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浪潮下,中国乡土社会进入3.0时代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谈到,中国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提出了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以此认为中国乡村里以农为生者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这常态何时会被打破?当时代浪潮来临时,乡村的底层经济与差序格局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2年开启的改革开放是第一次大浪潮,乡村的青壮年从黄土地里起身,背上行囊去往钢筋水泥铸就的大城市,"打工"成为时下热潮,妇老儿童留守,继续操持农活,这是乡村社会2.0版本;

1994年4月20日,另一个时代节点来到——这一天,中国通过一条64K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了互联网世界,开启了20年高歌猛进的网络变迁。

这股浪潮行进踪迹遍及整个中国,无分北上广、三四线城市又或是十八线小县城,全都沐浴在互联网浪潮之下,包括我的家乡,一座曾以自耕农经济为支柱的闽南小城。

这里发生的一切,正在述说着互联网大浪下的中国乡土社会3.0时代。


01

实体经济遇冷,虚拟经济崛起


对中国经济的评判,正如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价,也有自己所认可的分类标准。

但当阿里巴巴诞生、当淘宝走进千家万户后,这个标准无形之中被统一了,它被分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我还记得,当我小时候常跟爸妈一起回老家时,会先到镇上的商场里买些蔬果蜜饯带回家。那时的商场格外热闹,总是人头攒动,商场里叫卖的大喇叭总是和人们问价或交谈的喧闹声音和在一块,构成了日常生活里最常见的烟火气。

商场门面旁是一排服装店,有7、8家左右,男装女装童装乃至老人家穿的袄儿和褂儿都有,同样是顾客盈门,一派繁荣景象。

只是现在,这番场景再难看见了。

流量呼啸着席卷了几乎所有热潮,建立在潮流之上的是愈发坚固的虚拟经济结构,移动4G、社交电商等新兴概念崛起,实体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冷落。

最早开创先河的淘宝只是第一批电商客,省去门面店租与雇工成本的经营方式将商品价格下放,得到了众人的一致拥趸。

随后寻味赶来的京东、苏宁等亦开始瓜分这块巨大的市场蛋糕,竞争之下成本战、生鲜经营模式的创新成为了各家电商平台争夺顾客的手段。

如果说淘宝、京东在城镇乡村还不够风靡,那么拼多多的横空出世则是真正将电商购物吹到了下沉市场,覆盖了无数的互联网长尾人群。


电商席卷城镇乡村

家族群里的声声震动、久未见面的老同学突然联系,往往都是为了拼单或帮点领券。


为了吸引我们看消息,表哥甚至还编了个段子发在家族群里

天猫商店、四通一达和顺丰相继入驻镇上,服装店、鞋店则不断消失。

曾经饱受欢迎的本地蛋糕连锁店也倒闭了。大概因为许多人同嫂子一样,习惯在网上买日用品时顺便把面包蛋糕也给买了吧。


曾经开在城镇大街上的连锁蛋糕店

哥哥也辞了食品厂的工作,一边当着小镇上的物流先锋,一边和村里几个朋友合伙,利用闽南地区的当地优势开起了石制品卫浴网店。


线下物流店前面的空地偶尔会被哥哥用于储存货品

去年年底结算营收30万,今年听嫂子说营业额已经翻了3倍了。


02

注意力=流量=金钱,而内容就是武器


李嘉诚说:中国未来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在互联网上赚钱的,一种是在互联网上消费的。

怎么赚钱?消费什么?

一开始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无论是虚拟经济还是实体经济,顾客消费的都是实打实的商品,而商户也通过售出商品而获得收益。

但在移动4G兴起的背景下,事实不再是如此了。人们消费的东西开始由实物转为了虚拟,它是信息,或者说:内容。

构成内容产业的是无数的内容产品:新闻时评、自媒体文章、短视频、知识付费等等...移动4G的诞生催生了内容产业的崛起与风靡。

它们抢占着用户极为有限的注意力资源,铸就了注意力经济的基石。

在这种经济状态中,最重要的资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大众的注意力,只有大众对某种产品"注意"了,才有可能成为消费者,为平台倾泻流量,甚至直接购买平台上售卖的产品。

因此注意力经济又被称为"眼球经济",而注意力也被等同于流量,流量则意味着潜在的广告收益与产品收益,即金钱收入。

回家这几天,我发现短视频这一内容形式以其短平快的特点,已经全面超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成为了乡村人民最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兼之休闲方式。


56岁的伯母坐在沙发上看抖音

数据早已说明了一切。

根据QuestMobile《2019年短视频行业半年洞察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超过8.2亿,同比增速超过32%,意味着10个移动互联网用户中7.2个就在使用短视频APP。

短视频形式的崛起也决定了我们中的许多人既是内容的消费者,又是内容的生产者。

曾经宅在村里干农活的中年人,有的也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直播起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反而收获了城里人的无数点赞。

赚取了一波流量不说,人生中首次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也让他们觉得乏善可陈的生活中仍有那么一丝趣味。(据采访)


03

嬗变中亦怀坚守,乡土精神犹在


覆巢之下,仍有完卵。

即便互联网的风刮得再劲再猛,也总有吹不进的角落,那里保存着中国乡土社会代代传承下来的秩序与礼俗,守护着一方乡土精神。

随着移动支付越来越便利,有时连路边乞丐都配备着一个二维码。

这种情况下,村里再办红白喜事,用二维码收取、用电子记录的方式存储信息,其实是再方便不过的了。

但在我的家乡,这座闽南小镇里,却依旧保留着线下收礼金、主人家亲自用笔记录的风俗。


家乡的人们仍坚持线下收取礼金、记录人名


这源于中国乡村的礼与法。

在乡村里,有限的空间运转着一个熟悉的社会,遵循着默认的法则,它与现世法律不同,它被更多人成为规矩。

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家乡的人们用这种方式守护着固有的风俗,在礼金交换间巩固人情关系与乡村秩序。

因此礼金收取现金,过年发红包也只用现金,包进烫金的红包里,换来小孩们绽开的笑颜与一句甜甜的"谢谢"。

互联网固然给家乡带来了无数改变,这些改变是恢弘的,大气的,它重塑着故乡的经济结构,用时代之笔勾勒出高速发展的浓墨重彩;但它也有无法改变的地方,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仍在那里,守望着乡土精神,守望者中国乡土社会的3.0时代,并等待着4.0的到来。

到那时,我依然会在过年之际回到我的故乡,探索"变"与"不变"。