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襄州:织牢农村800个卡点3000多名干部成“快递小哥”解民难

广大农村是防控重点、难点和弱点。自疫情防控战役打响以来,襄阳市襄州区3000多名村干部迅速转变身份,一方面,织密织牢农村防控网;一方面,成为一名名“快递小哥”,为农村群众、隔离人员买米、买菜,服务上门,一个电话、服务到家。

黄龙镇:战疫一线的“黄马甲”

2月13日,在襄州区黄龙镇的街道上,看不到随意走动的居民,随处可见的是一名名身穿“黄马甲”的干部来回穿梭,他们就是“快递小哥”,正在为村民购买生活物资在不停的奔走着,为打赢疫情防控战筑牢防线。

像这种场景在襄州区的各镇街随处都可以看见。黄龙镇的人大主席樊淑功,虽然年过半百,却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默默地为群众服务。

樊淑功说:“作为一名有3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区镇人大代表。面对疫情,我们坚守一线,一线履职、一线服务、一线防控。我们这个卡点,一共是4个人,每天坚持早上8点到下午5:30坚持在一线宣传政策宣传知识,对来往的群众车辆进行劝返。”

在黄龙镇惠亿家超市,店长徐新梅说:“我这里严禁穿便装的人出入超市,来这里购物的都是穿‘黄马甲’的干部,他们是来替村民代购商品的镇村党员干部。”

峪山镇:病毒隔离 人心不离

在峪山镇的隔离点,该镇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一律实行定点集中、单间隔离,身穿防护服、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正在为隔离人员测量体温,经14天隔离检查无异常后方可解除。

峪山镇党委书记黄随帮介绍,我们在离集镇不远,交通很方便的独立区域选了一个酒店,原来是农家乐,现在把隔离点建在这里。农家乐原有18个房间,我们又联系企业筹措了30间移动板房,作为隔离观察场所,目前3人入住,并派2名专职医护人员为现有隔离人员一天测量两次体温。

病毒必须隔离,人心不能疏离。为了保障入住人员的生活,每间板房配备有电视机、空调等设备,洗澡间、卫生间一应俱全,一日三餐均有专人配送,解除隔离人员的后顾之忧。

疫情防控期间,伙牌镇对农村偏远地方,特别是农村孤寡老人,低保户等弱势群体,为他们购买米、面等生活品,采取送货上门的方式,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伙牌镇:快递小组 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伙牌镇副镇长王云锋介绍,镇政府多方筹措,购买了五吨大米,五吨面条等一批生活物资,发放到这些特殊困难人员手中,保证他们的正常生活。

伙牌镇还成立了500多人的后勤保障队,分成150多个“快递小组”,为全镇每个组提供后勤包保服务,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据了解,襄州区农村共有疫情卡点800多处,3000多名干部成为“快递小哥”为农民群众上门宣传、测量体温、配送物资,第一时间解决居民遇到的实际困难,正是有了这样一群奉献的广大干部,襄州区疫情形势连续十天得以稳控。 (刘进 雷险峰 崔海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