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队伍建设」乐都区公安局大力实施暖心惠警工程奏响和谐警营“四部曲”

近年来,乐都区公安局始终坚持“ 政治建警、素质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 ”的治警之策,紧紧围绕“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把构建和谐警营作为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按照“四部曲”的思路大力实施暖心惠警工程,推进和谐警营建设,切实解决民警的所想、所思、所盼,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民警队伍活力,营造了心齐、气顺、劲足、风正的良好氛围,以警营内部的和谐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

一、坚持政治建警,铸魂凝心有高度。局党委始终把民警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置于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注重思想引领,铸造忠诚警魂,确保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一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持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迎接十九大,忠诚保平安”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民警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凝聚警心,用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激励斗志。二是强化宗旨意识培养。组织开展“队伍建设年”活动、“纪律作风转变年”和“法治建设年”活动、“ 四查四看”、“正风肃纪,强规守纪”、“忠诚担当、规范执法;严守纪律、敬业奉献”队伍建设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民警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忠实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三是强化党建工作引领。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民警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以党建带队建,以党建促工作。四是强化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标准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提拔任用领导干部。针对民警年龄结构偏大、职级待遇普遍较低的客观实际,将16名优秀中青年民警调整到领导岗位,连续解决了一大批民警的政治待遇。五是强化选典型树标杆。培育了“全区五个十佳先进个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优秀民警家属”、“最美村警”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同时定期举办表彰奖励、新警入警、民警退休等活动,切实增强广大民警的政治荣誉感、组织归属感和职业自豪感。‍

二、坚持素质强警,实战训练有力度。坚持向训练要战斗力、向素质要警力,以落实“三个必训”(领导干部、专业警种和一线民警必须开展实战练兵)和“五个必考”(局领导、中层领导、配枪民警、晋升民警、新警上岗必须培训考试考核)为抓手,采取跟班培训、师徒培训、专题培训和离岗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推进全员实战练兵。一是强化实战技能培训。围绕当前基层一线民警在警务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聚焦能力短板开展实战训练,以基层一线执法办案民警为重点对象,深入推进枪支警械等警用装备使用常态化训练,强化擒拿格斗、防身自卫、体能训练等警体和执法能力提升培训,进一步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升广大民警执法执勤的实战能力和水平。二是强化业务知识培训。以“一专多能”为目标设置业务培训内容,规定民警除学精本职、本岗位知识技能外,必须再掌握两门以上相关岗位业务,并围绕提升信息化实战能力,设置了计算机、信息网络知识及警综平台、移动警务平台、行政办公平台等方面培训。三是强化执法素质培训。实行法律要求与实战应用相结合的执法培训模式,将公安机关常用法律法规作为入警训练、晋升训练、专业训练、发展训练的重要内容,贯彻“以审判为中心”理念,加强对基层一线民警现场执法的经常性培训,不断提升广大民警的执法素养和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四是强化前沿热点培训。在教育培训工作中,设置创新社会管理、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群体性事件应对、突发事件的新闻处置和媒体沟通、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创新型电子政务与信息化深度应用等诸多前沿热点知识培训,受到了民警的普遍欢迎。近两年来,先后举办了警务实战技能培训班、执法规范化建设培训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培训班、辅警人员岗前培训班、基层一线领导干部培训班、刑侦民警业务能力培训班、“强技能、突实战”岗位大练兵活动30余次,参训民警达8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动态化条件下的警务实战综合能力。‍

三、坚持从严治警,打造铁军有硬度。 把纪律摆在首要位置,层层传导压力,抓早抓小、动辄则咎,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吃拿卡要、刑讯逼供等违法乱纪行为,实现了连续五年无民警违法违纪行为发生,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一是严格落实“两个责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监督考核办法》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探索建立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使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落到实处,旗帜鲜明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二是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要求,队伍管理从枪、酒、车、赌、权、财、色、利、法等方面着手,实现“三个延伸”:即延伸到8小时之外、延伸到家庭社会关系、延伸到执法办案各个环节。三是严格落实“警示教育”。采取正面典型与反面案例相结合、日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促进、摆放警示卡、签订承诺书等方式,组织民警集中授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到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开会座谈交流和撰写心得体会,开展“学党章守党纪”竞答赛、“增强党性、严守纪律、廉洁从警”专题教育等活动,教育民警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坚定不移反“四风”。四是严格落实“纪律条令”。强化底线思维,突出惩戒震慑,严格执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三项纪律》、《公安机关内部监督管理规定》等铁纪警规,持续开展纪律作风大整顿活动,切实强化对违规违纪民警的查处力度,使“整风肃纪、令行禁止”观念深入警心。

