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果戈里|用《死魂灵》这面镜子,照照我们身边的“众生相”



1842年的5月,一部小说在俄国出版,很快就在俄国文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读者瞬间分为两派:一部分人对这部小说恨之入骨,抨击的一无是处,而另一部分人则大加赞扬,推崇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种种争论长存不休。这部“震撼了整个俄国”的小说就是果戈里的《死魂灵》。

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就在于它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重读这部作品,再次让我们觉醒,一个人醉心于财富的垄断,耽于与生活进程不符的梦想,必将受到世人的唾弃。

典型形象与当今高流量人物的重合

《死魂灵》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十九世纪中期的俄罗斯,一名唯利是图、精于欺诈的奸商乞乞科夫来到某个偏僻的省会城市,通过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手段,结识了省长、警察厅长、检察长等一批当地权贵,之后通过关系结交当地有名的地主,低价向他们收购一批虽已死去但尚未注销户口的农奴——死魂灵。打算将这些有名无实的“死魂灵”作为活的农奴抵押给监管委员会,从而骗取大量钱财。但就在其阴谋即将得逞之际却突发变故,以至于丑事败露,自己处处碰壁,最终只能逃之夭夭。

乞乞科夫这个中心人物,通过他的交游经历,读者可以体会到这是一个精明强干,老于世故,尤其擅长审时度势,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的人。而且此人目标明确,为了捞钱能置礼义廉耻于不顾,是个狡猾的“老狐狸”。与他接触的五个地主,各具特色。地主马尼洛夫是最先出场的,此人看似温文儒雅,但根本不切实际,喜欢夸夸其谈。充分暴露了自己浅薄无知、沉迷幻想的真实情况,是个华而不实的“绣花枕头”。


对比当代,几乎很多人身上都有乞乞科夫、马尼洛夫的影子。

他们一个个“长袖善舞广交际,前呼后拥朋友多” 。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获得更多金钱利益罢了。他们奉行“装”的文化,尤其是一些所谓的“长者”,自己原本就没什么文化,仗着有钱却整天以“人生导师自居”,参加或投资不少文化活动,但其真正目的只是为了了装腔作势和附弄风雅而己,顺便搞个广告宣传,给自己的产品加大造势罢了。甚至有些人在给青少年提建议时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根本不考虑实际,动辄“来个小目标,先赚一个亿”。试想一下,这样的目标对于大众而言可行吗?若真的可行,人人赚一亿,这恐怕只有在经济高度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这样的言论带有极其愚蠢的性质,往往使人发笑,而这样的人又何尝不是当代的马尼洛夫。

女地主科罗博奇卡是乞乞科夫在迷路的情况下阴差阳错遇到的,她的孤陋寡闻、极端迷信让一向处事圆滑、精于世故的乞乞科夫都感到厌烦。她是保守落后、思想僵化、愚昧无知的化身。


如今世道虽然科学昌明,但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对于某些封建残余的东西颇为推崇。

如某些官员因能力不足而被上级问责,首先不是想着如何加强学习提升本领 ,而是先看看办公室或家里物品的风水摆放,看看究竟是什么东西放错了阻碍到了自己的运势,甚至为了一个小小的笔筒放哪都要大伤脑筋。尤其是某些企业大老板家,什么“风水鱼”、“靠山石”摆的连出门困难了。这种迷信恐怕科罗博奇卡看见了都得服输。

诺兹德廖夫是个泼皮无赖式的人物,贪杯好色,蛮横霸道,是个典型的乡间恶霸。乞乞科夫对他打心眼里是瞧不起的。


这种人像极了当今的某些二代。他们不学无术,吃喝玩乐,仗着自己家里的权势或金钱过着纸醉金迷的堕落生活。有些甚至故意惹是生非,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和公序良俗。目前受国家政策法律束缚,很多人已经不敢肆意胡来。虽然如此,但其荒唐无度的本性和奢侈糜烂的生活很难改变,也是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之一。

