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德“最美逆行者”

<table>

吴善瑜在乐广高速英德出口为通行人员检测体温。

/<table><table>

何珊珊在乐广高速英德出口检测体温

/<table><table>

儿科护士张细娴,为参与防疫工作推迟婚期。

/<table><table>

林志旺(左)向村民讲解防疫有关政策和防护知识。

/<table><table>

谢秋金(右)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table><table>

农村宣讲员苏国栋认为,群众要管住嘴、管住腿,党员则要张开嘴、迈开腿。

/<table><table>

卢金海开着废弃口罩回收车到市区各垃圾站回收口罩。

/<table><table>

陈善湖在城西社区张贴防疫宣传资料。

/<table>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次品格意志的考验,一份万众期许的答卷!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地展开了一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抗疫阻击战。而在这场充满感动与力量的伟大斗争中,英德市广大医护人员、公安干警、乡镇干部、环卫工、志愿者等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冲在抗击疫情最前线,成为这场生死考验中的“最美逆行者”,成为我们心中最可敬的时代英雄。

骨科医生吴善瑜:

“必须有人顶上去,才不会导致严重塞车”

2月2日晚上8时半左右,英德市中医院吴善瑜医生的身影又出现在乐广高速英德出口体温监测点,他正向医护人员了解现场监测情况。

吴善瑜是英德市中医院机关党委委员,医务部主任及大骨科主任。这个春节,他作为该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医疗专家组副组长,全天候在岗,可谓超长待机。

在做好疫情防控统筹指导工作的同时,他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关键时刻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大年初二中午,风雨交加,仍有大量车流涌入英德,在乐广高速出口,虽然同时开放三条车道由6名医务人员测量体温,但现场车辆仍慢慢排起了长龙。负责第二车道的一名女医生在雨中连续站了4小时,身体不适,导致二车道体温测量速度减缓。正在一旁核查医疗物资的吴善瑜见状,心里一怔:“必须有人顶上去才不会导致严重塞车”。他示意同事回帐篷休息,自己则迅速戴好口罩、帽子等防护用品,拿起体温仪就跑上前为司乘人员测量体温。在他的迅速反应、极力协助下,二车道很快又通畅起来。

除夕开始,英德市中医院医护人员就陆续返岗,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春节期间,304人次医护志愿者坚守在高速出口、145人次坚守在医院门口开展体温监测,为英德人民筑起一道守护墙。

医务工作者何珊珊:

“只要有需要,必定站好每一班岗”

“我是党员,我报名参加体温检测,任何时间都可以,服从安排。”英德市中医院办公室组长何珊珊,是一名“80后”党员。虽然身居二线,但她主动请缨加入抗疫大军。春节期间,她把6岁的女儿送到外婆家照顾。只要有任务,她总第一时间出现,从未打过退堂鼓。

“我觉得我就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听从医院安排,做力所能及的事,只要有需要,我必定站好每一班岗。”何珊珊表示,自己非临床一线医护人员,无法参与临床救治工作,但在疫情防控的艰难时期,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减轻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

除了正常上班外,何珊珊多次坚守在高速路口,协助开展体温监测工作,一站就是八个小时。2月5日,她在体温监测过程中,发现一辆来自西牛镇的车上人员有发热现象,便指引司机关闭车上暖气、摇下车窗通风,到复测点休息片刻重新测量体温,经复测确定一名乘客为发热,后由当班组长通知英德120把乘客接送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下一步治疗。

防疫一线,何珊珊认真负责,不落一辆车、一个人,为英德疫情防控筑起一道坚强堡垒。文/图:焦莹 刘文慧

儿科护士张细娴:

“婚礼可以延期,但救命不能迟”

2月2日,原本是英德市第二人民医院(东华医院)新生儿科护士张细娴的新婚日子。然而,这天晚上,她却与同事在高速出入口监测点做体温监测,站在了疫情防控的一线。她在朋友圈写道:“婚礼我们准备了三个多月,但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我们决定延迟婚礼,祝亲朋好友们身体健康!”

