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李安为什么死磕120帧?

个人认为《双子杀手》的动作戏是既《谍影重重》之后最具革命性的一次

关于《双子杀手》常见的一种负评:平庸,毫无新意。

这类评论≈你看的是24帧的《双子杀手》。因为120帧的影像体验实在太不平庸了!



这类评价很可能也会成为关于这部电影的主流评价,毕竟中国(也包括美国)能放《双子杀手》顶配版的影院凤毛麟角,绝大多数观众看的还是《双子杀手》24帧版。

对用24帧率打开李安的《双子杀手》然后甩手一个差评,我好有一比——就像找同事借了辆法拉利超跑通勤,还没舍得掏钱上高速,一趟跑下来体验远低于对法拉利的遐想,甩手就去试驾网给法拉利超跑一个真情实感的差评。

当然还有一些来自120帧版观众的负评:也就是亮度高一点,清晰度大一点而已。“一点点改变,有很大的差别”,120帧的《双子杀手》真的不仅仅是亮一点、清楚一点而已,它想要动摇的、倾覆的可是我们早已司空见惯、安之若素的影像美学的基石。

戈达尔说: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理。但这个24格的真理不是生而俱来的,而是在长达30多年各方斡旋、妥协、共谋之下被确定下来。

“1932年3月15日这天,24格每秒被正式审定为有声电影的标准拍摄和放映频率,并得到全球电影界的承认,直到今日。为什么是24格,因为只有影片运行速度为每秒456mm,35mm电影胶片每秒24格时,才能保证9000-11000Hz的最高频率声带的还音输出,再短的话声音容易失真。”(magasa:《颠覆你的常识:电影一秒钟24格,这错了吗?》)而在此之前,30多年的默片时代里出现过各种频率,最常见的拍摄和放映频率是16格每秒。

既然24格是伴随着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变革而生,也就难怪每逢电影技术变革,总会有人要挑战一下24格的铁律了。

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手》诞生于1927年,而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匹配声音的最佳频率24格在6年后才被确定下来。21世纪以降,无论胶片派多么恋旧,电影全面进入数字时代已成事实,多少人还在执迷如何用不断升级的高清模拟出胶片的颗粒、抖动、拖尾、闪烁,李安却毅然骑上时代的潮头拥抱新世界。

因为“影像艺术的很多美感停滞了,在数字时代还执迷于胶片,这对年轻观众和数码时代不公平。数码就是数码,不是化学,而是电子。数码怎样开发美感,不应该学习胶片。我只是不服气,数码去模仿影片,这是不合理的,什么技术就该做什么技术的事情。”

来看看《双子杀手》中李安死磕的120帧到底是如何实践他的电影理念的——开场呈示镜头已然先声夺人,威尔·史密斯扮演的亨利狙击高速行驶列车上的目标人物,用120帧率刷新了最电影化的两大利器——特写与速度。


120帧率下的3D显然与我们常见的3D效果有显著不同,首先沉浸效果更佳,这些年好莱坞的3D美学早已从早期追求出屏感转为营造吸入感,不是像以前那样从银幕上跳到你眼前,而是将你吸入到银幕里,成为银幕上发生的一切的在场者。

120帧率从亮度、细节上更加优化了这种临场感,满溢的细节让我们对已经看了一辈子的人脸特写有了不一样的观感与心理反应,为银幕肖像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与对象。

第二就是速度,速度来自于时空变化的组合。

同一个镜头:亨利在瞄准镜里瞄准刺杀目标,24帧率和120帧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时空组合,简而言之,帧率越小你感觉越快,24帧率里高速行驶的列车上人脸是看不清的,而120帧率里人脸清晰可见,也就是说只有在观看120帧版时,观众才真正进入到亨利的心理时间和心理体验,看得见人脸开枪和看不见人脸开枪,是完全不同的心理体验。

在24帧率中要实现这一寓意,需要镜头切换到车厢内给出人脸,而在120帧率中视点不变、景别不变即能实现编导的这一意图。牵一发动全身,真的不只是亮一点、清晰一点这么简单。

