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身价300亿的女骗子:20岁辍学创业,“女乔布斯”制造世纪大骗局

靠诈骗能变亿万富豪吗?伊丽莎白(Elizabeth Holmes)就可以。她创办的企业Theranos标榜“滴血验病”,是硅谷最炙手可热的新创公司,却被踢爆是世纪骗局。该公司日前宣布将解散,但伊丽莎白的“成功”之道仍值借镜。

名校辍学、20岁创业

她的崛起,如同成功新创教科书

2004年,20岁的伊丽莎白从美国史丹福大学辍学创业,标榜只须手指扎几滴血,即可做上百种检验。她被誉为“女版乔布斯”,身价一度高达45亿美元。

但2015年《华尔街日报》记者凯瑞鲁(John Carreyrou),踢爆伊丽莎白公司涉嫌诈骗,不只伪造数据、虚报营收,自家仪器也错误百出。东窗事发后,估值曾逾88亿美元元的Theranos今年9月初宣布解散。

虽是诈骗,但“盗亦有道”,伊丽莎白能把媒体大亨梅铎、美国前国务卿舒兹等老江湖骗得团团转,必有过人之处。踢爆此事的《华尔街日报》记者凯瑞鲁,将此事写成《恶血》(Bad Blood)一书,中文版由《商业周刊》出版。电影《大卖空》导演已买下此书版权将搬上大银幕,由曾获奥斯卡女主角奖的珍妮弗.劳伦斯主演。

●谁被骗?前世界首富、美国教育部长等,被诓5.5亿美元

投资Theranos名人:

▪华顿家族(沃尔玛创办人):1.5亿美元

▪梅铎(媒体大亨):1.25亿美元

▪史林姆(世界前首富):3,000万美元

▪考克斯家族(美国媒体集团):1亿美元

▪戴佛斯(美国教育部长):1亿美元

▪德拉柯普洛斯(希腊船王继承人):2,500万美元

▪奥本海默家族(钻石集团戴比尔斯前老板):2,000万美元

▪克拉夫特(美式足球队老板):1百万美元

数据源:Fortune

第一局:挖掘痛点

“一滴血验百病”当饵

诱药局陷FoMO症候群,盲从投资

在此书中,伊丽莎白“成功”之道,可归纳四点。

一是“发掘痛点”。抽血10毫升、花50美元,等两天才能知结果,是一般人熟悉的验血运作模式。伊丽莎白却能另类思考:为何不能只抽一滴血、立刻让病人知道结果?

2010年2月,伊丽莎白的公司寄给连锁药局沃尔格林(Walgreen)一封电邮,表示他们开发出一种小装置,只须在手指上扎几滴血就能实时进行任何检测,成本不到传统实验室的一半。沃尔格林的主管“立刻看出这项技术的潜力,若把这新创公司的机器搬进门市,将带来大笔营收,成为改变市场游戏规则的人。”

“发掘产业痛点”,意味找出更有效率的新方式满足市场需求,说服人们此乃商机所在,这正是伊丽莎白成功的第一个原因。她也因此利用业者间的竞争来牟利。

当沃尔格林雇用的外部技术专家,警告伊丽莎白公司可能有诈时,沃尔格林高层却要他不必穷追猛打。因为若对手和伊丽莎白谈成交易,最后证明是真的,沃尔格林“将承受不起结果”。伊丽莎白“很巧妙的利用这种不安全感,结果造成沃尔格林深陷于严重的‘FoMO症候群’(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

伊丽莎白第二个“成功之道”,就是钢铁意志。一位员工形容“从未碰过这么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人。她一天只睡四个小时,整天不停的把咖啡豆巧克力往嘴里送,给自己注入满满的咖啡因。”

第二局:钢铁意志

舌战医学专家不惧

爆料记者称她“具领袖气质”

伊丽莎白极富个人魅力,“她有一种不属于她年纪的大器风采,大大的蓝色双眼盯着你看,一眨也不眨,还加上异常低沉的嗓音。”她的大学室友、后来成为她公司的员工也说,“她讲话时会认真专注的看着你,让你不知不觉想要相信她,跟随她。”

面对挫折,她临危不乱。2008年1月,伊丽莎白和销售代表苏珊去瑞士诺华药厂总部展示。在满场高管面前,“三台爱迪生卡片阅读机(Theranos的产品)都出现错误信息,苏珊尴尬到不行,但伊丽莎白还是冷静沉着的归因于技术上的小毛病。”

在被《华尔街日报》踢爆造假之后,伊丽莎白在台上面对一群医学专家质疑,“她确实是很厉害的销售高手,完全不结巴,思路毫不混乱。工程和实验室的术语轻松信手拈来。”踢爆伊丽莎白造假的凯瑞鲁,也称赞她“集魅力、聪明、领袖气质于一身。”

●她是谁?史丹佛辍学,10年狂吸45亿美元身家

1984 -伊丽莎白出生,父为安隆(Enron)副总裁,母为国会助理

2004 -从史丹福辍学创立Theranos

2010 -从创投募得9,200万美元

2011 -美国前国务卿舒兹加入董事会

2013 -与连锁药局沃尔格林合作

2014 -先后登上《财星》、《富比世》封面,身价45亿美元

2015 - 《华尔街日报》踢爆伊丽莎白造假

2016 -主管机关禁止伊丽莎白从事血液测试业务

2017 -遭检察官起诉,退款给用户465万美元

2018/9 - Theranos宣布将解散

第三局:利用名人

用口碑滚大名气

先有飞雅特老板出资,再拉梅铎入局

伊丽莎白第三个“成功学”是利用名人。生技业技术门坎高,外人难窥堂奥。伊丽莎白却利用家族与师友人脉,让前国务卿季辛吉、舒兹加入董事会;美国前总统欧巴马在位时,还指派她担任美国全球创业大使。圈外人见有名人背书,自然心服。

