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入画——赵春秋 新水墨作品欣赏

当顷刻间布与水的交融,远山近水的画面跃然眼帘,就算再浮躁的情绪,也会随着流动的墨色慢慢安静下来,一份清爽一种渴望不经意间已占据了心灵……

春秋老师用执著与才情雕琢笔墨,以禅心入画,营造一个如梦似幻、意境生动的水墨世界,真实而夸张的个性化的笔墨语言,像一首唯美的赞歌,穿透灵魂与时间、空间的距离。(转自国画艺术)

《净土禅心》180cmx220cm

禅心入画

赵春秋

之所以称之为新水墨,绝非为了标新立异吸引眼球,而是想在材料学层面和笔墨上有所突破和探索。

从帛到绢再到宣纸,从矿物颜料、植物颜料到现在的化工颜料,中国画的材料学,千百年来几乎没有太多的突破和变化。把画油画的亚麻布、棉布拿来画水墨,尽管有点靠近绢帛的返祖意识,但毕竟是一种新探索。利用油画布特殊的水墨效果,笔随意行、墨出意外的创作状态,很容易把人们带入一个宁静淡远的禅的意境,没有故事情节的铺陈和描述,只有简洁酣畅的笔迹墨痕和空灵巧妙的抽象布局,空境飞白,禅趣活泼盎然,禅意浓浓。

对于都市红尘中忙碌的现代人来说,禅让我们清晰地意识到宁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使我们在喧嚣浮躁的污浊里独善其身,犹如观世音的宝瓶净水滋养我们枯涸的灵魂。佛法即活法,禅是一种生活方式,画家画画就是修行。当我们饱蘸情感的笔墨尽情挥洒的时候,灵巧纯洁的生趣,文静素洁的慧心,总是能触动那些辗转跋涉的红尘客的内心,给他们带来思想的启迪和艺术的享受。那些氤氲弥漫的水墨,也便有了浓浓的禅意。

一颗禅心,是简约而丰富的,是空白而弥满的,流淌在画面中,呈现出一种超然的智慧。只要有一颗美好的、自由的禅心,管他什么材料、什么内容,一定是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水墨氤氲,禅心似水,当下是禅,自在无忧。

《一叶扁舟轻似梦 半坡山色淡若无》

《独钓》

《阳光掠过》50x60cm


《孤身万里游》50x60cm


《一江春水》50x60cm

《春山夜月》50x60cm

《夜来风急柴扉破,满地霜铺落叶花》

《常叹江湖岁月深》


《随处修行》50x60cm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红尘》

《空门》


《静观自得》50x60cm

《泊》50x60cm


《佛在心中莫他求,只在灵台方寸修》50x60


《灵山》80x60cm


《春雪》60cmx80cm


《红尘深处好修行》50x60cm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60x80cm

《游方》50x60cm

《传灯》

《过午不食》

《闲书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相由心生》50x60cm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万境俱寂》

《诗经之高山仰止》

《诗经之呦呦鹿鸣》

《诗经之在水一方》

《诗经之投桃报李》

《诗经之风雨鸡鸣》

《灵山》

《诗经之绸缪束薪》

《诗经之野有蔓草》

《诗经之南有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