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教师资格证40分简答题记忆口诀!(中学篇)

购买前可以先私信咨询万娘娘相关课程详情。寒假期间特别推出课程优惠活动,欢迎【私信】老师了解课程,抢先获得优惠名额

万娘娘精品课程推荐

中学必读世界名著朗读精选

世界经典童话朗读精选

英文原版朗读:15篇成长必读经典

零基础英语朗读精选

简单慢速英语口语

跟Wanderer读英文经典

英语单词500个:领读课!

陪你读完英文世界名著

暴虐中学英语100句(必考句型)

暴虐高中英语100句(必考句型)

3小时,构建你的写作体系

人生必读的十首诗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 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决定教育发展水平

记忆口诀:水蝌蚪方结龟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制约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

记忆口诀:两再一新促生产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记忆口诀:体内性质两权一目的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记忆口诀:人鱼公主促政治

(1)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4)完成年青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记忆口诀:严规范塑个性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

记忆口诀:三人一社会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中学课程

1. 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

含义: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作用: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评价课程的基础。

2. 简述课程内容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课程内容的设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个层次。

(1)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

(2)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评价课程的基础

(3)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中学教学

1. 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记忆口诀:双基+德、智、体、美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4)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 

素质。

2.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记忆口诀:舰长传教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 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布置、检查课外作业。

(4)课外辅导。

(5)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简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记忆口诀:慕容芳气购泰语书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结构合理。

(5)语言艺术。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

含义: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要求:

记忆口诀:小猪动手毒死农民

(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简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

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贯彻要求:

记忆口诀:小联在乡下训练运用能力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简述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统一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贯彻要求:

(1)确保教学的科学性。

(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3)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和录像。

(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简述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形象地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3)要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4)防止直观的不当和滥用。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记忆口诀:大养人,教主导,学集体;限独立,少动手,难个别,缺灵活

(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2)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①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②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动手机会少,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创造

能力和实践能力。 

③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中学生学习心理

1. 简述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材料。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简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记忆口诀:几份饭多多结合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2)合理分配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简述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记忆口诀:材料意义+新旧知识+心向

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知识观

①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2)建构主义学生观

①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②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3)建构主义学习观

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③学习的情境性。

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记忆口诀:创情境、控水平、妥奖惩、善归因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记忆口诀:需要立志,自我归因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简述学习策略的类型。

可将学习策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即信息加工的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第二类是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即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第三类是资源管理策略,是指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环境和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

中学生发展心理

1.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将人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年龄是 0 ~ 2 岁, 在这个阶段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

年龄是 2 ~ 7 岁, 此阶段的特征有: 万物有灵论;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思维具有

不可逆性、 刻板性; 没有守恒概念等。

(3)具体运算阶段。

年龄是 7 ~ 11 岁,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

事物支持, 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 理解原则和规则, 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 不敢改

变; 思维具有可逆性。

(4)形式运算阶段。

年龄是 11 ~ 16 岁, 此阶段能够根据逻辑推理、 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能

够理解符号意义、 隐喻和直喻, 能作一定的概括;思维具有可逆性、 补偿性和灵活性。

2. 简述最近发展区的含义及其教育意义。

(1)最近发展区的含义: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意义: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

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特别提出:“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3. 简述埃里克森社会化发展理论。

(1)婴儿期(0 ~ 1.5 岁):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2)儿童早期(1.5 ~ 3 岁):自主感对羞怯与怀疑。

(3)学前期(3 ~ 6、7 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4)学龄期( 6 ~ 12 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5)青年期(12 ~ 18 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18 ~ 30 岁):亲密感对孤独感。

(7)成年中期(30 ~ 60 岁):繁殖感对停滞感。

(8)成年晚期(60 岁以后):完善感对绝望。

中学生心理辅导

1. 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中学德育

1. 简述品德的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

行为。

(1)道德认知:道德认知亦称道德观念。 道德认知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

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它与道德认知一起,是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或抑制不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2. 简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价值辨析。

3. 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10 岁以下):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相对功利道德定向 

阶段。

(2)习俗水平(10 ~ 20 岁):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20 岁以后):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也称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4.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5. 简述知行统一原则的贯彻要求。

记忆口诀:强道德、加实践、持统一、律自己

(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6. 简述疏导原则的贯彻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7. 简述中学德育的途径。

记忆口诀:一教二班三活

(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活动。 

(4)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5)班会、校会、周会、晨会。 

(6)班主任工作。 

8. 简述如何运用榜样示范法。

(1)选好学习的榜样。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我们应根据时代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指导他们选择好学习的榜样,获得前进的明确方向和巨大动力。

(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要使榜样能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推动他们前进,就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榜样。

(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要及时地把学生的情感、冲动引导到行动上来,把敬慕之情转化为道德行为和习惯,逐步巩固、加深这种情感。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1. 简述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教育。

记忆口诀:恒心才发光

(1)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4)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5)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2.简述福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教师在不同

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如何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上。

(2)关注情境阶段

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3)关注学生阶段

在此阶段教师将更多地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3. 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记忆口诀:看别人,看自己,多练习,多反思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教师资格证笔试干货

教师资格证30分简答题记忆口诀!(小学篇)

官宣:即日起在粉笔0.01元领教师资格证!

综合素质想考过,这6个知识点不能忘!

想拿到法律法规16分,你至少要记住这15条!

这两个模板背下来!材料分析28分到手!

这4个理论,年年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