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关于老济南的“三山”与“四门”,你知道多少?

旧时,在济南民间有两句谚语广泛流传,至今还会有许多老济南人偶尔提起,那便是“三山不见出高官,四门不对出王(皇)位”。

玖玩记出品

“三山不见”

在坊间,老济南素有“三山不见”之说。

所谓“三山不见”,是说在老济南城内有三座山,明明在城里我们却看不见。只有到了山近处,才能看到它们的真面目:三块在平地上突起的大石头。也有人认为这种说法太牵强,因为济南城里的地面上冒出来的石头有很多,并不止这几块,为什么单单这几块石头要称为“山”呢?这其中必有缘由!

有人说,“三山”是指历山、铁牛山和灰山。据说,“历山”在济南老城区东南角的一户居民家,这户人家屋中方桌底下有一口浅井,井中有一露出水面约1米高的石头,就是传说中的历山。而“铁牛山”又称铁牛,长1.5米,宽约0.6米,传说它最初在府学(孔庙)玉带河西南的土中,黝黑有光,状如露背在外的卧牛伏地,故名铁牛山;当时民间有人把它当作“神物”,称之为“镇城之宝”或者“镇水之宝”,被发掘出土后,暂存于济南市博物馆,但它的身份一直是个未解之谜。“灰山”则和历山一样,也是在居民院内。

也有人说,“三山”是指历山、铁牛山和铁山。与上面不同的是灰山换成了铁山。传说,铁山形状像狮子,故又名“铁狮峰”,它原位于济南老城内的泺源书院,也就是现在的泉城路上,如今已不可见。

还有人说,“三山”是指煤山、历山和铁牛山。煤山原在历城县衙后面,也就是现在明湖路以北的汇泉街上。

“四门不对”

历史上,每一座老城都有四个城门,老济南城也是如此,但它与众不同的则是城门的位置。

一般说来,一座城的东门和西门、南门和北门都是位于一条直线,遥遥相对的,或者是基本相对。可是老济南城的东城门和西城门并不对称,南城门和北城门也不对称,这在中国城池建筑史中也是比较罕见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现象呢?

古人建造“四门不对”的城门格局初衷是什么呢?史料中也找不到相关记载。但据《历城县志》记载,济南“旧有土城,年代无考。其门,南居中,东偏北,西偏南,北偏东。西去南近,东去北近,故谚相传‘四门不对’云云。”

曾经有人说,“四门不对”是根据济南的地势而建的,济南市区离山较近,南高北低的地形落差较大,因此山洪湍急,破坏力很大。为了降低水速,古人想了许多方法,其中“四门不对”就是减低水速的方法之一。但是,到后来,这种说法被一些专家学者否认了。因为济南城虽说南北地势差异较大,但东西两边海拔高度并无明显差别,就更谈不到减低水速的问题了。

也有专家认为,历史造就济南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山有水,所以进出济南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陆路和水道。古人筑城开门的时候,自然会顺地势而为,并非刻意设计“四门不对”。后人觉得奇怪,可在当时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明代时,城门进行了重修,故有“东曰济川门而偏北,南曰历山门而偏东,西曰泺源门而偏南,北曰汇波门而居中”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