而這沒有獲得丈夫理解,反而成了他施暴的理由。

施暴者通過對家庭收支的控制,摧毀她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

他控制的目的很快達到了,Beverly遭受毆打時,甚至在反思是否是自己做錯了事。

經濟來源的不可控,讓Beverly對自己產生了質疑 / 《我們為什麼留下》

同樣的,家暴通常都伴隨著精神暴力。

不斷對伴侶進行精神折磨,侮辱、謾罵、或者冷暴力,讓受害人產生屈辱、恐懼、無價值感。

這種暴力,卻往往發生在親密關係裡。

比起面對陌生人,人們更容易最親密的人面前,表現出更強的攻擊性。

一則短片解釋了其中緣由:

這些親密的人,在我們的人生中,常常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會為我們提供許多幫助。

於是我們天然地,會相信他們“能解決我生活中的一切問題,能理解我內心所有艱難痛苦”。

開眼Eyepetizer《你會傷害最親近的Ta嗎?》 / The School of Life 人生學校

下意識的依賴,總讓人覺得,“你為我解決這些問題,是理所應當的,哪怕問題遠超你的能力”。

當對方沒有達成自己的期望,矛盾隨之來臨。

另一方面,親人很多時候,都會包容我們的無理取鬧。

比起陌生人,親密關係的愛,是一種無聲的准許,允許我們對他們肆意抱怨。

開眼Eyepetizer《你會傷害最親近的Ta嗎?》 / The School of Life 人生學校

不敢對真正傷害自己的人發火,於是只好遷怒那些會忍讓自己、不會傷害自己的人。

因為無論說了什麼、做了什麼,他們都不會離開我們。

開眼Eyepetizer《你會傷害最親近的Ta嗎?》 / The School of Life 人生學校

面對暴力,隱忍其實就是種默許。

如果伴侶有暴力傾向或施暴行為,你必須抓緊時間行動。

1、事先制定一套應急預案,包括準備正當防衛需要的工具,放在既隱蔽又方便拿到的地方;選擇一條能迅速逃離且安全的路線。

2、及時聯繫可信任的人,同時也儘量提前認識鄰居、清潔人員、保安等,危難時刻,他們或許能憑“臉熟”認出你並提供幫助。

3、當暴力不可避免時,降低傷害。儘可能緩和對方情緒,避免激怒對方,如有必要,給施虐者想要的東西。

4、儘快報案,並儘可能提供更多細節,在24小時內及時就醫,保存好診斷記錄等相關單據,及時記錄相關的傷害或財產損失。

作為朋友和親人,不要想著這種事幫不上忙,其實我們能做的也很多。

1、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認真聆聽他們的遭遇,任何時候不要拿他們的哭訴當成玩笑。

2、不要隨意指導他們應該怎樣做,你需要提供的是直接幫助,及時替他們報警,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主動提供幫助。

3、不要評判、指責,他們此時最需要的是關心和支持。

沒有人天生願意承擔暴力,你的責罵,是對他們的二次傷害,更是對施暴者最大的縱容。

情感世界多得是灰色地帶。

但“家暴”,從來黑白分明無小事。

明星也好,普通人也好,拳頭落下去那一刻,他就註定不該被輕易原諒。

生命短暫,千萬別在爛人、爛事上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