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高血压,心脏肥厚了怎样选药?

我们前面说了,高血压不好好降压治疗,血压高着高着,心脏就出问题了,心室的心肌就肥厚了。当然还会出现其他靶器官损害,这次单说心脏( , )。

那高血压引起心室(心肌)肥厚怎样治疗(逆转)呢?

当然首先是降压达标(降压达标,降压达标)

因为血压高是原因,首先得把血压降下来。高血压合并了左心室肥厚,更要抓紧降压治疗。

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治疗上,降血压是最基础、最首要的治疗。降压可以逆转左心室肥厚,可以降低心血管病风险,所以说“降压才是硬道理”。

血压降到多少?最好能降到130/80mmHg以下

在降压治疗这个意义上,选哪种降压药都可以,因为首要任务是降血压( )。

然后呢?有条件的话,我们可以在降压药的选择再做做文章。因为降压药在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上还是有差别的。

根据现有的研究,五大类降压药中逆转左心室肥厚作用最强的是“沙坦”类,左心室肥厚可以下降13%;钙拮抗剂,下降11%;“普利”类下降10%,利尿剂8%;“洛尔”类(β受体阻滞剂)最低,只有6%。

这是因为不同药物在逆转左心室肥厚时的作用机制不同。根据高血压发生左心室肥厚的机制,我们身体里有一个系统起着重要作用,这个系统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这个系统既对高血压的发生起作用,也对高血压过程中发生左心室肥厚起作用( ),而“普利”类和“沙坦”类的药物正是阻断这个系统的,所以对左室肥厚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抑制作用。

所以,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时,降压药可以这样选择:

首先推荐 “沙坦”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普利”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药物。

在“普利”类药物中,经过临床研究可以干预左心室肥厚的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卡托普利是短效药,现在用的比较少了。

早先认为“普利”类的药物抑制左心室肥厚会比较好,但后来经过研究,发现“普利”类药物并没有比其他降压药如“地平”类的钙拮抗剂特别优越,而且有一部分病人会出现干咳等副作用,也影响药物的使用。但是“普利”类药物应用早,应用人群广泛,对心功能有保护作用,药物价格也相对便宜。

“沙坦”类药物,逆转左心室肥厚的效果比其他四大类药物更好

,这是已经得到研究证实的。在“沙坦”类药物中,氯沙坦钾经过大规模的循证医学研究证实,不仅可以逆转左心室肥厚、而且可以改善预后(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心血管死亡)的药物。除此以外,还可以减少发生房颤(心房颤动)的风险,降低新发糖尿病的风险。而且这种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一部分是在降压效果之外的。也就是说,各类药物都降压,降得水平也差不多,而“沙坦”类药物逆转左心室肥厚最好。所以,在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治疗中,各国都推荐使用“沙坦”类药物

其他降压药物中,β受体阻滞剂在逆转左心室肥厚方面作用显得差一些,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早先应用于高血压研究的β受体阻滞剂多是用阿替洛尔(氨酰心安),这种药物在降压、逆转左心室肥厚以及对心功能的保护方面都比较差(与药物本身的性质有关)。现在常用的是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比索洛尔(康忻、博苏)等,这些药物在降压和心脏保护方面都是明显优于阿替洛尔的,只是有关逆转左心室肥厚作用的研究还少一些,不那么充分。

钙拮抗剂降压很好,逆转左心室肥厚方面不如“沙坦”类那么突出。利尿剂也是如此。

所以,鉴于各种研究结果,在左心室肥厚的降压药选择中,首选“沙坦”类、“普利”类药物;根据血压水平和降压治疗需要,合用β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钙拮抗剂、小剂量利尿剂等,达到降压达标,抑制、逆转左心室肥厚的目的。

话说回来,发生了左心室肥厚再来治疗,即使药物有效也还是晚了些,再说药物治疗也没有百分百的疗效。所以,发现高血压后及时降压治疗,降压治疗达标才是根本。

#清风计划# #心脏英雄# #真相来了# @头条健康 @头条真相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