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 ——萨特的存在主义这样告诉我们!

面对哲学,作为门外汉,我们能够想到的无非就是“形而上学”“唯心唯物”“智慧”“辩论”等词汇,没有哲学基础的人,面对庞大的哲学体系,很难窥探到其中的精华和奥秘。


当然,这本400多页的《存在主义咖啡馆》,也不是在做“把存在主义说明白”的挑战,作者主要是以萨特和波伏娃的生活为主线,穿插着讲述了胡塞尔、海德格尔、加缪、梅洛·庞蒂等人的经历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用讲故事的方式,将哲学、历史和传记融合在一起,让“存在主义”这一哲学观念不再让人望而生畏,尽可能地让它变得鲜活和有趣,如果读者因此而产生了兴趣,可以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一探究竟。


哲学,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思考方式。全书的开篇,就交代清楚了时间(1933年)、地点(法国的一家咖啡馆)和主要人物(萨特、波伏娃和阿隆),阿隆为萨特和波伏娃带来了德国最新哲学观点——胡塞尔的现象学,寥寥数语,就让萨特和波伏娃兴奋万分。

他们终于可以摒弃那套传统的哲学体系、那些自己深感空洞和乏味的哲学观点,他们不想在“我是谁”“意识”“本体”此类的问题和词汇上花费精力,他们更想关注活生生的世界和这个充满物质的生活。

如今,胡塞尔开辟了一条道路,萨特和波伏娃借机走出了属于他们/她们的精彩(这里特别需要强调一下女性的她,否则写了《第二性》的波伏娃会很不高兴,她可不认为女性是附属品),特别是在二战后,他们/她们成为了一代人的精神领袖。

萨特存在主义理论的形成,主要受到了胡塞尔(主张观察事物,提倡搁置判断从心描述现象)和海德格尔(曾提出“向死而生”的概念;胡塞尔的学生,曾一度公开支持纳粹主义;另,他说的一句话很有韵味——未经深思熟虑的讨论都是闲聊!)的影响。


本书主角萨特,模样丑陋患眼疾,身材瘦小,但童年的时候就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能力。可即便如此,被同学欺负的经历,还是让他对友情丧失了信心,以致到后来,因政治立场的不同和学术观点的分歧,让他与好友决裂(其中就包括《局外人》的作者加缪),不知道是真的不屑一顾,还是表现出来的满不在乎,他从不主动示好、从不试图改善关系。


萨特提出了“存在主义”,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论和观点。本书描述的存在主义,有三个关键词是绕不开的。

一是“自由”。萨特眼中的自由,就是遵照自己的内心做选择,不受任何道德观绑架和束缚。但这种自由也是有边界的,就是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同样,自由也伴随着焦虑,因为大多数人都渴望自由,又不愿意承担风险。我们不得不承认,自由需要能力做支撑,不是每个人都能配得上自由这个高级词汇。就像胡适提到的:我们不要争自由,要争独立。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然是奴隶。

二是“自欺”。萨特认为,自欺是维系生活的一种常用方法,每个人都需要。但自欺绝不是拒绝行动、不去努力、不去改变的借口和理由,诸如:种族、民族、阶级、历史、家庭、工作、遗传、童年影响、重大事件等等,这些因素都很重要,都有强大的力量,但绝对不是无法战胜的内在驱动力。

三是“偶然性”。人生充满了偶然性,有一些境遇的发生是我们无法选择的,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看待它,这些境遇终将化作背景,为我们接下来的选择和行动提供参考。在萨特看来,真正觉醒的人,是能够立即行动、用心做事、并能在这件事上建立意义的人。当时,身处二战战俘营的他,和很多人一起被困在一个小房间内,他幽默地说道:“此时,我的皮肤,就是我拥有的全部空间边界”,但阅读、思考和写作仍是常态。

书中介绍的20世纪30年代欧洲的哲学家,似乎童年都不是很幸福,有的生理残疾、有的家境紧张、有的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才慢慢地有了敏感、脆弱、孤僻的特质,进而对生活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他们大都有犹太背景,或是反法西斯者,因此在二战德国横扫欧洲期间,为了能够保全自己的作品,冒着生命危险,在炮火中寻找手稿的安放之地。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作品远比金钱、珠宝更加珍贵。


20世纪的欧洲,有那么一代人,经历过2次世界大战,我们不知道残酷的战争会给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带去怎样的影响,但似乎可以确定,那些在战场上经历了生死、看惯了残缺身体和破败城市的人,会更加知道和平的可贵和生命的重量,也更愿意相信苏联的共产理想和美国的自由主张,哪怕未必能实现,他们也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与过去划清界限,救赎自己、遗忘杀戮、逃离战

很喜欢书中克尔凯郭尔说过的一句话:生活都是正着被经历,倒着被理解。我们很难及时、精准、全面的理解当下发生的事情,那么就尽己所能地努力吧,踏实过好现在,回头不悔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