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加强基层防疫力量,1700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当“四员”

楚天都市报记者记者 谢礼逵

为加强全区防疫基层一线力量,武汉市蔡甸区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 “应下尽下”,开展全面防控和全面排查。截至昨日,全区55家区直单位958名党员干部、街乡约810名党员干部下沉到全区339个村社区,当好广播员、信息员、“守门员”、服务员。防疫一线,处处可见党员干部身影。

当好广播员,多形式宣传

下沉党员干部通过楼栋张贴、上门走访、电子显示屏、小喇叭、广播,以及借助微信公众号、微邻里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及时、快捷、有效地向群众传递党和政府声音,科普防疫知识,传递正能量,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引导村居民不信谣、不传谣,消除居民恐慌情绪。

区教育局发动党员骨干及志愿者下沉大集街后官湖社区,发放《告市民朋友一封信》、“防控疫情宣传海报”等各类宣传资料13万份。

区公共检测中心党员干部在消泗乡消泗社区制作疫情防控宣传展板6块,发放宣传手册1000余份。

当好信息员,全覆盖排查

社区排查是“四类人员”分类集中收治、实现应收尽收最基础的关口。为从源头上彻底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下沉党员干部联合社区网格员、社区民警、物业人员、志愿者等,进行分片包干,通过电话、微邻里、微信小程序、QQ网格群等形式实时收集和监测居民的体温信息,对于未及时上报、行动不便、没有体温计的居民,组织党员干部上门逐一测量,全面摸排居民健康状况,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不断一天”。

记者昨日在蔡甸区罗家山社区看到,大厅里,有近十名社区工作人员及下沉社区的党员干部在打电话进行排查,或整理排查数据。据社区书记易智执介绍,区农业农村局派驻社区64人,蔡甸街派驻社区9人,还有区教育局、林业局等单位的下沉干部,他们与社区十名网格员一起,开展四类人员排查,对社区34个小区实行全面封闭管理,对社区全面排查、全面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

区委组织部全体党员干部下沉到蔡甸街知音社区,工作队针对不同群体,制定“网络自报、电话采集、隔门对话、贴条提示”四种方式进行全覆盖排查。第一时间建立小区业主群,发动居民每天在群里自测自报;没有加入群或不会使用网络的老年人,打电话采集体温和健康信息;对网络、电话均联系不上的逐户上门,隔门对话采集信息;以上三种方式都行不通的,就在门口贴上提示条。这种普查办法既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又减少对居民日常生活的打扰,还提高工作效率。

当好守门员,包保严防控

下沉党员干部对辖区内发热病人,实行专人包保负责,对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患者、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实行分类收治和隔离留观管理,全力落实重症患者“应收尽收”。

2月4日开始,蔡甸对全区小区实行封闭管理,每个小区只保留一个车辆、人员进出通道。对106个物业小区,由下沉党员干部实行“一对一”包保。

记者昨日在罗家山社区看到,不仅12个有物业管理的小区有人严格值守,17个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及5个单位宿舍,均有下沉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一道,设置门岗,严格登记出入人员信息,按规定发放出入证,测量每人体温。

自对全区小区封闭管理以来,截至昨日,区住建局出动党员干部值守小区出入口2461人次,检查小区出入车辆938辆、人员2896人,均严格按规定进行登记和体温监测。

2月8日,区司法局抽调26名党员干部,成立由副局长陈志刚同志为党支部书记的某酒店集中隔离点临时党支部,联合公安民警、医护人员、志愿者等,实行24小时值守,有力提供了集中隔离点医疗救护、安全稳定、后勤保障等工作。

当好服务员,全身心关爱

为保障蔬菜、肉类等主要农产品及时供应到居民的手中,避免防疫期间出现“买菜难”,区农业农村局在蔡甸城关迅速新建2个“蔡甸蔬菜便民点”和“流动便民菜市”,包菜、白萝卜、生菜等多个蔬菜品种实行按袋销售。区城管局党员志愿者在现场隔离出通道,引导居民间隔2米排队购买。

从2月8日起,区农业农村局又分别在老区政府广场、医保局斜对面、龙家巷邮储银行对面、国立尚品小区十字路口、老针织厂设置了五个蔬菜便民销售点,至12日累计销售蔬菜包8700余份。

截至昨日,区委老干部局、区发改局、区科协等下沉工作队为社区(村)居民送去蔬菜3000余份。区民政局下沉工作队为养老机构派发洗手液440箱、体温计36支、口罩5000个、新鲜蔬菜30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