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居家隔离,山村群众买菜成了问题,驻村扶贫干部想出“奇招”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 记者 高菊 通讯员 李现辉 文图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春节刚过,洛阳市栾川县龙峪湾林场驻桃园村扶贫干部刘万营就告别了家人,从县城来到五十里外的庙子镇桃园村,这里是他驻村扶贫的地方。回到驻地,他找来村支部书记贾宏阳和村委会主任闫超,研究防控措施落实工作,动员组织全村党员自觉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

  

把好关口,严防死守。在村入口设置卡点,由村委主任闫超负责,安排值班人员,落实硬管控、半封闭管理措施,信息登记、测量体温、消毒等一样不落,外控源头防输入。每天,方便面就是工作餐,傍晚零下几摄氏度,大家只有围着火堆取暖,以站好最后一班岗。


  全面排查,不漏一人。组织村组干部、党员,对外出返乡务工人员、学生逐个排查登记,严格实施居家隔离,认真落实“四包一”措施,每天逐人统计体温等身体状况,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广泛宣传,群防群控。每天早中晚,通过村“大喇叭”发布防控知识、最新疫情信息、上级要求、村里的便民措施,对网上出现的谣言及时辟谣,让群众在家里能够了解情况,做到心里不慌。每次“大喇叭”广播后,刘万营就肩扛一面党旗,和村党员干部一起到全村各处巡逻,及时制止群众扎堆聊天16次、打牌7次、喝酒等聚众3次。为方便群众生活,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组织车辆统一为群众代买生活物资。由于桃园村地处栾川县的偏远地带,距离镇上(庙子镇)还有13公里,且道路非常不好走。刘万营主动将自己的面包车贡献出来,这台面包车也成了全村241户村民唯一的物资摆渡车。每天刘万营把群众发来的代购信息进行统计,再定时采购完毕送到群众家里。对村里贫困户、独居老人户等特殊群体,村两委安排专人分包,督促落实防控措施,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刘万营每天都统计一次这部分群众的情况。


  在疫情防控中,全村党员干部冲在前、干在前,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看在群众的眼里。群众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由最开始的抵触慢慢转变为理解和支持。当看到卡点值班人员条件艰苦,村民们就自发捐款,10元、20元、100元…帮助解决值班人员生活问题。

  全体党员守初心、担使命,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干部村民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截至目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指挥下,栾川县未出现一例确诊和疑似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