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切实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四川新闻网内江2月20日讯(王方培)目前,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农产品龙头企业、专业社及家庭农场出现农产品滞销的现象,为确保果蔬生产、流通和销售的顺畅衔接,内江市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积极应对,加强农产品滞销情况的研判,全力做好产销对接工作,确保了农产品产得出、运得走、卖不难。

突出党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疫情防控安排部署,市农业农村局党委成立了包县联系组5个和党员服务先锋队5个。稳产保供先锋队针对果蔬、肉蛋、水产品,分别制定了13条应急工作措施,共储备201家农产品供应单位,确保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同时,强化市场研判,及时掌握农产品产销动态,对滞销、断档等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应对、早解决。明确51名共产党员联系101家农业龙头企业,主要采取实地走访、电话、短信、视频网络等方式加强与企业联系,切实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复工复产情况、存在的困难与问题、需求与建议等,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复工率53%。

强化产销对接。立即加强与优品云商、山东星优选公司、内江第一城、全搜索、聚优帮、四川省源本生鲜电商等电商平台发布信息,帮助销售滞销农产品。各县区农业农村局积极寻找销售渠道,打通“绿色通道”,同时按照专合社的意愿组织捐赠武汉疫区和重点防控一线。聚优帮电商利用线上下订单,线下城区106个配送点开展蔬菜、猪肉、家禽等订单农业、直采直销,确保果蔬生产、流通和销售的顺畅衔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生产,抓好当前在田冬春蔬菜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做好各类速生蔬菜的抢种、补种,抓紧采收、抢收当季成熟的蔬菜,指导做好水果冷藏保鲜,延长水果销售时间。截至目前,全市销售蔬菜998吨,占滞销的75.9%,水果(含柠檬)11810吨,占滞销的83%,畜禽 12.4吨,占滞销的90%。共捐赠蔬菜70吨、水果106.16吨、牛奶340件、鸡蛋9吨、畜禽肉3.8吨、酒精400斤、自热饭400盒、罐头500个、口罩10000个。

压实“菜篮子”责任。深入贯彻执行《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内江市制定出台了八条措施,统筹抓好生产发展、产销衔接、流通运输、市场调控、质量安全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重点抓好成渝国际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中农联·成渝特大功能城市配套农特产品电商物流中心和中国供销内江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3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已完成新改建城区标准化农贸市场18个和便民服务点10个。充分发挥联通公司优势,借助“甜城味”第三方运营公司加强对我市农产品的销售,充分运用好、协调好东兴区椑木农产品批发市场、隆昌市凯信物流川南农产品批发市场、资中新发地成渝农产品批发中心、市中区越南农产品交易中心总部等农产品仓储、物流、中转、分销能力,加大对农产品的销售。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联合制发了《关于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紧急通知》,并公布投诉电话,主动开展工作,明确专人对接协调,着力解决现阶段部分农产品出不了村、进不了城的问题,确保蔬菜、猪肉等急需物资调运畅通。

强化质量和价格监测预警。全力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开展蔬菜、水果、畜禽等农产品质量抽样工作。同时,确保援赠物资质量安全,对我市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向疫区驰援蔬菜、水果等“菜篮子”物资,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对不合格的农产品坚决不予援赠,并严格实行“黑名单”制度。共抽检蔬菜、食用菌、水果和畜禽产品36批次,正加紧对样本进行检测。发改、农业、商务等部门充分利用生猪监测预警系统、蔬菜生产信息监测预警等平台,实行日监测日报告制度,开展猪肉、蔬菜、水产等主要产品全产业链信息监测和分析预警。从生产、流通、零售、市场监管等多方发力,及时掌握重要农产品的产销动态,适时发布产销信息。

落实“菜篮子”扶持政策。认真落实省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共度难关十三条政策和市政府十六条措施,积极协调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实施“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政策,安排农业发展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进行贷款贴息补助,对纳入应急储备且符合条件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给予适当补助。截止2月18日拟申请政府贴息贷款6000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