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免费送口罩、设“最美距离”这家菜市场防疫措施值得推广

民以食为天,疫情期间,菜市场对百姓至关重要。

怎么能保证疫情期间菜市场的防疫安全,怎么保证菜品充足,价格稳定?麦稻香菜市场从每个细节防范,保证百姓购物环境安全有序,货品丰富齐全,价格稳定不涨。

疫情期间,麦稻香菜市场的客流量大了,商家的销售量大了,卖菜的方式也推陈出新。

防疫是日常规定

早上8:00,友谊路麦稻香菜市场一切就绪,货品要摆放整齐,摊位要干净卫生,菜品明码标价,每个摊位都进行了消杀,摊主戴好了口罩……

友谊路麦稻香菜市场总经理吴超在市场仔细巡视,疫情期间,他每天5点钟来到菜市场,看着菜市场的商家进货、整理、做卫生、消杀等一些列准备工作,麦稻香菜市场为商家免费提供了7000个口罩,还准备了2000个口罩放在入口处,“如果有顾客没戴口罩,就免费提供,不能不让顾客进来买菜。”

每天8:30是菜市场的“早高峰”,在此之前,一切都要准备好,“最关键的是要看着摊主把菜价写在牌子上,菜价不能高,品种也要齐全。”

疫情来临,对菜市场的防疫安全,吴超更加重视。

2019年,天津巿商务局在全巿二百多家菜市场综合评比中,友谊路麦稻香菜市场每个季度均位列前五名。

“我们市场一直都是严格要求,很多防疫措施在日常就是常规动作。”吴超说,平日里,每天售卖之前,商家就要用75度酒精对摊位进行消毒,收摊之后再次消毒一遍,卖熟食的商家平时就要求佩戴口罩,每天对菜市场进行消毒也是日常的工作。

同时,吴超还制定了严格的卫生和安全标准,形成管理规范,并督促每个商家遵守,不允许随意堆放垃圾,不允许私搭接线板,下班后严禁一切带电用品继续工作,“我们菜市场没有垃圾,每天卖不掉的菜品都有人全部回收,商家的生活垃圾要自己带走,市场关门的时候,垃圾桶是干净的。”吴超说。

最美距离

1月23日,吴超参加了政府部门组织的防疫要求部署会议,散会之后,吴超开始部署菜市场的防疫措施。

“有的菜市场关门了,但我们没有关。”吴超说,疫情期间,百姓很少出门,居家的日子百姓不能不买菜。

从大年三十,友谊路麦稻香菜市场的防疫模式正式打开,除了菜市场的工作人员全部上岗,街道增派工作人员支援,友谊路市场监管所每天安排二名工作人员驻场,现场解决问题。

菜市场的门口设置了防疫宣传栏,每个商户和顾客进门前要量体温,从入口到买菜,顾客之间要保持1.5米的“最美距离”,每两个小时一次消杀,商铺窗口安装隔挡,保证顾客买东西和商家零接触……

“最开始,让顾客保持1.5米的距离有点困难。”吴超说,高峰的时候客流量很大,为了让顾客减少聚集、缩短买菜时间,麦稻香菜市场想了很多办法。“我们在不同地方放置了‘津门战疫’二维码,每个地方至少间隔1.5米,这样就让顾客进门时自觉分流。”工作人员就在市场内维持秩序,顾客也表示理解,慢慢的,“美距离”最排队成了顾客们的习惯。

同时,为了提高社区出入口点位人员排查效率和安全系数,友谊路麦稻香菜市场购买了红外测温仪,热红外测温仪启用后,值守人员与居民相隔1.5米既可监测体温,大大增加了出入口的通行效率,提高了体温检测的精确度,也更大程度地提升了值守人员和居民群众的防护力度。

“社区为菜市场提供了很多帮助,每天都增派人力来维持秩序,市场也要对社区有所贡献。”吴超说,友谊路麦稻香菜市场还赠送给谊景村社区两台红外测温仪。

谊景村社区负责人表示,将两台红外测温仪放置在两个小区的入口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社区内老人很多,为了方便老人买菜,每天两个时段内,打开小区至菜市场的内部通道,由工作人员在入口处进行测温。

