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安居乐业”的共享农庄有哪些要义?

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休闲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一直被认为是全球性的"朝阳产业"。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举措;是推销名优特产品的重要途径;是筑巢引凤招商引资的好契机;是加强城乡交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新思路;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环境的重要一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2012年,“田园综合体”模式开始在全国推广,并选址无锡阳山进行具体实践。这种集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旨在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力求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共享农庄”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紧密结合农村集体土地政策改革方向,从城乡需求端出发,参与设计完成的这一农村集体土地改建租赁住房的创新性解决方案。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叶剑平教授说,整个模式设计突出了“安、居、乐、业”四个要义。

就是安心、安全。不改变农民产权归属,农民、农村资产安全,“共享农庄”平台提供信息中介、法律确权、规划设计、改建报批、租赁运维服务,城市消费者同样安心安全。


简单来说就是在保障集体土地权属不变的前提下,村集体和农民出空间,社会资本或城市居民、企业主要出资,共同翻建提高人居环境,改善周边宜居配套,形成宜居宜业的合作农庄,吸引城市居民或团体短租、长租或承包运营。


就是农民将闲置资源租赁经营权有偿让渡,不仅获取闲置资源的合理回报,农民增收满意,市民能实现田园梦、创业梦,提升居住品质和感受,政府税收增加,何乐而不为。


就是真正实现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实现创业、就业。城市资本、管理、人员有序进入农村投资兴业,过去单纯经济利益导向的大规模开发变为各方和谐共赢,这才是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而共享农庄的本质是共享空间和共享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