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骑行探访:寒亭区会泉庄汉徐干墓

喜欢他的文章,就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关注他吧。

一直喜欢骑行,而且热爱地方历史文化,每次外出探寻古迹,总是骑行。查询史料记载是必要的,可以少跑很多弯路,不过尽信书不如无书,我更喜欢实地考察一番,以验证史料真伪性。很是倾佩明代徐霞客,游览山川归来撰写游记,垂名青史。更是喜欢这样的一句话: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此次骑行往返行程65公里。主要考察目的为:坊子涌泉 潍南县委旧址、涌泉举人胡同、坊子驸马营戒赌碑、寒亭前巡栈村古槐、寒亭会泉庄汉徐干墓。虽然天气炎热,挡不住我对探寻家乡古迹的热情和步伐。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限于篇幅。本文主要介绍位于寒亭会泉庄的汉徐干墓。此次骑行途径其他村庄情况,请关注:潍坊五好青年(wf5good)近期其他文章。谢谢

寒亭会泉庄汉徐干墓

据《寒亭区地名志》载,会泉庄,古称汇泉庄,在前朱里西北2.5公里,西邻富郭庄,长方形聚落,面积0.1平方公里。明末,王姓由前巡栈迁来立村。

又据《潍县志稿》载,苗氏一族清初由平度州大苗家迁潍县会泉庄。又传在村前有三股泉水汇流村中,采以吉意,又称汇泉庄。村东南有汉代徐干墓,今列为寒亭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话说在前巡栈村探寻古槐时,并不被村民待见,不得不“落荒而逃”,心想还是一路往北,到会泉庄东南的汉徐干墓看看。查阅手机地图,相距不是很远,骑过去,不过也是分分钟钟的事。但是,问题来了,经过的村落,路况极差。为后面的悲催之事,埋下了伏笔。

关于汉代徐干的相关介绍(引自百度百科)

徐干(170年-217年),字伟长,汉末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辞赋、政论著称。代表作:《中论》《答刘桢》《玄猿赋》。其著作《中论》,对历代统治者和文学者影响深远。

站在会泉庄村口向东南望去

向东一条垃圾成堆的小土路

远远望去,两块石碑立在土路旁

石碑的北面,是一片望不到边的玉米地

石碑的周围,杂草繁芜,满目荆棘

一时大意,把车子推过去,扎胎?

两块石碑的立碑时间并不相同

与寒亭青冢子村的那座宋狄青墓不同的是

狄青墓疑为假冢,而徐干墓似乎争议不大

可惜的是,徐干墓遗址在文革时期被铲平

登高远望,北面一大片平地,不见墓踪影

会泉庄古文化遗址,省级文物

此处省级文物的后面,也是一片玉米地

或许这时候车子,已经扎胎了

轮胎上其实布满了一些荆棘

离开徐干墓,推车上路,暗叫糟糕!

后轮胎没气了~手摸上去,瘪瘪的~!

没办法,顶着日头推着车子,默默无语向南走着

本来计划下一站:柳毅山。不得不提前打道回府

大约步行二三里路的样子,至潍石公路

路边修车铺子,赶紧补了胎,收费五元

其实每次出行,都自备内胎和补胎工具

只不过这次比较悲催的是,外胎报废啦

这次计划之一的柳毅山和宋家双庙

留待下次继续探访。这次骑行结束

限于篇幅。关于此次骑行探访其他地方,比如坊子驸马营戒赌碑、坊子驸马营村史馆、寒亭前巡栈村古槐等。请关注:潍坊五好青年(wf5good),关注近期其他文章。

关注潍坊五好青年

如果你觉得此文不错的话

如果喜欢他的文章,就关注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