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风筝》《年华》《无问西东》中的宿命论 你读懂了几分?

你只有执著,才能放下执著;

你只有放下对幸福的执著,才能享受终生的幸福。

谨以此文想给珍贵的你

1《风筝》

《风筝》中的郑耀先,一生悲苦,

放不下的执念,就是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他一生爱过三个女人,除了第一个女人是共产党,另外两个女人都是国民党特务。

同志程真儿,单纯美丽,却惨死在自己距离一百公尺的地方。

风情万种的林桃,为了保护自己先毁容后自杀。

他最终想厮守终生的韩冰,却是个国民党特务——影子。

影子在自己距离三尺的地方喝下了毒酒离他而去。

风筝——郑耀先临死前最后一个愿望——想在天安门广场看一次升国旗仪式。

看完仪式的当天下午,他就与世长辞。

就郑耀先而言,他的一生悲情而痛苦,

没有家庭,没有自己的生活,完全没有自我。

在国民党内,他遭人妒忌,同时还多次遭受共产党谋杀,

好不容易解放了,身份又得不到认可,同样遭受各种刁难,

文革期间,他继续遭受各种煎熬。

身体的苦痛也许算不了什么。

对于郑耀先而言,

第一痛苦在于,一向以兄弟义气立身的郑耀先,必须坚持党交给他的任务,要亲手杀了自己曾经在国民党时期的好兄弟赵简之、宋孝安以及宫庶;

第二痛苦在于,必须坚持党交给他的任务,找到影子——韩冰。结局是风筝成全了影子,让其自杀。

第三痛苦在于,自己的亲生女儿,却不认他这个父亲,远离他而去。

人生的痛苦莫过于于此。

郑耀先心中永远有自己的坚守,

他以此为终极目标,

其余的干扰都要舍弃,都要放下,都要以终极目标为牺牲。

2《芳华》

《芳华》中的刘峰和何小萍,

都经历了无数冤屈和生活的挫折,

他们看透了人生?

也许未必,只是在当下,

他们选择了一种平淡的生活。

放弃了对所谓幸福的执著,

所以在电影结尾处,作者和同学聚会时,看到很多同学都神情异样,而唯有他们两个言语不多,却很平静。

这种平静是对生活的满足,

满足即幸福。

幸福则因为他们对其他人所谓的幸福不去执著和强行去讨好。

3《无问西东》

《无问西东》反应了几代人的痛苦、选择和纠结;

他们每个人的选择都没有对错,但是这种对错会在未来做出定义。

那个对爱执着的女人,最终选择用跳井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一生;

那个遭受冤屈的女人,最终选择用微笑来回答所有人对她作为“婊子,勾引男人”宣判的抗争。

那个自私支边的男人,最终选择用自己的生命去诠释他的勇敢、无畏。

那个富家子弟的公子哥,最终选择用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方式来解答国家大义。

那个富可敌国的富太太,最终选择用一碗莲子汤来鼓励那些为国鞠躬尽瘁的义士。

每个时代的人们,都有那个时代所带来的痛苦和选择,

我们只有跟着心去选择,那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价值。

对于青春,我们有太多的额麻木!

坚持,就是最好的报答。

你总说谁谁谁对你不好,那么你给他对你好的真实的力量了吗?

变,才是永恒的

从心回答

来,我养着你!

先去做,别想得太多

还有善良

尾声

放下一切对欲望的执著,你才能从迷雾中寻找到自我。

那种自我,渺小而伟大,

当你真正看透了人生,认知了自我。

就会放下对世俗的一切野心,

让生活平静下来,

幸福,自然就会将你团团包围。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对以后的人好吧!

这句话深得人心。

对以后的人好吧!我答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