索巴凯维奇虽然外形粗犷丑陋,形似狗熊,但也同样有熊一般的贪婪和冷酷。作为地主和高利贷者,他的市侩与狡诈让同样狡猾乞乞科夫都觉得头疼,几乎很难在他身上占到便宜。



泼留希金堪称是世界文学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文学形象之一,其贪婪吝啬几乎无人能及。实际上“家财万贯”,他却过着衣衫褴褛,形同乞丐般的生活。这种对金钱财物的痴迷已经让他达到近乎了病态的疯狂。他丧失了一切人类感情,守着破败的庄园了此残生。表面上什么也不舍得用,但实质上却造成了更大的浪费。这样的守财奴,不管过去还是现在,都成了人们口中的笑柄。


看到此人,我们不禁想起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一个镜头:剧集开篇,国家部委某司项目处处长赵德汉,贪污2.3亿元,检察官侯亮平在别墅中找到摆满整个房间的现金,画面十分震撼。

而生活中类似的各种原型们,有的平时骑着破自行车,穿着朴素,粗茶淡饭,生活十分简朴,言行也异常低调。他们总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有的人甚至把“喝也喝不完的”茅台酒,倒进家里的下水道……他们的所作所为,超出了平常百姓的想象。


还有部分高收入人士,虽然可以每天挥金如土,高调奢靡,甚至把财产转移的国外,但在国家有难的时刻,他们没有丝毫的表示,守财奴本质暴露无遗。

这些人物虽然都是艺术形象,这些人物的影子,在现实生活中处处有迹可循,甚至真实情况比小说还要夸张。

小中的人物塑造对当今的教育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贯穿全书的主角——奸商乞乞科夫,作者唯一对其出身和经历进行了详细介绍,这让读者对他这样一个圆滑、世故又狡诈的奸商骗子有了一个深入的认识。

乞乞科夫出生于一个的小贵族家庭,他的人格形成,一方面来源于从小在父亲那里受到的教育,主要是两个核心:1、一定要想尽办法获得上级的欢心;2、只要有了钱,什么事都能办得到,什么路都能走得通。另一方面,来自学校的影响。由于其自小所上的学校存在严重的教风腐化、学风不正等问题,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只要求安静和规矩,而严厉打击那些灵活好动的聪明学生,从而从根本上扼杀了孩子的天性与良知。

在这两大因素的影响下之下,乞乞科夫长大后学会了阿谀拍马、逢迎上级,投机敛财。他对于金钱的渴望不亚于泼留希金,他对于穷人没有一丝一毫的怜悯,不但如此,只要能得到更多的钱他是可以不择手段的,甚至连违法也在所不惜。通过买卖“死魂灵”骗取金钱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们今的教育中,部分家长对孩子灌输的思想,也不比乞乞科夫的父亲高明多少,虽然当今国家加大了惩治腐败的力度,但“只要有了钱,什么事都能办得到,什么路都能走得通。” 的思想成了某些家长教育孩子奋斗的第一动机。以前老师经常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话本是鼓励人不怕吃苦,努力上进。可现实中有人却理解成“没成功之前先拿自己当人,成功之后可以拿别人不当人”。总之一句话,礼义廉耻没有钞票重要。

家长和老师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都希望孩子们长大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但这样扭曲的价值观下,培养的人才,用当前流行用语来形容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常言“读书使人明智”,作为俄罗斯文学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死魂灵》这部书有太多值得我们读的地方。而小说中的各种人物塑造,一方面为后世文学创作带来很大的启示,

另一方也让后来的读者对他们代表的寓意有着不一样的深刻领会。我们需要辩证的看待问题。

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的发展,就是要不断吸收和借鉴以往不同的经验和教训。虽然我们推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但拜金和享乐主义重来都不应该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在未来,只有通过不断完善教育体制,完善法治建设,才能使富裕起来的社会更加繁荣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