2014年6月的《财星》(Fortune),将伊丽莎白做为封面故事,写作记者也是“听到董事会一个又一个知名人士铿锵有力的背书,让他相信她必定是真才实料。” 之后伊丽莎白登上《福布斯》全美四百大富豪,《时代》杂志将她列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百大人物之一,哈佛医学院邀她加入荣誉学者群,伊丽莎白名气因此越滚越大。

媒体大亨梅铎,就是因为一位俄罗斯著名科技投资者赞不绝口,“梅铎对伊丽莎白的好印象也因此得到了背书。”后来梅铎得知沃尔玛(Walmart)的华顿家族、墨西哥亿万富翁、飞雅特汽车老板等人,也都出钱投资。2015年,梅铎砸下新台币1.3亿美元投资伊丽莎白的公司。

除了活的名人,死的名人也被伊丽莎白拿来利用,她的绝活是模仿苹果创办人乔布斯。“黑色高领上衣,低沉嗓音,还有她整天不停啜饮的手摇绿色蔬菜汁,伊丽莎白不遗余力的在模仿乔布斯。”她还雇用苹果长期御用的广告公司Chiat\\Day ,“伊丽莎白把动脑会议排在每周三,因为她得知苹果以前跟Chiat\\Day的创意会议就在周三。”

伊丽莎白公司的创意总监认为,“将她塑造成公司门面再合理不过,她是这家公司最有效的营销工具,她的故事令人兴奋,每个人都信服,包括写信或寄电子邮件来的众多年轻女孩。”

伊丽莎白的第四个“成功之道”是故作神秘。她对外透露的信息遮遮掩掩,让人以为她真有独门绝招。正如她前男友说:“她行事总是留一手。”

●谁被利用?董事会竟有前国务卿、苹果前资深副总裁

Theranos董事会名单:

■政界:

▪亨利.季辛吉(前国务卿)

▪乔治.舒兹(前国务卿)

▪威廉.裴瑞(前国防部长)

▪山姆.楠恩(前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

▪盖瑞.罗福贺(前海军上将)

▪比尔.弗利斯特(前参议院多数党领袖)

■商界:

▪艾维.特凡尼安(苹果计算机软件工程部门前资深副总裁)

▪理察.柯瓦希维奇(银行巨擘富国银行前执行长)

▪戴维.波伊斯(全球知名律师)

■学界:

▪钱宁.罗伯森(史丹佛工学院副院长)

第四局:故作神秘

切割信息,仅她能见全局

员工过世,第一件事竟是收回电脑

和沃尔格林谈合作时,对方有人要上洗手间,她说为避免机密外泄,“任何人离开会议室都必须有人护送。”于是伊丽莎白派人陪他上厕所。沃尔格林要求看一下实验室或产品内部,却被伊丽莎白告知已签保密同意书而拒绝,她还警告双方签订合约明文规定:“不拆解任何零组件。”沃尔格林也不能检视其财报。

对公司内部,伊丽莎白“用重重高墙将信息切割阻隔。”每个团队不知彼此工作进度,只有伊丽莎白知道全局。员工离职时要签保证书,除了承诺绝不透露任何信息,也不能把公司任何数据存在任何私人装置里,“否则将受加州伪证罪惩罚。”

一位科学家伊恩,在伊丽莎白公司工作近10年。“伊恩不只一次听到她脸不红气不喘的说谎,尤其当她向员工或外人谈到公司技术已就绪可用时。”后来伊恩因压力过大自杀。当天伊恩遗孀立刻收到一封公司的律师信,“要求她立刻交回伊恩的公司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以及他可能保留的其他机密数据。”

如此故作神秘,只为避免穿帮。伊丽莎白宣称已和几家药厂达成合作协议,公司财务长莫利斯却说,“他进入公司8个月,从未看过任何药厂合约。”后来莫利斯表达疑虑,立刻被伊丽莎白开除。副总统拜登参访伊丽莎白公司时,见到一堆仪器。《纽约时报》称“这些仪器只是样板,根本不能运作。”

骗子创业明星启示:

嘴炮、人脉是烟火,实干家才能长久

靠着四大法门,伊丽莎白缔造出硅谷史上最大骗局。她的崛起反映了市场需求:科技圈向来由男性主宰,人们渴望看到女创业家。伊丽莎白是第一个身价逾十亿美元的女性科技创业者,既和脸书、微软创办人一样大学辍学,又具魅力与钢铁意志,完全符合人们对硅谷明星的期待。

《经济学人》称,伊丽莎白的起落,让人反思硅谷创业家明星化的后遗症。十年寒窗研发技术无人问;像伊丽莎白这样拉拢名人、四处曝光,天下知名、身价破亿,那些埋首苦干者岂不是傻瓜?

这个困局的解方是:有虚名无实才,迟早原形毕露。那些在《福布斯》富豪榜上屹立不摇者,皆是真正做出产品、造福世人的实干家,绝无只凭嘴炮、人脉、外表就长保富贵的。

伊丽莎白之类的“抄捷径者”能暴得大名,但这些人无法永远一手遮天。最后的生存者,仍将是那些实打实干、真正为人类做出贡献者。这是伊丽莎白起落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