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吴小平:警惕潜伏的中金所重新崛起

你们这些股票俗人。

你们忘了你们曾经最好的基友中金所了吧。

你们只关心是不是大小风格切换中。

你们只关心扎克伯克是不是真的捐出了450亿美元的股票。

你们只是关心万科是不是还能有一个涨停。

你们只是关心“波音大飞机”对2016的十大金股预测是什么。

你们一定是忘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了。

这交易所,如同被遗忘在火星上的植物学家。

你们以为他死了。

不,这位植物学家还在坚持用同事们遗留的粪便,繁殖着土豆,维持着生存。

这位宇航员的信念极其坚定。

他还得忍受899个火星的太阳日,等待战神5号再次降临,接他回家。

中金所全体同仁的信念更加深刻。

他们一定会活着下去,一定会活到国务院放松期货交易控制的那一天。

这是中国曾经最挣钱的交易所。

绝对的最高利润率,绝对的垄断,绝对的辉煌,单品种最高交易量曾达到4万亿人民币。

从8月26日到9月2日,中金所3次更新政策,自残3次。

如周星驰要求吴孟达灭火一般,最后一次,中金所差点真的被烧焦、踩烂。

不断折腾单日开仓量、持仓保证金和开平仓手续费。

只是为了一个想象中的歌莉娅巨人搏斗。

终于,交易量搞到只有原来的百分之几。

终于,大部分衍生产品分析员考虑回家去种土豆。

中金所终于打垮了所有策略。

市场中性阿尔法,统计套利或量化CTA。

怎么形容这种自残的行为呢?

犹如奶牛给草地上喷洒了100吨敌敌畏。

终于,中国股民淡忘了中金所,反正大多数人的记忆只有7天。

波音大飞机可没有,本公众号既观察热点,也观察冷点。谈下CME吧。

C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国的一家衍生品交易所,一家上市公司。

和中金所完全一个买卖,完全一个行业。

CME最新的运营利润率高达60%。

在整个标普500只股票里,仅次于维萨信用卡和吉列德医药。

除了会挣钱,人家公关还会来事儿。

其CEO写给美国总统女候选人的阿谀邮件被全部揭发,不过似乎也没什么事儿。

CME的生存基本策略就是:猛干兼并。

他买了CBT、NYMEX,后来一鼓作气把KCBT也买了(最后一个好像是什么堪萨斯市场委员会,当然您也不用太关心这些缩写的全称是啥)。

于是,CME成为美国几乎唯一的期货期权交易中心。

想要交易美国金融衍生品? 别无分号哦。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股票交易所却越来越分散。

最有名的,当然是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两家,不过,现在超过40家股票交易所、黑池和银行自营中心。

啥叫黑池?

就是某家大行(比如高盛吧)办的小规模交易所,让股票大宗交易默默的执行,不露痕迹。

您能想象江西南昌也有个全国性股票交易所吗?您能想象青海西宁也有个中小板市场吗?

差不多就是这意思。

CME买啊买,冲啊冲,见神杀神,见佛杀佛。

因为他底气太足,几百位大爷的国会,愣是不敢管他。

这里有个原因:CME控制着自己的清算中心(the exchange controls its own clearing house)。

这树立一栋高墙,让其他任何交易所也无法处理CME的交易。

而这一平时无甚惊奇的特点,竟然在07年开始的大型金融灾难中惊人地帮助了CME。

雷曼兄弟倒下时,全美国冻结了,而CME的流畅交易巩固了大型投资银行的结算头寸。

这下正想动手反垄断的司法部一堆律师不敢说话了。

这下正想调研的财政部一批官僚也无语了。

你敢说人家?人家的清算中心是模范啊,稳定金融要靠CME啊。

国会中原先准备剥夺CME垄断权力的个别资深议员也不闭嘴不语了。

结果,高盛、摩根等几个大投行有点看不下去了。

他们一咬耳朵,决定成立一个交易所ELX,希望能迫使CME让出交易清算权力,产生更多竞争。

卧槽立马炸了。CME那个迎头痛击啊,带着一帮律师冲进华盛顿,从经济手段到政治手段,对着高盛火力全开。

从炮弹到洲际导弹,这下打得最牛逼的几个投行一点脾气没有。2011年,ELX彻底歇菜。

左看右看无敌手,这下CME可以放开收费了。

过去三年,他已提价两次。明年一月,CME已宣布,将再次提高交易收费。

提价好啊。大飞机去看了看CME的年报。

过去12个月,CME收取了34亿美元的交易费,同比增长13%。

这可是经济缓慢增长的资本主义终极大国:美国。

13%的增长,太TM健康而美丽了。

你没法儿弄。

这就是最大的垄断,衍生产品的全球最核心。

其实CME就是中金所。

一样垄断,一样牛逼,一样曾经不可一世。

过去几年,中金所那简直就是印钞机,印刷钞票的效率,比央行印钞机还稳定。

因为,全国所有期货会员每天往里送钱。

因为垄断和有钱,中金所还能通过补贴,控制会员的情绪。

让你亏损就亏损,让你盈利就盈利,奥妙就是佣金返还。

期货公司那个没脾气啊。

您能找谁说理去?全国经此一家中金所,别无分号。

期货公司员工那个穷啊,每到年底倍思亲。

看着券商员工的奖金几百万,信托的几百万,基金上百万,期货只有几万,几十万。

想想垄断是挺有意思,一种绝对的经济封锁。

崔健唱过,我们曾经全是垄断下的蛋。

不过,CME也遭受了和中金所一样的大规模指责。没有管好交易、会员,

偶发的交易失控,给社会带来巨大损失。

2010年,“闪电崩溃”危机,一个来自伦敦的交易员搞的。

37岁的Sarao,通过股指期货,一举把道指搞垮了1000点。

2011年,“曼氏金融”危机,一个衍生品及期货经纪商搞的。

一个美国国债一级承销商竟然毫无征兆的倒台,连累客户几十亿美元。

当然,还有其他几档子事儿,搞得CME鸡飞狗跳。

全国的调查记者、群诉律师、有政治野心的检察官都恨不能从这个著名的垄断者身上沾点便宜。

CME的监管上级是CFTC,也和CME对薄公堂,指控CME泄漏交易机密。

美国政治体制是挺有意思。您能想象中国证监会和中信证券在北京第二中级法院打一场见刀见血的官司吗?

好了,不多说CME了。

说下本号对中金所的观察和感受吧。

这是一家绝对的垄断金融交易所。

日子好的时候,决定着全国金融衍生品的命运。从IH到300,从中证到国债。

如果放任其继续垄断,则中国很快会迎来一个CME。

有谁喜欢垄断,除了垄断者本身?

现在的中金所,被股灾打垮了,被国务院差点关门了。

但他只是默默潜伏。

他在舔舐伤口,观察形势。

而且,很可能仍在不断陈情上级,希望早日放开交易量限制。

呵呵,想起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新三板。

想起上交所的战板(战略新兴板)。想起上海股交所的科板(科技创新板)。

哪一个不是想和深交所的创业板分羹?

就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国多层级资本市场的发展啊!

再过几个月,也许中金所就会重新起立。

全国衍生品分析员们,全国所有对冲基金经理们,就会重新上岗。

届时,大家难道只是欢呼一声:又可以大规模做空了吗?

难道,我们每一个人,不应该思考更多更深一点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