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百姓问政|培训机构随意出入部分校园甚至登台宣讲 学生如听广告

5月31日,洛阳市教育局会走进《百姓问政》的直播现场,接受问政嘉宾和民评代表的提问,本期问政的主题是“教育资源当均衡”。

近日,家住涧西区的李先生向记者反映:五十九中、十九中特别乱,就像个菜市场,每周四下午,机构就排着队在班级门口等着进去讲,一进去那就是两个多小时,就是听广告一样这种感觉。

这种现象是否存在?记者对我市的二十二中、五十九中、十九中等几所中学进行了暗访。

同学们在暗访中说到,经常看到有培训机构进学校发宣传单,艺考培训的较多,有时候开家长会,培训机构就会给家长发宣传页,课桌上放的也很多,学校和班主任一般也不管。

据了解,平日里,这些中学都是校门紧闭,进门都有严格的登记制度,可是培训机构却能在校园里自由出入,还能进教室,上讲台,不禁让人心生疑惑,究竟是谁给了这些教培机构自由进出的权利呢?暗访时,几位高三学生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原来,和老师“有关系”,跟老师说一声就可进入,但是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培训机构竟然付给学生钱,让学生在校园里发宣传单,并拍照为证。

校园本应是最纯净的地方,是远离社会的一方净土,孩子们的中心任务就是学习,然而,这方净土竟然也被一些艺考机构盯上了,成了他们大把吸金的沃土。这些机构一般都会打着包过的名义收取高昂学费,不少学生和家长遭遇欺诈行为,苦不堪言。

问政嘉宾杨盘根

问:这种培训机构进校园的情况,咱们教育局对这种现象知情吗?

洛阳市教育局副局长贾长河

答:这个培训机构作为教育的补充,经过教育部门的批准是可以设立的,但是培训机构进校园过滥的进行宣传,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影片上的内容,我们感到震惊。培训机构不应该进到校园进行非法宣传:一是我们在校园设立有门岗;二是由校长负责式。我们通过调查,如果这些学校确实存在非法进入学校宣传的现象,对有以利益为导向允许或怂恿校外机构到学校进行非法宣传的我们将给与严厉制裁。

问政嘉宾李博

问:我们洛阳市有多少家培训机构是有资质的,有多少家是没有资质的?我们对没有资质的这种机构是如何监管?我们有没有一个能够接受家长或者社会监督的投诉电话,我们接到多少这样的电话?

贾长河:目前,我们据初步排查现在的培训机构为1100余家,但是真正的有资质的经过教育部门批准的不足800家,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一以上,存在非法违规办理。下一步,我们按照教育部的四部委和咱们河南省四个厅局意见,我们最近在起草我们洛阳市治理培训机构的方案。

问政嘉宾赵莹

问:这种现象在全国也很普遍,在这种现象肆虐的情况下,咱们有没有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杜绝这个现象,能够防微杜渐的不让它发生?

贾长河: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安排在5月底之前,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这个排查以县区为单位进行排查,排查哪些是有资质的,哪些是非法的培训机构。

赵莹:针对培训机构进校园,对校内的治理有没有措施?

洛阳市教育局副局长韩经权

韩经权答:校外培训机构进到校园这个现象肯定是要得到严肃处理,校外培训机构肆虐的主要原因是对学生和家长的一些合理的诉求、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问题。

有两个现象:第一种就是涉及到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就是学校放学比较早,家长还没有下班,所以这样就造成了一个时间差,客观上,家长需求一个孩子学习的地方,所以这个也是校外附近很多辅导班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一个艺考的问题,这里面有一个我们学校里面艺术课的老师不充分的问题。

下一步,教育部已经出台了延时服务的相关文件,我们也正在研究这个问题,随着延时服务的开始之后,这个问题会得到一定的缓解,同时在教师配置方面,加强艺术课方面的老师,包括其他小的学科,现在高中这个问题存在的还是比较多。

洛阳市教育局局长黄晓玲

黄晓玲最后总结道:首先社会上的辅导机构,是多部门审批,属地管理,行业牵头,这一次明确是教育部牵头,民政、工商、人社一同执行,谁审批,谁管理,谁监管。

在这次四部委发布文件之前,每年教育部门牵头,都对一些违规不打条件的培训机构予以取缔,而且分县区在媒体上,给与年审合格的培训机构公示。

第二,还需要加强对学校的管理,短片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认领,的的确确这几个学校的管理是有问题的。之后,我们成立专人专办,对片子上所涉及到的学校进行调查,是局属的学校,成立专门的工作组,核实情况,分清责任,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示。如果是区属或其他部门管理的学校,分级负责,我们督办,督导到位,对于师德建设,我们要加强管理。

截止节目播出时,洛阳市教育局的网络投票结果如下:

节目最后,经现场90名民评代表投票,洛阳市教育局满意率为57.8%,基本满意率为14.4%,不满意的占27.8%。

下期《百姓问政》(6月7日)栏目,将邀请洛阳市国土资源局到直播现场,与问政嘉宾和民评代表进行话题讨论。网址为网址为http://www.lytv.com.cn/wz/,网民可选择“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对参与问政的单位进行投票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