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他将小镇变成影视王国,打造出千亿市值企业,为梦想投资300亿

20多年之前,浙江横店还是一片贫瘠的小镇。除了一条街道,四处是荒山野岭,人均可耕作面积少得可怜,如果赶上大灾荒,还得拖家带口去要饭。而现在,这里已经是一个影视王国,无数电影电视剧在这里拍摄。现在的横店集团市值千亿,有多家上市公司,年收入达700亿。这一切要归功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农民,40岁才开始创业,却先后创立了700多家企业,用了40多年的时间,硬生生把一片荒芜的小镇折腾成了“东方好莱坞”。他就是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

一、乡镇企业

1935年,徐文荣出生在浙江东阳,直到3岁那年,全家人决定南迁横店,徐文荣的整个童年基本是在穷苦和自卑中度过的。60年代初期,当过游商,卖过报纸,倒腾过小买卖的徐文荣知道在山区土地贫瘠,种玉米缺肥料。

徐文荣从浙江一路跑到上海,挨家挨户的收马桶砂,臭烘烘的,一般没人愿意干这种工作,他可不管,干了没多久,徐文荣就收集了1500多斤马桶砂,最后不仅换回了1000多斤玉米,还赚了1200元。但徐文荣并未将这些钱全部占为己有,而是拿了一部分分给了村里一些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徐文荣在乡亲们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慢慢的也被推举成为了大队的党支部书记。

横店本是个桑蚕之乡,为了给乡亲们谋条出路,1975年,40岁的徐文荣就此决定开办缫丝厂。没想到缫丝厂一下子就火了,投产当年就赚了7.6万,第三年30万。尝到甜头后的徐文荣一口气办了轻纺厂、针织厂、木雕厂、五金厂等10多家厂子。到了1984年11月,徐文荣在众多产业的基础上成立了横店工业公司。在徐文荣的带领下,横店集团不断扩大,横店也从一个荒山秃岭的小镇,变成了80年代著名的“世界磁都”和“江南药谷”。

二、文化旅游

当初,徐文荣刚一提出要在横店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就被浇了两盆冷水。一位当地官员告诉他,横店无名山无名川,且无天(机场)无地(火车站),搞文化旅游不靠谱,还是安心做工业吧。而另一位资深业内人士也劝徐文荣,地图上都找不到横店,还是别异想天开了。

不信邪的徐文荣,又犯了倔劲儿:没有景,我不能无中生有?没有路,我不能另寻优势?他根据横店山水和文化特点,先后在横店造了五村六馆一陵园。但由于当时旅游需求不旺,且横店的确交通不便,回头客极少。横店文化旅游,看似走进了死胡同。转机出现在1995年12月14日。当时,谢晋导演因拍摄迎接香港回归的历史巨片《鸦片战争》,正在东阳卢宅选景。同行的浙江当地官员建议谢晋“去横店看看”。

一见面,徐文荣才知道,谢晋正在寻找一处能够体现19世纪南粤广州街景的所在,却一直未果。可参观完横店,谢晋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取景地。徐文荣思考片刻,提出了方案:谢导,我们出钱,建一条广州街,行不行?工期可以赶在3个月之内。谢晋喜出望外,双方一拍即合。

表态不易,做起来更难。工期紧,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160多栋大小建筑,只有3个月,徐文荣于是派出130多支建筑队同时开工,数千人日夜奋战;要求高,街面石板要用旧石板,徐文荣派出专人从外地高价购入。1996年8月8日,《鸦片战争》在横店如期开机,谢晋导演十分高兴,专邀徐文荣与他一起,观看第一场戏的拍摄。

三、影视王国

《鸦片战争》的巨大成功,极大提升了横店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剧组走了,但横店通往影视文化的大门却打开了:胡玫带着《雍正王朝》来了、陈凯歌带着《荆轲刺秦王》来了、张艺谋带着《英雄》来了。与此同时,秦王宫景区、香港街、清明上河图、明清宫苑……横店影视城涵盖的场景越来越丰富,规模也越来越大。

1999年,横店影视城更出人意料地宣布对国内外剧组免收场租费,来此拍摄取景的摄制组再次掀起高潮。据统计,截至2017年,有近2155个中外影视作品在横店拍摄,横店累计接待游客近两亿人次。在他退休时,面积相当于1410个足球场的横店影视城已成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

2015年,已届八旬的徐文荣耗资300亿完成了圆明园等比例复建,再次为横店创造了3.5万个工作岗位。徐文荣和他的横店影视城,也因为大幅削减了影视创作投资,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而被广为称道。曾有人说,“没有横店,中国电影至少倒退10年。”但回顾过往,徐文荣总是评价自己“永远是穷人,本质还是一个农民”,但就是这样一位“穷人”和“农民”,引领横店创造了裨益当地数代人的产业。

和很多浙商一样,徐文荣白手起家,靠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过人的胆识,他创造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改变了一个山区小镇的命运。更为难得的是,他并没有执着于个人财富的积累,心里念的是家乡人民的致富。“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对他来说并不是一句空话。

关于徐文荣的故事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感谢阅读。

我是实体经济守望者,欢迎关注,一起讨论更多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