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脱贫攻坚」万山:精心设计高效农业 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编者按:自省委发出春风行动令来,铜仁市万山区用好用活“五步工作法”,牢牢把握“八要素”,迅速掀起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热潮,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乡村振兴快速驶向“快车道”。请看系列报道《万山用好用活五步工作法牢牢把握八要素》。

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

乘着一道泽被万物的春风,铜仁市万山区蹈厉奋发,精心设计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大力培育“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乡村振兴疾速驶入“快车道”。

为何调产业?

——围绕效益做文章,“高效作物”置换“低效作物”,走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新路

2015年9月,万山区搬迁至铜仁主城区,这于万山决策层而言可谓是严峻考验。背靠拥有几十万人口的主城区,万山人该如何去描绘未来?这既是发展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万山立足自身条件,竭力挖掘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发展高效蔬菜产业,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九丰农业博览园、朱砂古镇、万山彩虹海水上乐园等相继问世……不足三年,万山人交出一幅近乎完美的转型发展答卷,惊艳崛起武陵山。

如何借着全省春风行动令的契机,来一场振兴万山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万山区委书记田玉军说,万山首要任务是精心做好政策设计,精准发力,培育一批让贫困人口真正能够持续受益的产业,构建多元化利益保障,开启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新篇章。

有万山区农技干部算了一笔账:2017年全区玉米平均亩产288公斤,亩产值仅633.6元;而露天蔬菜亩产值可达2830元,特色辣椒3000元至4000元、水果4000元至4500元、油茶3000元至5000元、食用菌5.2万元,大棚蔬菜更是高达10万元以上。

账这么一算,大家心里都亮堂了:万山农业确实大有潜力,值得继续深挖!于是,一场调减低效作物,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顺势推开。

产业选什么?

——因地制宜培育“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主攻大棚蔬菜、食用菌、中药材、油茶、精品水果、生态畜牧等产业

“种玉米红薯是简单,可收入不划算。”游人如织的万山九丰农业博览园,正在大棚管护蔬菜的高楼坪乡村民许福秀说,大棚蔬菜产量高、口感好,当然卖得上好价钱。如今,不少万山农民暗地偷师学艺,自发将家里种了几十年的玉米红薯地,全部改种成蔬菜、精品水果等,办起“农家乐”山庄,走上产业发展路。

九丰农业的成功实践,更加坚定了万山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心和决心。自全省春风行动令发出后,全区立即吹响号角,掀起“六个全力”:

全力推广大棚蔬菜种植。全面推广“九丰农业+”模式,推行“一户一亩菜园”工程。确保年内种植面积达14万亩以上,建成“武陵菜都”。

全力加速食用菌“裂变”发展。建设香菇、黑木耳、竹荪、羊肚菌等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基地,全年实现产值2.2亿元以上。

全力促进中药材集聚发展。年内新增中药材种植2640亩,培育2至3个以上重点品牌,形成“重点突出、多品搭配”格局。

全力扩大油茶种植规模。年内新增油茶产业5260亩,确保2020年建成油茶产业基地6万亩以上。

全力打造精品水果品牌。积极培育发展精品水果,重点培育山地生态刺葡萄之乡和万山香柚之乡,实现“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

全力发展生态畜牧养殖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快发展生态畜牧养殖业。2018年生猪产值突破3亿元,带动1000名贫困群众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蓝图绘就,使命如山,唯有苦干实干!

调得怎么样?

——高效产业,从“一无所有”到“满园芬芳”

走进今春新建的高楼坪大树林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满棚黄瓜长势喜人,青翠欲滴,工人们正忙碌采摘装箱。

“产品直接销往本地学校、企业和华联玛特等超市,供不应求。”万山副区长刘祖辉说,基地50亩黄瓜,亩产值12万元,仅一季黄瓜就高达600万元。黄瓜结束后,还可以利用大棚发展花卉等,同样一块地,如今收益却是过去的两百多倍。

“一盒有100克竹荪,网上售价是39.8元,下个月能上市”。6月10日,万山荪灵原生态农业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静兴致勃勃算起账来:“一亩地出产100斤左右竹荪干品,亩产值2万元,是过去种玉米的30多倍。

“全村700亩土地全部都发展竹荪了。”刘静说,谢桥街道龙门坳村采取“飞地模式”,在高楼坪乡又建成800亩竹荪基地,实现区域抱团发展。

自全省春风行动以来,万山区农业结构调整低效作物7.2万余亩,新增蔬菜1.23万亩、经果林4.1万亩、食用菌1100亩、中药材5025亩、精品水果8040亩等高效作物……如今,“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在万山乡野田间如火如荼,铺展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和全面小康建设新画卷。(张著昶 王瑞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