品种不能少 价格不能高

“疫情期间,菜价从批发的源头就有所上涨,但我要求我们菜市场的商户不能涨价。” 吴超说,友谊路麦稻香菜市场对所有的商户明确规定。

小侯和爱人小宋在友谊路麦稻香菜市场卖菜10年了,疫情期间,小宋每天最晚3点出门,到王堤顶菜市场批发当天的菜品,“我们都是挑最好的菜,价钱也比较高的。” 小宋说,比如大白菜批发价2元一斤,他们批发得多,批发价1.8元,但是到了麦稻香菜市场就以2元一斤零售,“每种菜都比批发价多几毛钱,不能卖太高。”

以前,小宋每天只批发一次,但疫情期间,销售量比平日增加了至少一倍,小宋每天至少要批发两次,有的时候要跑上四趟。“为了菜价便宜,商户们还跑到静海、西青等地方的批发市场批菜。”吴超说,他理解商铺们的辛苦,但是菜价不能涨是不能动摇的原则。

疫情最初的几天,菜品的价格有所浮动,有一天,摊主们顶不住了,“那天的大白菜涨得比较高,但我们菜市场不能涨价,商家卖的价格比批发价还低。”那一天,吴超通知商家,这一天卖的大白菜,每卖一斤,他自费给商家补贴一元钱。“最开始商家有些不理解,但渐渐就理解了,我们做到了疫情期间菜价没涨。”

疫情期间,有的商铺想关门,有的商家缺货,吴超要求,货品一个也不能少。

月轩斋牛羊肉是一个卖肉类的摊位,近一段时间有的肉类断货,月轩斋的老板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找到山东老家开养殖场的亲戚,开车将新鲜的肉类直接运到麦稻香菜市场,虽然成本高了一些,货品也来之不易,但月轩斋没有涨价。

一个商铺售卖的是一家澳洲进口冷冻生鲜品,每年春节,这家厂商都会休假半个月,疫情期间,吴超找到商家,让其协调厂家,把厂家的库存运过来,为菜市场配送了充足的商品。

恩发德的酱牛肉每天都会卖空,一天下雪,老板想到附近的居民出行不便,为友谊路街道各社区送出了200套牛肉烧饼。

吴超说,商家都很支持,让他觉得很感动,吴超打算着,等疫情过去,会对商铺在疫情期间的房租等费用给予一定的减免,“我们的市场不是公立的,减免的费用我自己承担,但是商户们很辛苦,应该感谢他们。”

卖菜方式推陈出新

虽然卖得便宜,但疫情期间,很多商家的销售量比平日增加了很多。

“平时批发一车就够卖一天的,但现在每天至少要跑两趟,虽然卖得便宜,但是量大,还有了很多新顾客。” 小宋说,疫情期间,每天的营业额至少是平日的一倍。

麦稻香菜市场菜价便宜,一些不在周边居住的顾客也来买菜。60多岁的张阿姨每周都来才集中采购一次,张奶奶说,他的儿媳妇怀孕了,需要很多新鲜的食物,她算过,在麦稻香菜市场买一个月的菜,能比别的地方便宜1000块钱。

不仅顾客多了,商家们还拓展了新的业务,“疫情期间很多人不出门,就给我们发微信,我们给送货上门。” 小宋说,除了周围的居民,一些疫情期间工作的单位也成了他的新客户,每天,小宋还要到处送菜,虽然忙忙碌碌,但觉得很充实。

“用卖菜的价格卖水果。”是杨国林给自己摊位的定位,杨国林的水果摊位上写着特价商品的价位,每一天,他都会推出特价商品,其他的水果价格也是平价。“每天一早上水果摊堆得很高,接近中午就卖得差不多了。” 杨国林算过,他平均每天能卖出香蕉300斤左右,橘子400斤左右。除了价位便宜,杨国林还推出了送水果服务,他建了一个周边居民的微信群,谁家买水果,他就送货上门。

河南的时先生是麦稻香菜市场一家卖蔬菜和副食品的商家,在市场里经营了10多年,平日里,他的客户有近20家大企业,但疫情期间企业没有复工,他就把货品挂到外卖平台上,每天的订单不断。

“抗疫期间有温情,我们市场也在努力为抗疫贡献力量。”吴超介绍,麦稻香菜市场为了支援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为社区送去水果、烧饼等慰问品,同时,社区内有居家隔离的,菜市场配合社区免费提供食物。(津云新闻记者 劳韵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