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6小时,看到一座安静“抗疫”的未来科技城

2月3日下午,

这可能是我最近见过人最多的地方,

老余杭出口,

进入科技城的高速通道,

车流不大,但要排队。

左边是上高速车道,

右边是下高速车道,

很明显,

回来的人多了,

出门的人少了。

换在年前,

ETC车道都会排队 ,

夸张时候,

一直排到高速主道上。

其实车流并不长,

但要检查,

身份证和体温。

第一道检查,

这是最常规的动作,

体温低于37.3摄氏度,

走人;

高于37.3摄氏度,

前面复查。

第二道检查,

身份证,

没有特殊情况,

走人。

这是项庞大的工程,

粗摸看了下,

大概需要交警、公安、协警、医生、街道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不少于6个工种,

顺利的话,

一辆车的通行时间在3分钟之内,

几乎每个过往的人,

都很配合。

这个时候,

没人不害怕疫情,

但一定需要有人抵御疫情,

是他们。

阿里巴巴访客中心 ,

未来科技城最繁华之地,

如今,

鲜见来者。

此前新京报报道称,阿里巴巴公司已鼓励员工在家办公。

尽管多数人居家办公,但如今的阿里,早已与社会责任不分离——4日,上线了“阿里巴巴全球寻源平台”,力求更多救援物质能够送到中国。

而在此前,就在这里的阿里巴巴总部,一声令下,经济体所有小伙伴跟上——

淘宝天猫出阵首战:所有商家不许涨价,聚划算掏钱进行专项官方补贴。

阿里健康表态:“急送药”服务春节不停歇。

饿了么怒发声明:平台商户谁敢涨价,请通过热线1010-5757向他们提供信息。

今天,阿里巴巴旗下钉钉数据显示,中国上千万企业、近两亿人开启在家办公模式,近1亿人每天在钉钉上健康打卡报平安。

在网络还不发达的2003年,阿里巴巴遭遇非典疫情,马云让公司出钱帮员工们装上宽带、甚至把办公室电脑运回家。“居家办公”成功使阿里巴巴度过了“非典”难关。

如今,强大之后的阿里巴巴,仍然选择居家办公,但这次不一样——他们想和杭州、武汉,以及中国,一起扛过这次难关,杭州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亲橙里,喜茶,歇业。

去年奶茶界的网红鼻祖,

也扛不住这波疫情,

等一等,歇一歇吧。

难得有家星巴克还开着,

进门还是两件事,

量体温,消毒,

这可能是我今年的第一杯星巴克,

很多店,已经闭门。

还是阿里, 表现优秀。

旗下的盒马货源供应充足,让大家“菜篮子”无忧。

另外,3日盒马发布公告,宣布吸收其他餐饮业待岗人员。

公告称,盒马将联合知名餐饮企业北京心正意诚餐饮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云海肴、新世纪青年饮食有限公司(青年餐厅),合作解决现阶段餐饮行业待岗人员的收入问题,缓解餐饮企业成本压力,和商超生活消费行业人力不足的挑战。

这哪是一家超市?这明明是一家疫情当前临时就业局。

文一西路,过往车辆稀稀拉拉,讲真,不堵车的文一西路,上次遇到还是在七年前。

如今,在这个创业的应许之地,文一西路两侧还长出了海创园、中国人工智能小镇等诸多项目,只是如今格外安静,几乎听不到过往车辆的喇叭声。

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

未来科技城内最早引入也是最大的高校,

平时在校师生近万人,

而现在入口处巨大草坪,

空荡荡。

门口的两条路,

一横一竖,

空荡荡,

延伸到看不见的远方。

地铁5号线,未来科技城接入最早的地下铁。

官方数据显示,去年6月开通后首个工作日,12个站全天总客流7.4万人次,其中全线进站客流4.5万人次,全线换乘客流2.9万人。

而现在,10多分钟一班车,整个站台,就一人候车,无聊到刷手机,好长时间没有抬头。

一个车厢,两个人。

一个车厢,一个人。

梦想小镇,

未来科技城大众创业的地标与杭州典范,

如今,

创业者,未归,参观者,止步。

一个长成参天大树的形状,

正如疫情之后的隐喻,

一切会变好,

一切会长大。

小镇里出来觅食的人,

寒风里戴着口罩,

肯德基已经不提供堂食。

外卖小哥说,

送完这一单,

肯德基也歇业了,

什么时候再开,

不知道。

杭州西站枢纽,未来科技城重大项目之一,去年9月开工后,一直被关注和期待。

官方信息显示,建成之后,到杭州东站时间约25分钟,至萧山机场约45分钟。

今年春节至今,“叉酱”、“呕泥酱”、“蓝忘机”、“小小黄”……还未开工。

仓前羊锅村,早些年还在青枫别墅附近,文一西路左拐,就到了,这几年,慢慢成为未来科技城一个关于“吃”的品牌。

搬到东西大道后,第一次遭遇“封村”。

羊锅村现在名气很大,不但主城区的食客赶来,附近安吉、临安的食客,也不辞辛苦,赶来喝汤喝酒。

但这个年,村子里甚至有点冷清。

村口规划好的停车站,一辆车都没有。

本来用来招徕客人的彩灯,现在变成了封村的装饰,

冷冷清清中,倒还有几分过年气氛。

羊锅村门口,东西大道。

老余杭到崇贤的高架连接线

轰轰烈烈了好久,

也尚未开工。

如今,

整个未来科技城,

用一种特别的方式,

对抗着这场疫情。

当我还不能战胜你的时候,

好好待在家里,

是最好的反击。

而这是一场,

全民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