张细娴是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平时积极主动参加医院的各种志愿医疗服务活动,这次也不例外,不是在科室上班,就是去监测点做体温监测。她说:“婚礼可以延期,但救命不能迟,这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分内之事。”文/图:陈咏怀 石志英

村支书林志旺:

“红色头雁”坚守防控疫情一线

“阿叔,出门记得带上口罩呀!”从大年初一至今,英德市横石水镇江古山村党总支部书记林志旺坚守在防疫工作一线,没有回过家。每天奔走在村里各个疫情防控点,这位“90后”党支部书记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林志旺曾获得2019年英德市首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十佳头雁”称号。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斗中,他发挥“红色头雁”的引领作用,迎难而上、逆风而行,默默守护辖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林志旺的带领下,江古山村第一时间成立村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由他担任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制定疫情防控措施、安排部署工作任务、开展疫情宣传和排查工作、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立防疫监测点等系列防疫工作扎实而有序开展。同时,江古山村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响应,每天均有30余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乡镇辅警谢秋金:

“这点小病痛不算什么,疫情防控更重要”

谢秋金是英德市交警大队浛洸中队的辅警副队长,今年他迎来了工作中的第12个春运,也是最特殊的一次春运。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请缨上阵,与同事一道,不分昼夜24小时在高速路口参与值班、排查、指挥交通,谁也不知道当时的谢秋金,竟是强忍着结石带来的疼痛坚守在岗位上,他说:“这点小疼痛不算什么,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事情!”

谢秋金与他儿子,恰好是同一天生日,但连续几年他都因支援春运工作而错过与儿子庆祝的机会。原本在中队领导与同事们的支持下,他向儿子承诺:今年的生日一定会好好陪他过。然而,一场全民战“疫”,让谢秋金再次“失约”。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直面疫情,请战奔赴“战场”。

乡村“主播”苏国栋:

群众管住嘴管住腿 党员要张开嘴迈开腿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系列客家话版本的防控宣传音(视)频在英德市白沙镇热播,除了在群众的手机广泛传播,各村(居)委会、村民小组、各个路口排查点也在持续播放,而视频的录制人叫苏国栋。

苏国栋不仅是白沙镇车头村的干部,也是农村宣讲员、英德市“十大乡村名嘴”之一。在担任乡村新闻官期间,他积极为白沙镇的绿茶、木雕等特色产品播报代言;如今,他再次发挥所长,将播报内容锁定为抗疫的相关题材。因语言亲切、内容实用且通俗易懂,他录制的作品受到全镇群众热捧,传遍白沙网民的手机,被村民称为“苏主播”。

除了播报防疫宣传音(视)频,苏国栋每天的工作内容还包括入户宣传劝导,到进村路口轮值排查,统计防疫数据,整理工作资料等等。

在防疫路上,苏国栋几乎24小时在线,他说:“全民抗疫,群众需要管住嘴、管住腿,而我们党员干部却需要张开嘴、迈开腿”。群众不能乱吃野生动物,需要深居简出,在家呆着就行;村干部则要录制广播在线上加大宣传,也要在线下实地开展值守,做好排查监测和宣传劝导。

环卫处车队队长卢金海:

第一时间冲到“前线” 不觉得苦和累

冬日的清晨,气温比较低。在这个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整个城市似乎都还没有睡醒,街上行人寥寥。而此时,英德市近500名一线环卫工人却每天准时到岗,坚持完成自己的工作。其中就包括卢金海,作为车队队长,他每天要指挥调度60多人的车队和60台车辆设备,完成市区的垃圾清运工作。如果有司机临时有事,他要第一时间顶上去,连吃饭都是赶着吃。

1月29日,英德市环卫处成立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卢金海主动报名并被推选为队长,他二话不说,带领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冲到“前线”,到市区的公厕、市场、高速路口周边等公共区域开展消杀工作。“主要是消毒粉比较难寻,刚开始我们花了2天时间找遍全城才找到20多斤。”卢金海说,工作虽然存在许多困难,但是大家都没有退缩,想方设法坚决完成任务。

卢金海在环卫处工作了十多年,每年春节是环卫任务最繁重的时候,今年突发的疫情,让他们的工作更加忙了。“我和很多同事都已经差不多2个月没有休过假,习惯了,所以不觉得苦和累。”卢金海笑着说,“看着这个城市变得卫生整洁,我们就觉得付出的辛勤值得。”

社区志愿者陈善湖:

“总得有人站出来做点什么”

背着约30斤的电动喷雾器,英城街道城西社区志愿救援队队长陈善湖正围着月桂湖周边认真细心地进行消杀。从年初三至今,他每天风雨不改参与社区防疫消杀工作中,为广大居民的健康安全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

“总得有人站出来做点什么,我的家人也非常支持我。”陈善湖说,他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工作,只是做了应该做的。陈善湖是一名陕西人,在英德居住多年,并经营着自己的小生意。平时空闲时,他就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活动,至今已有7年的志愿服务经历。

去年11月,英城街道城西社区志愿救援队正式成立,陈善湖成为队长。过去的10多天里,他带领救援队40多名队员战斗在抗疫一线,向居民派发防疫资料,参与社区消杀、排查工作。“担心顾虑肯定会有,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社区居民的安全就多一分保障。”陈善湖说。

本版策划: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