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智 造·未 来——湘潭国家高新区“智造谷”推介

智 造·未 来

——湘潭国家高新区“智造谷”推介

中共湘潭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颜晓媚

(2018年7月25日)

尊敬的兰香部长、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各位嘉宾:

大家下午好,我是湘潭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颜晓媚,很高兴向各位介绍湘潭“智造谷”有关情况。真诚的希望各位朋友能对高新区未来的发展给予关注和指导。今天我推介的关键词是“智造未来”。

一、未来伙伴“机器人”,高端装备产业崛起

——不可或缺的未来伙伴。1973年德国库卡(KUKA)研发出第一台6轴工业机器人(FAMULUS)。2015年ABB发布了全球首款双臂机器人(YuMi)。2018年7月美国麻省理工开发了猎豹3号(Cheetah 3)。未来,机器人将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工作生活伙伴。

——快速布局的湘潭机器人产业园。机器人产业是湘潭智造谷高端装备领域的核心,2017年4月引进国内行业龙头沈阳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建设湘潭机器人产业园,该园占地3240亩,核心区重点建设“一平台四基地”。未来我们将加强机器人本体、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和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部件引进培育,大力发展特种机器人、公共安全领域机器人、物流行业机器人、食品与机械制造机器人,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个200亿级产业集群。

——蓄势待发的高端装备产业。风电装备、电气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三大高端装备产业势头强劲,形成了以湘电风能、湘电重装、崇德科技、屹丰科技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创新型产业集群,集聚上下游链群企业110余家,2017年产值达400亿元。未来我们将重点布局海上风电和智能风场建设,进一步拓展和延伸风电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机器人产业园,打造中部地区机器人规模化示范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车联网、车载智能产品等智能网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占有率。到2025年将高端装备打造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

二、未来工厂“3D打印”,新材料产业转型突破

——悄然崛起的未来工厂。工程院院士、3D打印领域专家卢秉恒在2015年8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的“先进制造与3D打印”专题讲座中表示:“未来一半以上的制造为个性化定制,一半以上的价值由创新设计体现,一半以上的企业业务由众包完成,一半以上的创新研发由极客、创客完成。”3D打印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我们的生活,并对原有的生产工艺进行着颠覆性的改变。

——人才济济的院士创新产业园。我区2015年开始高标准打造了内陆地区唯一的开放型院士创新产业园,该园有三大突出特点:一是门槛定位高,入园对象是院士或行业领军级别的顶尖人才;二是建设思路新,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空间四至范围,被称为没有围墙的产业园;三是支持力度大,对入园专家的科研及项目扶持,在普惠政策的基础上“一企一策”。三年来,已建成欧阳晓平、卢秉恒等院士工作站6个,行业顶级实验室3个;引进特种机器人、正芯微电子等项目23个,总投资超过50亿元;聚集以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为首的高端人才67人,高端人才聚集示范效应初步形成。通过卢秉恒院士工作站,成功引进西交智造、上海数造、龙创三迪等3D打印行业领军企业,着力推动3D打印与高端装备、健康服务等领域的产业融合。

——快速转型的工业基地。过去,钢材深加工是园区主导产业,被列入省级特色产业园区,拥有湘钢、胜利钢管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已聚集上下游配套企业100多家,2017年产值达到240亿元。未来,我们将围绕传统产业积极向高端合金材料领域延伸转型,着力发展机器人、3D打印、3C领域、汽车行业应用的智能材料产业链,推动智能材料与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健康服务等领域的产业融合。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

三、未来智慧“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腾飞

——战略核“芯”·未来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芯片”是时代科技的引领,掌控了芯片技术就掌控了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命脉。

——厚积薄发的集成电路(芯片)产业园。我区自2015年开始高标准规划建设集成电路(芯片)产业园,项目总规划面积2000亩,已成功引进时变通讯、中星微电子、正芯微电子、芯力特等10多家集成电路“高精尖”企业,建立了中国最年轻工程院院士、有“中国芯之父”誉称的邓中翰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未来,我们将围绕5G网络发射和接收链路核心技术,着力推进5G移动通信射频芯片产业基地建设;我们将依托邓中翰院士工作站,以“智慧湘潭”建设为基础,重点研发设计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PU)芯片;我们将以力合长株潭科技领航创新基地为核心,打造智能芯片孵化示范园,集中孵化集成电路领域项目。

——展翅欲飞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依托邓中翰院士工作站等高端技术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在加速成长。通过三年的培育,已成功引进京东、阿里巴巴菜鸟、优传供应链跨境电商等行业龙头企业,正在推进京东大数据、5G移动通信射频芯片、数字图像与视频压缩编码解码芯片等10多个重大项目的建设和落地。未来,我们将重点发展基于智能制造的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培育和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外包、高端制造、云计算、智慧城市等领域大数据服务业,积极探索车联网、工业软件、传感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达到400亿元。

四、未来希望,携手打造国内一流高质量发展园区

湘潭高新区地处湘潭市中心城区,2009年获批国家高新区,2014年获批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辖区面积46.8平方公里,三面临水,一面依山;交通便利,京港澳、上瑞等5条高速公路和京广、沪昆两条高铁动脉在此交汇交错,距高铁湘潭北站、株洲西站约20分钟车程,距长沙黄花机场约40分钟车程。这里是财富的沃土、创业的天堂,期待与各位客商大佬携手共创辉煌事业、美好明天。

我们的理念:不是特区,胜似特区。20多年来,我们始终把“高”“新”作为园区的本质特征,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举措,始终把开放包容作为园区竞争力提升的根本途径。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经济发展新要求,突出发展以机器人为核心的高端装备、以3D打印为重点的新材料、以集成电路为重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的智造谷“3+1”主导产业;坚持特区思想:勇于先行先试,争当创新尖兵;坚持特区理念:法无禁止即可为,安商稳企促发展;坚持特区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汇聚源头活水,共谋发展大计。

我们的服务:有求必应,无求必问。正如前面宣传片中提到的,我们既注重园区经济发展,又注重配套能力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总部经济、创新经济,先后打造了以万达广场为标志的城市中心商圈,以恒大、碧桂园为标志的生态宜居小区,以长郡高新实验学校为标志的文化教育品牌。同时,我们全面推行企业、项目、人才“一对一”精准服务,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马上就办,一次办好,有求必应,无求必问,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贴心服务。

我们的政策:从高从宽,互利共赢。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我们用好用活了先行先试的政策资源,搭建了“1+N”政策体系,围绕支持创新创业这个核心,在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智能智造产业发展等方面已制定出台核心政策25个。未来,我们承诺,在政策标准上从高,长株潭地区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标准就高不就低;在政策适用上从宽,“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的优惠政策,按照“同等贡献、同等政策”的原则予以兑现。打造政策洼地,实现互利共赢。

各位企业家、各位嘉宾,财富的沃土,期待您的开垦;优质的团队,期待您的加盟。让我们携手共创美好未来。伟人故里、大美湘潭,欢迎您!中部“智造谷”、湘潭国家高新区,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