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的患者怎么治?浙大一院战“疫”三大战场远程连线,拿出最新救治“秘笈”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王蕊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战场上依然战况胶着,自号角吹响的那一刻,大年廿九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相继派出四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奔赴武汉前线,开辟了浙大一院驰援“战场”;

在后方,浙大一院之江院区的浙江主战场及指导全省各地救治工作的又一战场,浙一团队预判精准、准备充分、科学救治、保障有力,用“浙一速度”创造了浙江抗”疫“战场上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

在前方,武汉的抗“疫”战场上,浙一人用强大的战斗力,团结的凝聚力,带去浙一经验,分享浙一模式。

2月21日傍晚18:00,在浙大一院之江院区的远程会诊室中,一场跨越八百多公里,连接三家医院,汇集多名重量级专家的连线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尽管保持每天打电话关注关心,梁廷波书记依然关切地向正在带队援助武汉的浙大一院李兰娟院士团队和黄河院长团队了解武汉工作生活和救治情况。

正在武汉市人民医院东院区重症监护室支援的李兰娟院士团队向梁廷波书记和浙大一院的专家们介绍了近况。李兰娟院士表示:“重症病人很多,我们浙一的专家在这里很辛苦,但是大家拼得很起劲,很起作用。”梁廷波书记对前线支援的成绩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叮嘱李院士及其团队成员一定要保重身体。

带队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重症病区的黄河院长团队抵达武汉一个星期时间,已经完成了病房的全部改建和病人的收治工作,黄河院长表示,团队全体成员团结协作,花了很大的力气将一个普通病区完全改造成为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房,目前收治64个病人,危重症和重症患者占56%。其中有几位危重症患者目前情况还较为稳定,有一名危重患者经抢救避免插管并已转为重症,明后天就有3-4位病人可以出院。

梁廷波书记对各位专家的辛勤付出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他表示浙大一院派到武汉驰援的都是精兵强将,院士专家云集,也把“浙一精神”和“浙一经验”带到了武汉。浙大一院的团队无论是在武汉的战场,还是浙江的战场,都开辟了良好的局面,创造了骄人的成绩,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同时,梁廷波书记也关切前线同事们的生活保障,询问有什么困难,下周会给在武汉驰援的浙一队员们送去生活用品、药品和防护物资,强大的浙一一定为大家做好充分的保障。大家一定要防护好自己,一个都不能少地平安回来。

随后,在专家讨论环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一名56岁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引起专家们的关注,氧饱和度急剧下降、肺动脉高压、伴随呼吸急促、循环不稳定,梁廷波书记带领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呼吸内科主任周建英、重症监护室主任蔡洪流等专家和武汉前方的队员们围绕这名患者的救治积极献计献策。把浙大一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最新经验,毫无保留分享给前线专家,前方的队员们也豁然开朗,明确了接下来的救治方向。

国有难,召必应,战必胜,作为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战斗打响的关键时刻,浙大一院承担起了国家队医院的担当和责任,把精兵强将输送给了最前线,把浙一经验和技术传递到了最前线,用携手互助凝聚成了阻击疫情的铜墙铁壁,用医者仁心筑成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