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前线」贵阳高新区“86110”实务手册“手把手”教企业防控生产两手抓

多彩贵州网讯(易颖 本网记者 程曦)2月10日,贵阳高新区首批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将复工复产。为有序组织和引导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准备,高新区印发《贵阳高新区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86110”工作体系实务手册》,以八个建议、六项自律、一个制度、十条应知法律法规提示等为主要内容,“手把手”教企业如何在安全做好防疫的同时顺利复工复产。

记者在实务手册上看到,贵阳高新区重点围绕企业制定疫情防疫工作预案及复工复产工作方案、进行企业职工信息登记并动态完善、对生产人员密集场所进行防护处理、履行健康登记和进行如实报告、进行防护物质和宣传培训等疫情防控内容,给出了“八个建议”,要求企业建立“五个机制”,做到“五个必须”,完成“一个制度”,经审核及现场查验通过后,企业方能复工复产。

“在制定方案时,我们把‘紧盯人员返流’作为前期防控重点,构建适应产业园区的疫情预控体系,并结合自身实际,将防控重点转变为‘紧盯生产一线’,在确保员工安全的情况下,积极引导企业做好复工复产的准备工作。”贵阳高新区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企业复工复产前,贵阳高新区还将组织小分队深入到一线,对辖区企业进行现场查验,重点查验“四个文案、一个承诺”和防疫物资储备情况,符合要求了,企业才能开始生产。

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贵阳高新区通过现场查验的企业。根据高新区下发的“86110”实务手册,雅光电子在筹集防控物资方面,准备了5000个口罩、两百斤消毒液,五个体温枪。同时,也排查了公司的工作人员的行踪,对有症状的或有接触史的员工,及时通知员工暂时不返回公司,做好居家隔离。

“前期工作顺利完成,在复工复产的第一天,我们将在每日上班和下班前,对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办公区要保持环境清洁,每日必须通风4 次,每次20-30分钟,并要求员工在上班期间须正确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用过的口罩必须放入专门的垃圾桶处理,并做好台账记录存档。”彭绍波告诉记者,雅光电子厂区的消毒工作都已妥善完成,防控物资也准备齐全,计划2月10日正式开始生产。

记者还了解到,2月10日,贵阳高新区首批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其中,全区10户重点企业正式生产。

“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5家,第二批企业将于2月内开始正式生产,其余企业复产时间视疫情待定。”据贵阳高新区产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新区区内企业居多,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成了高新区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编审:李蓓

审签:王幸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