这是24帧的

对比下120帧的

从24帧提高到120帧,不少观众都会有种感觉,人物的动作似乎变“慢”了,这也是在挑战多年来观众形成的观影惯性。

尤其是哥伦比亚旅馆内小克与亨利的第一次对打场景,亨利的身手、速度与我们常见的间谍片、动作片有很大的出入,甚至略显笨拙,因为120帧率,也因为配合120帧率李安采用了相对完整的段落镜头,而不是通行动作片里以大幅缺省来营造速度感、紧张感的快速剪辑、跳切,这段动作戏堪称美国商业片中罕见的现实主义。

片中最重头的摩托车追车戏的嗨感也从以往的“唯快不破”更迭为“细节的丰满”,以往常见的拍摄方式是横向拍,通过镜头移动的快速,营造让观众喘不过气的速度和激情。但在120帧率下,前景和后景都是实的,空间感有了,速度感反而失去了,嗨点怎么找?

“我把节奏放慢后,足够的表情、情节,都能交代清楚,在这个里面求取精彩度。摩托车油门在右边,他又踩油门,又右手持枪,怎么瞄准,怎么躲闪,过去这些都是一闪而过、看不到的,现在则有种观众自己在瞄准的感觉,用这个制造兴奋感。”事实上,李安在《双子杀手》中多处引入了VR概念,为观众创造身入其境之感。

几乎每一段动作戏从事先的拍摄设计到最终的银幕呈现都有别于以往,首先是临场感,《双子杀手》基本上把动作戏由中近景推近到了特写、大特写,诡异的视点有时甚至都钻到了打斗者的身下,女探员丹尼在小屋内与对手缠斗时有N次我们从未见过的臀部怼到镜头前、腋窝从镜头前擦过,这种进场感与侵入式的视点,将一直坐壁上观的观众粗暴的拖入到影片中的生死格斗,以一种不可理喻的形式意图打破电影的第四面墙,同理可见李安的前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有一段近身格斗中匕首一寸寸推进人的身体,120帧3D版本的观感令人有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之感。个人认为《双子杀手》的动作戏是谍战片、动作片既《谍影重重》之后最具革命性的一次。


1991年的《终结者2》、1991年的李安,1991年的威尔·史密斯,这就是“最好的我们”。

即使我爱李安爱《双子杀手》爱得深沉,但对一些评论说“李安在《双子杀手》中继续深耕一向的人文内涵”,还是觉得太强行挽尊了。

李安自己都不止一次承认“我对这个故事本来不感兴趣”、“这个故事并不吸引我,”他一直有特别牛叉的编剧团队,比如英文写作的詹姆斯·沙姆斯、比如中文写作的王惠玲,但《双子杀手》李安接手后根本没有深度介入到剧本再创作,从目前可以搜集到各方面讯息,基本能推测出《双子杀手》就是布鲁克海默和威尔·史密斯抢救出来的一个老项目,而能打动一直在筹备《马尼拉之战》的李安的原因只有:再拍一部120帧的电影,和一个IDEA:自我之战。

筹拍中的李安导演


对有评论再次将《双子杀手》的父子主题归结于李安的父子序列,个人并不赞同。

别忘了《双子杀手》操盘者中还有一个对父子主题喋喋不休的威尔·史密斯,事实上《双子杀手》中浅白直接的父子主题更接近威尔·史密斯的《当幸福来敲门》、《重返地球》,在李安那里父子纠结要深刻、拧巴得多,对比一下《绿巨人》和《双子杀手》里的坏父亲,绿巨人的老爸为得到儿子身上的能量不惜要他的命,而《双子杀手》中克里夫·欧文扮演的老爸在车里装个炸弹都不忘打电话通知小克跳车,李安下手哪有那么软?

