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廊坊:单位食堂新冠肺炎防控指引(试行)




单位食堂新冠肺炎防控指引(试行)


为做好机关企事业、学校、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单位食堂的疫情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指引。


工作要求

(一)基本要求:做好口罩、体温测量仪、清洗液、消毒剂等疫情防控物资储备。

(二)从业人员要求:必须持有效的健康证方可上岗。应经过岗前防控知识培训,掌握一定防护技能。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员工及时安全就近到发热门诊就诊。

(三)设备设施要求:营业前应对供水、洗消等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对就餐、操作间等场所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使用集中空调系统的,应按照《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南》合理使用并保证安全。


防控措施

(一)食堂管理

1.食堂门不应设置垂帘,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2. 对进餐厅人员要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方可进入。

3. 在就餐场所、卫生间出入口处设置洗手设施,张贴正确的洗手指引,指导就餐人员餐前餐后洗手。

4. 生熟食品、荤素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操作间的清洁区与污染区要分开。食品烧熟煮透后食用。

5. 严格落实食品采购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严禁宰杀、采购、加工活禽或野生动物。

6. 餐后应对食品处理区、就餐场所、门把手、桌椅等进行全面彻底清洁消毒。开门窗通风,保持良好通风条件。

7. 每种菜肴应按规定要求留样,并做好相应记录。

8. 使用后的餐饮具、公用器具应全面清洗和消毒,保洁到位。


(二) 从业人员管理

1. 每天每餐上岗前都要测量一次体温,严禁发热、咳嗽、咽部不适等症状的员工上岗。

2. 工作时应穿戴卫生洁净的工作服、工作帽,保持个人卫生,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在食品操作前及操作过程中,用流动水和皂液等采用六步洗手法洗手,手部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

3. 除工作需要外,应少去公共场所或人员密集场所。避免接触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病死禽畜。


(三) 就餐人员管理

1.

进入食堂时先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并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2. 避免集中就餐,提倡分散式、错时式就餐,员工应自带餐具打包回家或回办公室就餐,尽量减少就餐人员在食堂停留和相互接触的时间。避免面对面就餐,避免边说话边就餐,避免扎堆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