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移风易俗」梁家庄村:改善陋习,从一包小小的“人情烟”开始

“白事大操大办必须叫停,发香烟、殡期长的形式要转变。红事不能搞攀比,好烟好酒好菜一上桌,一年粮食全白种。”11月22日,在西火镇梁家庄村委会内,村委主任刘鹏正在向在场的村“两委”成员传达学习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意见》。


杜绝攀比“摆阔气”

让崇俭节约“接地气”

让文明新风深入民心

“以前村里谁家办丧事,都要请来八音会,光这项花费就在3000元左右。街坊邻居来帮忙要发烟,一人一包;摆席的话,要请十几桌,一场下来要花5万余元,对平常农村家庭负担很重。”梁家庄村民牛聚水这样说。

牛聚水的无奈,是梁家庄村很多村民的心声。梁家庄村位于上党区东南山区,全村有2000多人。以该村办红白事发香烟为例,这原本表达着主人对前来帮忙的村民的一种感谢。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场婚礼,香烟用量少则二三十条,多则以箱计数。办场白事,香烟的开销也不小。

村民牛聚水说,我们这边以往办丧事的时候,每个人早上要发一包烟,下午要发一包,有时候晚上也要发一包。平常每场丧事都要发三十条烟。贵的不用说,便宜的一包十块钱,也要近三千块钱。如果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发一包二十多块钱的,数量多,钱又多。

另外一位村民说,发香烟还不光是花钱的问题,现在批量购买香烟根本买不到,特别是办事的时候常用的几种香烟,为了买到烟需要花费很大的周折,有的找熟人、托朋友,想尽一切办法买烟,这给我们普通群众造成了很大难题。移风易俗开展后,我们村民特别支持这项工作。

小小的一包“人情烟”,是梁家庄村以及大部分农村以往办红白事中铺张浪费的生动写照。为了推进移风易俗落地,梁家庄村多次组织党员干部走进村民家中,挨家挨户做宣传工作,全村大部分村民自愿签订了《移风易俗承诺书》。在这份《承诺书》中,细化规定事项,严格约定“婚庆事宜倡新办、丧葬礼俗倡简办、其他喜庆倡不办”,不断使新风深入人心。

村委主任刘鹏介绍,移风易俗开展后,村里风气不断改善。为了加强监督,梁家庄村已完善“一约四会”建设,有效地管好移风易俗各项工作,理事会按照“丧事简办”的原则,用音箱代替八音会,孝服用黑纱和白花代替,以前繁琐的礼节也都精简了。以前,吊唁者中午吃饭都坐酒席,吃十大碗,现在改吃大锅饭,一人一碗菜;不准发整包香烟,散烟放在托盘上,谁吸谁拿;白酒不超过15元。以前花费几万元的葬礼,现在几千元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