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病毒携带者——蝙蝠

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翼手目是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是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现生物种类共有19科185属961种,除极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岛屿外,分布遍于全世界,在热带和亚热带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间觅食。


自然界中的蝙蝠,其形状与颜色并不美甚至丑陋,但因“蝠”与“福”谐音,因此“有幸”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吉祥的符号。

然而随着对蝙蝠的研究的深入,蝙蝠对于人类并不真的“吉祥”。科学家研究发现,蝙蝠是自然界中携带病毒最多的动物,包括冠状病毒在内,还有破坏力更强的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都来自蝙蝠的传播,科学家从全世界200种蝙蝠身上发现了4100种不同的病毒,其中各种冠状病毒就超过500多种,可以说蝙蝠的身体就是一个可飞行的病毒库,只是蝙蝠为什么会携带如此多的病毒而且自身却不受影响呢?


群居的蝙蝠


科学家发现蝙蝠的这种情况竟然是因为它的飞行有关,由于蝙蝠身体的免疫系统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同时蝙蝠在飞行时会产生较高的体温来杀死病毒,这两种机制平衡了蝙蝠的身体不会受到病毒的侵害,而且蝙蝠的群居特性让它成为病毒携带和传播能力最强的生物之一,研究还发现蝙蝠还具有抑制身体炎症的机制,以保证身体不会出现发高烧的情况,不得不说适者生存的原理才让蝙蝠的身体出现这些奇怪的特征。

虽然冠状病毒具有很强的致命性,但蝙蝠天生“迟钝”的免疫系统让这种病毒不会在身体里产生反应,在经过数万年的繁衍迭代以后,蝙蝠的身体对抗病毒的反应减弱,反而让它能够生存下来。

不过蝙蝠的生活在阴暗偏远地区,且为夜间活动,并不会与人类直接进行接触,而一般情况下,人类也几乎不食用蝙蝠,因此,蝙蝠不会直接将病毒传染给人类,而是通过接触像果子狸、蛇、竹鼠之类的其它动物间接传播病毒,2003年的SARS病毒就是通过果子狸传播的,一般在接触这些动物的过程中并且不会进行专门的消毒,这些本身只存在于动物身上的病毒才会感染到人类身体中。而导致此次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与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相似性达到96%,但也极大可能是由武汉海鲜市场的蛇、鸡、穿山甲等动物传染给人类的。

因此,要预防这些新型病毒,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护野生动物,管住嘴,不要随意食用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