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练字的十六个“病笔”

练字最容易犯的16个“病笔”,有一个你就要警惕了

违背运笔规律,写出有毛病的笔画,称之为“病笔”,亦称“败笔”。病笔直接影响到字的形象美。

柴担,两头重中间轻。

整个笔画有较大的弯势,这种病笔大都表现在横画。因此,用笔时不要大力下压,根据结体需要略作弯势时,适可而为,收笔顿笔回锋,注意法度。

垂尾,裹过小脚的老太太。

若笔力向下,倒垂滑出,则会造成“垂尾”病。当毛笔在驻笔趁势踢出时,转捻下按的动作不能过大,在顿按提锋过程中,上边保持平直,下边裹锋上提,笔力要到位,保持捺脚的造型美。

钉头,宛如一颗钉子,头大身子小。

一般系指力失控,随心所欲而致。这种情形应尽力避免。

发丝,软弱无力。

在点画繁多的结体中,容易出现此病。其点画过于纤细,柔如发丝,运笔只提不按,缺乏力度与变化。

蜂腰,对力道的控制不够导致。

此病笔出现在弯钩、竖画及横画等笔画中。两头浑圆粗大,而中间细柔,像蜂腰式。常常是起笔和收笔下按过重,不注意中锋运行,造成中间和两头比例失调而导致。

柳叶,笔画似柳叶形状

跟整个字结合得好就不是病了,结合不好就是病。临习时,要入帖,在出帖创作时,点画要更刚劲遒丽,形质优美。

尖棱,点画呈尖角锐棱,张牙舞爪。

落笔过于露锋,失去了点画圆润含蓄的遒丽特点。要记住“逆入回出”的道理,可方圆兼备,但不能有“尖棱病”。

牛头,像牛头状。

笔头墨水过多,造成涨墨过甚。或是笔锋转驻过重,下按之力太大,而出锋太快,提锋太疾所致。书写时,笔头濡墨不宜过多,下按之力根据字的大小适可而止,笔锋逆入回返时速度略快于提锋出笔。

扫帚,形似扫帚。

点画收笔时,散锋过多,无回锋之状,而散乱的出锋像扫帚一样,故而得名。如果经过藏锋回出,笔锋送到末端,提锋收笔。仍不能改变“扫帚”之状时,建议改换毛笔。

脱肩,笔断意断。

字形字貌上严重失真,系缺乏读帖与缺乏临帖所致。对结体的形质缺乏认识,故在书写时必须认真读帖,懂得布白,掌握间架组合技巧,避免这样的病笔。

十一

折木,笔画收笔处犹似折断的木头。

收笔时没有作回锋处理,只是轻提飘扫而书。故书写时,要耐得住气,心思泰然,笔笔送到。

十二

竹节,点画似竹节状。

下笔逆入方位不够正确,笔锋转驻时生硬,而中间运行过于上提,收笔应提锋时却下按,使点画失态。“竹节”在大多数楷书中系病笔,但在某些魏碑法帖中,有所应用。

十三

锯齿,多为一边光滑,一边带齿状。

锯齿病笔一般是使用偏锋不当而致,以撇画者居多。

十四

耸肩,故作姿态,过于高扬。

书写时不能自然过渡,失去比例,不能达到协调与一致。

十五

鹤膝,转折处力道不足。

点画线条细柔,而转折、驻笔处浑圆突出。起笔或收笔时,转折或横钩时,惯性不能过大,不能有太多的圆转与下按之力,驻笔、顿笔时笔锋动作不能过大。

十六

鼠尾,似老鼠的尾巴。

毛笔在运行时有提无按,不得撇画用笔要领所致。书写撇画应用笔沉着,向下的按力均匀,笔锋送到顶端,由粗向细的过渡要缓慢自然,中锋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