四、坚持从优待警,暖警惠警有温度。坚持政治上关心民警、精神上鼓励民警、工作上爱护民警、生活上体恤民警,积极构建和谐警营、快乐警营,不断增强民警的职业认同感、事业成就感和生活幸福感。一是深入实施“惠警工程”。根据《关于执行人民警察执勤岗位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执行人民警察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发放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积极协调人事部门,及时将调整的人民警察法定工作之外加班补贴及岗位津贴全部发放到位。同时,确保各种政策规定的福利待遇、加班补助按时按月足额发放。二是深入实施“暖警工程”。积极与区委、区政府沟通协调,为各警种辅警、村警购置了必备的服装和执法执勤装备,为250名辅警每人逐年发放了1500元取暖费,为368名村警购置了冬、夏季执勤服和防护装备;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提高辅警人员工资待遇,自2018年元月起,辅警每人每月增资450元,有效激发了辅警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省公安厅党委的亲切关怀下,累计选派本局年龄偏大、患病民警以及长期超负荷工作的12名民警积极参加健康休整班和疗养;先后投资30余万元为高庙、汉庄派出所接通天然气,安装了天然气锅炉,其余派出所全额保障冬季取暖用煤,切实解决了派出所取暖难的问题;建立了民警食堂分级保障机制,各派出所食堂全面落实省公安厅给予派出所每名民警100元伙食补助的基础上,局党委另行对每名辅警补助100元,各派出所食堂的炊事员工资每月补助1500元,巡警大队民警在机关食堂全部免费就餐,让民警、辅警、村警在单位上班真真切切感受到家的温暖。三是深入实施 “健康工程”。结合省公安厅出台的十条爱警暖警措施,进一步完善落实民警年休假、健康体检等制度,为民警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大病医疗救助保险,在对每名民警缴纳职工医疗互助保障金的基础上,组织全局民警、辅警分年度进行健康体检,为民警诊疗急、难、重、危疾病提供方便,帮助民警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减轻后顾之忧;认真开展抚恤优待工作,落实民警重大事项祝贺慰问制度,凡民警生病住院、因公负伤以及直系亲属去世,政工部门和单位领导均开展看望和慰问,为民警送去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同时,建立健全了单位和民警立功受奖送喜报、民警生日送祝福、民警大病救治开通绿色通道等暖警惠警通道。四是深入实施“团圆工程”。针对新警多、住房困难等情况,与城建局协调联系后,为新录用民警争取了7套公租房,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2018年度为解决民警、辅警住房困难问题,经局党委不懈努力,向区委、区政府申请了200套98平方米的廉租房,各项资料已上报至乐都区房产局,现正在审核阶段。同时,局党委积极出面协调相关部门,为两地分居的夫妻、父母、子女调动工作创造条件,近几年共圆了 5对“牛郎织女”、3个家庭父母子女的亲人团聚梦,进一步焕发了民警工作热情。五是深入实施“走访工程”。将大走访活动作为加强队伍建设的主脉,作为增强民警幸福感的有效途径,按照“层级化、全覆盖”的大走访要求,“一把手”专访困难民警家庭和重点问题民警家庭,党委班子其他成员根据任务分工,走访分管警种20%民警家庭,警种、部门负责人走访所在警种和部门80%民警家庭,确保对全局166名民警家庭进行全方位走访,对民警家属予以看望和慰问。通过开展零距离温馨走访、心贴心亲切交流,切实掌握民警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所怨,了解民警思想上的困惑、心理压力来源、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工作上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民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着力营造领导对民警家庭体贴关心、民警家庭对单位和民警工作支持理解的和谐氛围。六是深入实施“维权工程”。积极探索建立民警依法履职免责制度,把维护民警正当执法权益作为从优待警、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出台了《维护民警执法权益法律援助中心工作暂行规定》等四项维权工作制度,专门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维护民警执法权益委员会,对发生的阻碍执法、暴力袭警的,随发生随研究、果断处理,2018年以来,查处妨碍民警执行公务案件4起,落实了民警维权慰问金标准,向受侵害民警及辅警发放慰问金共计6000余元,竭尽全力为民警依法履行职责撑腰打气,切实维护了民警的执法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