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目標-反省

目標是你想通過時間的積累做成一件事情,那麼在這個時間段內,你的目標就一定必須和你的當下聯繫起來,然後再去慢慢的時刻的調整你的目標,這樣才可能實現。否則你所定的目標只是你自己的一種空想而已,永遠的不能實現。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講,目標不能是一個具體的事物或者一個具體的數字,而應該是一個範圍,只要處於這個範圍,你的目標就是正確的。超出這個範圍,你就必須要去調整,所以具體來講,一個目標是一個方向,只要你朝著這個方向去做,那就是正確的,不用懷疑的,而一旦你定為一個死死的事物或者數字,最終你不會實現那個目標;接上一條。當你將自己的目標定為一個死死的事物或者一個數字的時候,你的本質是在你的內心當中設定了一個對外界事物的具體投影,僅此而已。這個具體的投影會隨著你不斷變化的實際情況而慢慢淡化,相反,只要你的目標是從內心當中散發出來的一種心願,那麼無論外界情況怎麼變化,你的目標都不會發生改變,而且根據你現實的不斷變化,你的心願會越來越強烈,你的目標會越來越堅定和越來越清晰;接上一條。只要你的目標被設定成一個具體的事物或者數字,那麼你的認知層次就被放在了得失的層面,那麼你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當中無時無刻不在處於一種得失的權衡利弊當中,只要你有了這種考慮,那麼你就絕對不會全心全力的去實現這個目標,不得不去考慮自己的某一步走的好不好,哪裡有偏離。只要你這樣去想去做了,那麼你就是自己將自己的內心困住了,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全力以赴就能得到回報的事情。而且一旦你這樣想了,萬一最終的結果是失敗的,結果的失敗和你的努力之間就會在你的內心當中形成巨大的漩渦,這會不斷的消耗你的內心能量,更讓你無法做出對下一個目標的判斷;有時候人性當中有一些東西的消除,會讓你必須使用簡單幹脆的做法,你越是苦口婆心的勸阻講道理,對方越是覺得你的理虧,或者覺得你是有求於他,這個時候一定要給自己設定一個原則,那就是有第一次相勸,第二次相勸,如果還是沒有效果那就立刻停止你的勸阻,然後轉變方向立刻讓對方感受到這是他自己的事情,讓他自己冷在一邊自己思索一下。人性當中有的因素就是這樣,你的苦口婆心一定要對那些自己知道提升自己的人,對於那些不知好歹的人就一定要該怎麼辦就怎麼辦,讓自己的那顆心不受傷是你幫助別人的唯一前提;判斷一個人對你能否有幫助的唯一標準就是他和你在一起的那個時刻無論是說的話還是做得事情是不是能讓你的內心感受到震撼就足夠了,至於這個人是什麼學歷,以前有怎樣的工作經驗對你來說都不重要。一定要給自己時時刻刻的灌輸一種意識,那就是時刻感受當時的感受,用這個東西來作為你以後人生的一個基石,而不是過去的經驗或者看法,這一點很難做到,但是當你做到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有無窮的力量進入到你的內心,讓你勇往直前;寫文章最大的價值不在於充分的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在於能夠最大程度的幫助那些渴求被幫助的人。人和人之間的運轉方式是一個人說了或者做了別人內心裡面渴望的事情有了經驗以後,這些經驗對別人有借鑑的作用,一點一點的這樣的積累才形成的了不斷的上升循環,如果沒有這個借鑑的作用,那麼任何人都可以單獨的存在,就沒有所謂的圈子和人際關係了。寫文章只是表達自己的一個形式,還可以口述或者做一些其他的形式,所以不要光想著表達自己內心當中的各種情緒,而要看一看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對別人有用,這才可以;接上一條。你看到的很多文章裡面全部是作者自己一個人的內心情緒所凝結出來的,有的東西是有用的,有的東西是沒有用的。無論有用還是沒有用,你都必須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並且一定能夠和自己的現狀結合起來,形成你自己的內心感受才可以成為真正你自己的東西,這個才能在以後你的實際生活當中去檢驗是否正確,否則你無疑是充當了一個情緒的垃圾桶而已。你的眼睛,你的耳朵只是實現了一個看一個聽的功能,這不正常,正常的是你的眼看到的,你的耳聽到的傳到你的內心當中,這才是他們的功能;結構性文章是除了雞湯堆積類文章之後最容易去寫的,你只需要將你要表達的東西按照結構要素分解開,然後分別對每一個結構要素進行詳盡的說明或者舉例論證就可以了。每一個結構要素之間的關係是並列的或者是遞進的,最終都會總結到你的文章主旨之上。這樣這篇文章就是非常有結構有力量的,難以撼動的一篇文章;這是很多人在初步寫文章的時候都用的一個技巧或者路徑,當這一個技巧熟練掌握以後,就可以上升到再一層的能力訓練範圍了;接上一條。在結構性文章之上一層的文章是那些真正有價值的文章,這個時候文章沒有一定的固定格式,而是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滲透著文章的主旨價值。如果說結構性文章還需要思考才能訓練寫出來,注意那些論證之間的關係等等一些表面上的東西,那麼價值類的文章就可以不必在乎那些表面上的文章,只需要將自己想表達的東西用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就可以了。因為這個時候你想表達的都是一些有用的積極向上的東西,所以你根本不用在乎那些結構或者表面上的工整,不需要花費時間去除那些根本不需要的東西,因為根本沒有不需要的東西被寫出來;無論是哪一種文章,你都必須進行大量的輸入,這個輸入不但是你想要去寫去表達的根本動力,也是你能夠表達能夠寫出來的原材料。注意這個大量的輸入不是說短時間內的大量輸入,而是一種長時間的不間斷的輸入,不求你輸入了多少的數量,只在乎你輸入進去的質量是多少,也就是說你將輸入進大腦的東西能夠用你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的程度多少。所以輸入和輸出的循環一定要同時去做,這樣才能夠有積累,才是一個正面的影響,只有輸入沒有輸出你會對輸入失去信心,你不可能沒有輸入只有輸出的情況發生,那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