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被移出恒指成分股对联想影响到底有多大?

近期遭恶意做空连续下跌的联想,最终还是在恒生指数最新的一次成分股调整中被移出局——这在资本市场本是一则根本就不起眼的小新闻,却被一些科技媒体当成大新闻炒得异常火热,甚至还有人乘机制造“联想的天塌下来了”的舆论假象,可问题是,被移出恒指成分股对联想的影响真的那么大吗?客观地说,此举最多只会让联想面子上过不去,对联想的实际经营和业务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熟悉恒生指数编制规则的投资者应该清楚,恒生指数成分股一共只有50只,而入选的标准,主要在于标的股对于香港市场的重要性——这里面,标的股日均成交额、活跃度、以及流通市值大小都是其中的重要决定因素。这50只成分股里,利润丰厚的金融、地产,以及躺着挣钱的垄断型内地央企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并包办了大多数席位,因此恒生指数留给那些充分市场竞争行业企业的席位本来就相当有限,联想在这些市值动辄上万亿或大几千亿的巨无霸面前,并不占优势,被移出恒指成分股阵营本来就十分正常。

同时,恒生指数成分股每个季度都会进行一次调整,每次调整都可能会有部分股票被调进或调出,这一个例行性的事件,每个季度都会发生,实在算不上什么大新闻。而且,这样的调整,也根本不可能影响到被调整的公司的实际经营,这跟股价的涨跌不会影响相关公司的营收和利润是一个道理。

既然如此,为什么市场上还有那么多媒体非要拿联想被踢除恒生指数这事大做文章甚至无限放大其影响呢?

目前来看,媒体和公众普遍把矛头对向了联想最近几年利润下滑导致股价下跌,最终被移出恒生指数成分股阵营。但显然,市场可能忽略了这样一个现实——与巅峰时期相比联想业绩是有所下滑,但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联想似乎已经挺过了最困难的时刻,其去年三季度营收和利润双双大幅增长,呈现出重返巅峰的势头;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联想未来希望所在的战略转型方向上,其创新业务和产品呈现出喜人的增长势头,从Mirage AR头盔的市场反馈就可以窥探联想创新产品线火爆的冰山一角:短短几个月的时间,Mirage AR头显就实现了高达7000万美元的营收,远超预期。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向创新业务转型对于联想而言,虽然充满希望,但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联想这样一个年营收高达400多亿美元的重型航母而言,指望它能够像一个年营收只有4亿美元的快艇一样在短时间内完成调头动作,这并不现实。因此,联想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船大调头慢。联想想要完成这样的调头,需要时间,但问题是,很多媒体和公众似乎并没有这样的耐心,这也是为什么联想这次恒指风波被炒得这么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如果大家把目光提高到更高的行业维度来看,就不难发现,联想当前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都是这个行业的通病,并不是某一家企业所独有。如今惠普和戴尔同样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而且他们也都意识到PC行业已遇瓶颈都在寻求转型,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很难说他们的处境就比联想好,更难说他们的转型就比联想成功!

回到恒生指数问题。早在2006年,联想也曾被移出过恒生指数,但随着联想业务的高速推进,恒生指数公司于2013年再度将联想纳入恒指成分股阵营。如今联想第二次被恒生指数移出局后,未来是否会再度重返恒指成分股大家庭?

从联想目前的战略转型进度和创新业务推进速度来看,很有可能,当持续增长的创新业务在联想的业务体系中上升到一定比例时,这个时机自然就成熟了——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转型中的联想,更需要的是鼓励和包容,而不是一味唱空与起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