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藏于大英博物馆的清代绘画珍品

笔者在大英博物馆参观了一个月。大英博物馆所藏精品级的书画大约有两百多幅。笔者认为所藏的中国古代早期绘画虽不及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佛利尔美术馆、波士顿博物馆和日本的大阪市立美术馆等,在欧洲博物馆中应该属最好。学者余辉在《紫禁城》杂志发表 《英伦读画录之五求实辩》,文章中有如下考证。

笔者向大英博物馆馆长麦嘎瑞葛先生(右侧坐者)报告,站立者(左)为该馆东方部策展人白珍女士,站立者(右

“指头生活”本是清代指画家马芳题在画上的戏言。也许是西方博物馆对中国指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颇感兴趣,他们比较注意收集这类古画,值得研究。

清 李谷斋 《山水花鸟图》册内页 (八开中的四开) 纸本墨笔淡设色(指笔并用) 纵23.5厘米 横28.8厘米

大英博物馆藏的指画来自两个地区的画家,其一是东北高其佩的圈子,其二是江浙文人的圈子。来自东北高其佩圈子里的画家除了高氏本人之外还有其外甥李世倬、瑛宝等人,他们都与满族有一定的关系,大多活动于上层。

清 李谷斋 《山水花鸟图》册内页 (八开中的四开) 纸本墨笔淡设色(指笔并用) 纵23.5厘米 横28.8厘米

清 李谷斋 《山水花鸟图》册内页 (八开中的四开) 纸本墨笔淡设色(指笔并用) 纵23.5厘米 横28.8厘米

高其佩(1660~1734年)堪称是东北地区乃至北方指画的开拓者,铁岭(今属辽宁)人,隶籍汉军,官至刑部侍郎。其馆藏的高其佩《指头画人物图》轴、十开本《指头杂画图》册(纸本水墨,纵36.7厘米、横33.1厘米)画分别画仙翁、仙女、钓叟、牧童、船夫、花蝶等,笔法粗劲而灵动。

清 李谷斋 《山水花鸟图》册外观

清 李谷斋 《山水花鸟图》册内页 (八开中的四开) 纸本墨笔淡设色(指笔并用) 纵23.5厘米 横28.8厘米

李世倬(?~1170年),字天章等,号谷斋等,奉天(今辽宁沈阳)人,隶籍汉军正黄旗,官至政通司右通政。该馆的八开本《李谷斋山水花鸟册》(纸本墨笔淡设色,各纵23.5厘米、横28.8厘米)可谓其精品之一,题签为溥松窗(1913~1991年)书于乙丑年(1985年)。该册系笔、指并用,墨、色相融,意趣盎然,如以工笔画鸟、指甲补杂草。他的表现手法较其舅父高其佩要细腻纤巧得多。

清 瑛宝 《鹰图》轴 纸本水墨指画

瑛宝,姓拜都氏,字梦禅,号闲庵,满洲正白旗人,大学士永贵长子,与刘墉为文友,他深受汉族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的影响,辞官隐居,山水师法倪瓒,指画山水、花鸟、果品,自称高其佩后一人而已。此话未必大言,大英博物馆所藏瑛宝的指画《鹰图》轴(纸本水墨)足可以证实,该图款署:“乙丑六月(1805年)指头画青伯昂大兄教。瑛宝。”钤印“瑛宝之印”(白文)、“钝生”(朱文)。伯昂是姚元之(1773~1852年)的字,嘉庆十年进士,也就是瑛宝作此图之年,这是瑛宝赠给姚元之的指画。

清 刘乃大 《柏石图》轴 纸本淡墨 指笔并用

江浙指画家的官职多在中下层,大概是没有宗师的缘故,他们的画风不拘一格,更加多样化,大英博物馆有刘乃大、马芳、陈政等人的佳作。

刘乃大,字有容。山阳(今江苏淮安楚州区)人,雍正年间(1723~1735年)以诸生保举为四川郫县知县,后迁成都知府。他长于山水,从他的《柏石图》轴(纸本淡墨)来看,其指画最大的特性是能用枯淡之墨,与毛笔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指画画得如此精细,实不多见。

清 马芳 《山水人物图》轴 纸本淡墨指画

相比之下,马芳的《指画山水人物图》轴(纸本淡墨)则显得十分遒劲,其字不群,江苏如皋人,画史记载仅此而已。在其题签上有一段佚名者的题语,说他是雍正年间的画家,曾“遍游名胜,画盖大进,竹坨论其山水且园(高其佩)尤不及之。”从卷轴的伤况来看,大概是一位民国士绅的手迹,文中所言及的竹坨应为某个人的字或号,字号为竹坨者有多人,尚不知其人。

清 陈政 《观澥图》卷(局部) 纸本水墨指画

陈政,字香山,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工山水,白描人物,有唐宋遗法,曾写径寸《西湖图》五十二幅进呈。该馆藏他的《观澥图》卷(纸本水墨)粗头乱服,如急风暴雨横扫而过,幅上款书:“丁巳端阳兰陵陈政以指头画于古陵州官舍。”陵州今(四川仁寿县),看来,陈政乃前清一官人。清代丁巳年有4个,1677、1737、1797和1857年,根据其绘画风格看,该“丁巳”大概系17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