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抗疫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一個歡樂的春節轉眼變成了一個全民“抗疫”的長假。當假期延長到2月2日時,我還還感慨終於有了個長假,畢竟這幾年作為一個“創業者”(其實不太喜歡這個稱呼,可誰讓咱做生意還沒賺到打錢呢)我已經幾年連年休假都沒修過了,好不容易今年提前休了假又和春節連上,一個工作以來最長的假期就這樣來了,可是當上海發佈2月9日24時前不可復工的通知後,我有了一絲擔憂。當2月10日進入辦公室後,發現大部分確定要來公司辦公的同事因為回滬未滿14天被擋在大廈外時,我焦慮了。

其實,我們公司成立到今年即將滿5年,也算是垂直細分領域裡的頭部了,賬面資金以現在的規模,什麼也不幹支撐個幾年也不成問題,可是當正常的企業經營秩序被打亂後的焦慮是沒法消除的。

作為合夥人,不可避免的在思考,疫情將會帶來什麼改變。

1、市場狀況變化,我們是否能踩中時代鼓點

2003年非典將剛剛面世的淘寶推向了高峰,徹底激活了電商市場,也深遠的影響國整個零售行業。這次的疫情應對措施比那時更加嚴苛,人們也更加謹慎,宅家不出成為“抗疫”和為國做貢獻的基本姿勢,但吃喝拉撒的基本需求還是需要滿足的,誰能抓住機會呢。

一直不溫不火的社區電商、O2O服務迎來了旺盛需求,可是面對龐大市場需求釋放,巨頭與獨角獸們也未必能夠完全接住,某東引以為傲的配送體系終於不堪重負與運輸限制,沒了平時的響應能力;到家服務的App不是沒貨就是配送員已經約滿,宅家的老百姓依然有人處於物質生活難以滿足的境地。

本來以為以往重視線下的消費模式將在本次疫情催化下轉化到線上,可是我們看到的確是汽車新零售的獨角獸率先宣佈裁員,危機之下,危險來臨,大多數創業者的體量與反應能力摸不到機的來臨。

創業公司限於能力、人才、資金,當面對市場快速變化時,本應船小好調頭、身輕好上位,可是要啥沒啥的狀態下,怎麼能快速推出符合市場的產品呢,縱使有再好的想法,在激昂的市場鼓點中,恐怕大多數胎死腹中了。危險來臨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道“富貴險中求”,威中有機卻無法抓住。

2、人心變化,團隊散了

企業裁員時,員工是弱勢群體,希望儘可能得到補償,這是人之常情。可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企業面臨重大危情,受到打擊必然波及員工,更何況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企業支撐不住,是此前所有人都沒把這座大廈搭牢才造成的。員工損失了生計,可以再找,老闆們呢?真金白銀付諸東流誰來安慰呢?

互聯網時代,SOHO本來也是一種很好的辦公方式,可是當大家需要協同辦公,保證代碼安全、數據安全、進行相互鼓勵時,視頻與音頻中的彼此處於同一個時空,卻未必處於同一個宇宙。

本應是共同勒緊褲腰帶,一同挺過難關,可大多數員工的內心是:我只是個打工的,憑啥要我減薪。共度時艱?不存在的!

在家辦公受干擾因素多、容易產生惰性,諸如銷售這類需要和人打交道的事基本停滯,沒有銷售就沒有收入,更是雪上加霜。經過漫長的宅家,一旦正常上班免不了同事之間、客戶之間的疏離難免產生,而工作狀態多久恢復也是未知,團隊可就不一定好帶了。

3、坐吃山空,錢花完了

這次疫情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是全面的,每一個企業都有可能面臨上下游合作方停工、停產的困境,照著當年非典的狀況,本次最樂觀的估計,一切恢復正常也到6月了,這麼長時間只出不進,有幾個企業受得了,大型企業都很難全身而退,小企業、創業企業就更是雪上加霜了,這個時候哪個企業的管理者不頭疼呢,甚至腎疼也沒用。員工大不了辭職、裁員,損失個把月工資,公司的老闆呢?全部身家在這,多少人要一夜白頭了。

企業難做,又在整體經濟形勢不好的狀況下來了天災人禍,任誰也淡定不了。其實當一個人走上了做企業這條路時,已經把自己送到了懸崖邊上,縱身一躍是能衝上雲霄,還是粉身碎骨,除了實力,還有運氣,除了天時,還要人和。焦慮歸焦慮,但是風浪越猛,過後的天空也就越晴,啥也不說了,硬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