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解答:“篡改”“窜改”有不同



  某媒体中说:“有人甚至通过语言的篡改、作品的恶意嫁接、谎言的编造等手法……”请您解释其中的“篡改”用得是否妥当?谢谢!

  湖南读者 李侨侨

   “篡改”的对象一般是理论、政策、历史、学说、精神等较重大且抽象的事物。例如:

  (1)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理论是不容篡改的。

  (2)会议所提出的这个重要政策决不允许随意篡改。

  (3)那些企图篡改历史的分子,最终必然成为历史上的小丑。

  (4)他的学说虽然曾被某些人篡改,但最终恢复了该学说的本来面貌。

  (5)这些论著中所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是不能篡改的。

  而“窜改”的对象则多是具体的书面材料,例如文章中的文字、数字、文件、古书、成语等。例如:

  (6)这篇文章中的几处关键性话语被人窜改了。

  (7)他企图窜改账目上的数字,但很快被人们发现了。

  (8)这几个人图谋不轨,企图窜改某个文件,但是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

  (9)这本古籍在历史上曾被窜改过几处,后来被学者们订正了。

  (10)必须按工具书上的样子来书写和运用成语,不能随意窜改成语中的用字。

  因此,宜将“篡改”跟“窜改”区分开来使用。您提到的“通过语言的篡改”宜写成“通过语言的窜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