虽然父子主题确乎曾是李安电影的核心议题,但从《断背山》李父辞世之后,父子议题已经渐隐于李安的电影,尤其是近十年间,也就李安电影进入3D时代之后,《少年派》、《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双子杀手》主题所涉都是如何认知、定义自我。

关于《双子杀手》的主题,关乎一道简单的的算术题。51,片中多次提示威尔·史密斯扮演的亨利的年纪,不是50,是51岁。而年轻的克隆人小克,片中亨利非常准确的猜测出一个年纪:23岁,51-23=28.

而2019-28=1991,所以说1991年才是这个故事真正的时间坐标。

2019年为什么要拍一个1991年的故事?

为什么选在1991年,1991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年份?

先来翻翻电影史——1991年7月3日《终结者2》上映。

《终结者2》这部划时代的科幻经典对《双子杀手》这部电影至关重要,故事结构很大程度上套用了《终结者2》的结构,片中诸多动作段落如窄巷中摩托追车、女主角瘸腿单手一枪枪放倒不死克隆人等都直接致敬了《终结者2》。

再看下李安的创作年表,1991年12月7日,李安的导演处女作《推手》上映,

李安从此成为李安。

1991年的威尔·史密斯呢?1991年,威尔·史密斯随组合发行录音室专辑《Homebase》,组合获得第34届格莱美奖最佳说唱组合奖。

嗯哼,1991年的《终结者2》、1991年的李安,1991年的威尔·史密斯,这就是“最好的我们”。

事实上,《双子杀手》中通篇呈现都指向一个主题——廉颇虽老,依然能战。老亨利对战小克,从战斗力到颜值到魅力值,全面碾压。与面目年轻但暮气沉沉的《银翼杀手2049》恰恰相反,《双子杀手》面目可能沧桑但雄心勃勃志在千里,就像片尾老亨利对小克说的:别说你20多年后跑不过我,就算是现在你也未必跑得过我。

不少评论慨叹年过花甲的李安何以陷入电影技术的迷思,其实不是他一个人如此,幸而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马丁·斯科塞斯也在死磕3D,也在悉心钻研换脸黑科技,詹姆斯·卡梅隆用有止尽的余生不懈追求3D+动作捕捉+CG的无止尽之境。

无论是李安、马丁还是卡梅隆都是无可争议的用电影讲故事的好手,但在他们的新作中几乎都退守到“毫无新意的老故事”中,《阿丽塔》的故事源自80年代的《铳梦》,即将上映的《终结者6》将时间线紧接回到20年前的《终结者2》,《爱尔兰人》几乎在重述90年代老马最谙熟的黑帮故事,究竟是太阳底下无新事,还是对于偏爱、擅长宏大主题的老一代导演来说,现在确实没有比他们黄金时代更好的故事值得讲述?

这张太好看了,再用一次,哥伦比亚卡塔赫纳拍摄现场

《双子杀手》诞生于斯皮尔伯格叫骂奈飞、马丁·斯科塞斯、科波拉、卡梅隆剑指漫威之年,与上世纪60年代以《埃及艳后》等巨型史诗大片对撼电视之战何其相似,曾经代表新好莱坞的一代老成了代表好莱坞传统的一代,依然在战斗,当初他们手中的武器是电影新技术,今天依然是,上一次他们赢了,这一次战局未定。

作为观众,我们却只能静待各方力量角力、斡旋、谈判后的最终结果,每一次电影规格的改变,都是一次电影业轰轰烈烈的重分蛋糕的运动。

而对于李安,即使《双子杀手》输了,120帧输了,他没有输,因为他带着500人花了1年时间做了这个电影业内难得的项目,这是人生多么宝贵的经验:

“要开拓一个美丽新世界,前面必定很辛苦。我虽然可以颐养天年了,但又有好奇心要满足,有疑问要解答。我希望为同行和观众创造新的可能性,拍摄《双子杀手》就像第三只眼开了,我和电影的关系都不一样了。新导演很难有这个资源,我有,当然要去追求。”

别问我,我也不知道这俩为什么戴着防蜂套,我只知道电影里的威尔·史密斯对蜜蜂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