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贏在中國,輸了全球?

2019年大眾集團全球銷量達1033.6萬輛,超越豐田,再度奪得2019年全球汽車銷量冠軍。而中國市場的熱銷無疑成為了大眾領先豐田的關鍵。2019年大眾品牌在中國市場銷量達423.3萬輛,佔據全球銷量的40%,中國市場也成為了大眾汽車在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

大眾汽車之所以在中國市場如此“吃香”,得益於其龐大的忠實粉絲群。中國消費者對大眾“VW”標的崇拜是別的品牌所無法比擬的。從低端的桑塔納、朗逸,到高端的途昂,大眾旗下大部分車型在中國市場都很暢銷。中國消費者對大眾品牌如此鍾情,與之相反,大眾在國內市場的做法卻顯得有些“狡猾”。

大眾在中國市場中的很多車型都存在“減配”現象,桑塔納減掉了防撞梁,朗逸中控被減成塑料板子,後獨懸被取消。而帕薩特的中保研碰撞測試,A柱幾乎斷裂,也從側面證實了沒有底線的減配將會帶來眾多安全隱患。尤其是帕薩特的中保研碰撞成績,更是將大眾品牌一度推到風口浪尖。但鑑於國內消費者“健忘”的習慣,風波過後,帕薩特在去年底依然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在中國市場的這點“醜事”,對大眾的刺激可謂是微乎其微。而在全球其他市場的“醜聞”,才真正“戳”到大眾的“痛點”。

此前,大眾尾氣排放造假醜聞再次發酵,在德國本土市場,大眾遭到代表40萬車主的德國消費者組織起訴。而近日據外媒報道,大眾集團提議支付8.3億歐元(約人民幣62.84億元)以平息德國消費者對其提起的集體訴訟。但代表40萬車主的德國消費者組織,卻以賠償金額“不成比例”為由,已拒絕大眾賠償方案。

繼2015年大眾集團在美國被曝出部分柴油車上安裝了應付尾氣排放檢測的“作弊軟件”,陷入“排放門”醜聞。此後,大眾的柴油車“排放門”醜聞不斷蔓延升級。並且,世界多個國家針對大眾的欺騙性行為進行調查,並要求大眾作出賠償,來解決因排放汙染帶給民眾及環境的影響。

據路透社報道,因大眾汽車在加拿大違反數十項柴油車排放規定,日前加拿大檢方批准對大眾汽車1.96億加元(約合人民幣10億元)的罰款。據加拿大方面稱,這是加拿大歷史上因環境問題開出的最大罰單。

而在此之前,波蘭的競爭和消費者保護局就發佈了一份聲明,聲明中稱:大眾汽車因在排放問題上誤導消費者被罰款1.206億茲羅提(約合3180萬美元)。據稱,這是波蘭消費者監督機構開出的歷史最高罰單。

同時2019年9月,大眾集團與澳大利亞車主就大眾汽車“排放門”達成和解協議。大眾要向每位參與訴訟的車主作出賠償,預計總賠償金額高達1.27億澳元(約合人民幣6.16億元)。此前,大眾集團已與美國、加拿大的車主達成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和解協議。而針對此次德國40萬車主的賠償,不被認可,大眾也是無奈了。

寫在最後

因尾氣排放造假,大眾集團目前已收到美國、加拿大、荷蘭等國家的鉅額“罰單”。同時大眾集團也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車主就大眾“排放門”達成和解協議,前提則為大眾集團向每位受影響的車主作出賠償,賠償金額高達數十億美元。如今大眾集團因“排放門”事件,已經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而這也給其他車企一些警示,欺騙消費者最終都將受到嚴厲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